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全国试题与答案解析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4899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15级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全国试题与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高2015级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全国试题与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高2015级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全国试题与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高2015级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全国试题与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高2015级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全国试题与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2015级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全国试题与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2015级历史复习资料高考全国试题与答案解析(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整理. 2014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汇编 新课标全国卷历史部分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2、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

3、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

4、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341928年,苏

5、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

6、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

7、,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

8、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

9、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选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

10、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908年8月,清廷批准了预备立宪的方案,九年内计划做的主要工作包括:设立谘议局、资政院,开办地方自治,清理财政,推行普及国民教育,修订法典,厘定官制、官规,宣布宪法,颁布议院法、选举法,进行上下议院议员选举,等。1910年(宣统二

11、年)11月,清廷发布上谕:“今者,人民代表吁恳既出于至诚,内外臣工强半皆主张急进,民气奋发应即俯顺臣民之请着缩改于宣统五年,实行开设议院。先将官制厘订,提前颁布试办,预即组织内阁。迅速遵照钦定宪法大纲,编订宪法条款,并将议院法,上下议院议员选举法,及有关于宪法范围以内必须提前赶办事项,均着同时并举。”1911年5月,责任内阁成立,13名国务大臣中满人9人,其中皇族7人,汉人仅4人,时人形象地将此称为“皇族内阁”。摘编自金毓黻宣统政纪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8、1910年清政府在预备立宪安排上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预备立宪未能挽救清

12、政府的原因。(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

13、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

14、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分) 24.B 25.C 26.D 27.A 28.D 29.B 30.C 31.B 32.C 33.B 34.D

15、 35.A40.(25分)(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41.(12分)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答案示例:(“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