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环境描写全国通用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24935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环境描写全国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环境描写全国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环境描写全国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环境描写全国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环境描写全国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环境描写全国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专题讲解环境描写全国通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描写知识图谱-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第26讲_环境描写错题回顾环境描写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一)自然环境(最基本的环境描述)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初中高中作文里的主要起到一个场景交代借用,也可用于作过渡。(二)社会环境(时代与人物背景介绍描述)社会环境描写特征,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

2、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三)环境描写作用在文章当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刻画。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不论情况如何,总是“风和日丽,天高气爽,小树对我招手,小鸟为我唱歌”,纯粹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下面我们就从几位文学大师的笔下去体会一下环境描写的重要性。1社会背景鲁迅的孔乙己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

3、傍晚散了工,每每花两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么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对咸亨酒店的介绍,是为了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个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2心情暗示法国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景物描写。A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

4、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而赛岛了。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的如“绿色大理石桌面”。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但出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3衬托活动当代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中的章节【红门(二)】中,有关暴风雨的描写和杜小康的成长是分不开

5、的。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出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可以说环境愈是恶劣,愈是能突出主人翁杜小康的勇敢和坚强,也愈加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4揭示性格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开头是警官奥楚蔑洛夫走过的市场:四下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只用寥寥数笔就真实地再现出沙皇统治的社会的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象,

6、反映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社会的阴森可怖的黑暗面貌。这种社会环境正是产生迎合现实阿谀逢迎的奥楚蔑洛夫性格的土壤,而奥楚蔑洛夫的精神又维护了腐败黑暗的社会制度。因此,鞭挞奥楚蔑洛夫性格,具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5反衬形象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清国留学生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态: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那一群扭捏作态的“清国留学生”与那美丽的樱花形成了鲜明

7、的对比啊!对比之余,不能不使读者感到“清国留学生”令人作呕的丑态跃然纸上。而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作者把少年闰土置于神异的图画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作者用自然景色之美来烘托少年闰土的活泼,勇敢,天人合一,使少年闰土这个形象在这个广阔而又鲜活的世界里活灵活现。通过以上这些名篇佳作的分析,我们发现,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它与文章的主题以及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要学会在作文中巧妙而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6增加真实性

8、(细节环境描写)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另外如莫言老师的蛙中的人物生活环境描写的细,因为莫言老师的蛙本身就属于现实小说,使人拥有了带入感,这个场景是通过固定画面构成的。红高粱中环境也是描写的非常之细。7渲染气氛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另外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

9、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8烘托心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9反映性格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另

10、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详细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10推动情节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另外如边城中写道:“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情窦初开的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翠翠

11、渴望爱情而还没有着落,有孤单失落之感。这时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顾不上她,杜鹃叫个不息,泥土草木各种甲虫类气味,生意人的杂乱声音,更增添了翠翠内心的纷乱和孤独之感,因此她“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这里的环境描写成为人物心里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情,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11深化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钱。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

12、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12细致作用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13描写效果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

13、抒情”。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作“寄情于景”。自然环境是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社会环境,可以是居室陈设布局人物活动场所及当地风土人情等等。场面则是特定的时间与场合内人物活动的总面貌。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要写好环境。有人说要画好两幅画,即围绕人物活动的一幅“死尸画”和另一幅“杀人画”。二、方法点拨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在一 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 “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

14、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 更加亮了。”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 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2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在写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 情情中有景,才会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谓“情哀则

15、哀,情乐则景乐”就是这个道理。鲁迅小说故乡 开头写阴晦严寒的深冬气氛荒凉潇索,没有活气的村景,贴切地衬出了自己的悲凉心情;孙犁荷花淀 一文,开头将夜写得充满诗情画意,只是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静安乐的心境。由于景物描写的恰当运用, 于是就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高雅志趣,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那分伤感悲凉。 一位学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作者不直接写内心滋生的思念之情,只说: “一场雨之后那一遍茵草地更绿了,那一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子一大截,让这片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 张厚厚的绒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的思念。” 这样的句子含蓄有情,与一般的景物描写就有了不同。3对比式描写,衬出深刻的主题,环境描写,还可以将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就是因为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在初三的烦恼一文 中,作者与“枫”初次相识于一个艳阳高照的春日,文中写道: “这是一个太阳特好的春日, 柔柔的轻风暖暖的阳光,枝头绽放的新绿,无不让人感到一种勃勃的生机, 广阔的田野里也如一张浅绿的地毯,一望无垠。” 由于种种原因,后来,作者又不得不与“枫”相别,在这时,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