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48971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整理.题目:结合学校发展实际,谈我校如何推进国际化战略。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摘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在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大学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各国的教育部门也在加快合作交流的步伐,最终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而不懈努力。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中国高水平大学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大学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但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内部问题也较为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进行解读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促进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 国际化 ;西南交通大学 ;发展战略“大学国际化”这个名

2、词在国外已经出现多年,近年来在中国也开始流行。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无法分割,中国社会对各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也在逐渐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为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服务,为中国经济更加平稳地融入全球经济而努力。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教育国际化方面,中国高校仍处于劣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一年明确提出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应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

3、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对于中国高校面对挑战与机遇应重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并采取相关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一、大学国际化概述 (一)大学国际化的概念 大学国际化是将本大学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整个世界中,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宣传本国核心的教育文化精髓,培养能够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才理念和实践。同时,大学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其国际特质,即大学的发展要能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相融合。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也对于大学国际化内涵给出了不同的解释。Lauring(2010)认为,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大学向世界发展的一种办学思想,通过强化国际交流和合作,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并宣传本国

4、的教育思想,进而提升本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如何将国际化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是一个核心问题。根据研究已经形成的影响国际化绩效模型可知,清晰的理念是做好规划的前提,理念不仅能统一领导层的认识,还能统一全校多数师生的思想。而王文(2011) 认为,大学国际化是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有效应对全球化冲击的一种方式,它是将国际跨文化思想融入到教育思想中的过程。(1) 大学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大学国际化的实质是一个过程,而其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大学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具备国际化经济、信息和沟通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大学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很多大学努力发展的

5、一个主要方向。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和视角,并且锻炼学生利用全球化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强化国际化思维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使之能够深入理解多元化文化,在全球化文化交流中发掘思维潜力,利用全球化视野分析判断问题。 2.大学对外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学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方式是与国际化学校进行相关的合作交流,涉及到国际化发展的各类项目以及与促进项目得以实施的管理政策与服务。大学国际化发展的项目内容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主要包括人员交流、学术探讨、合作办学等。其中,人员的交流沟通是最活跃的,主要涉及教师交流和学生交流两部分。关于学生的项目有学生海外学习与实习、国

6、际学生的招生、学生奖学金与留学生学费收入等;涉及到教师的活动项目有教师的海外学习与教学经历、国际合作科研、参加国际会议和知识的跨国转化等;涉及到教学的活动有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以及知识的国际转移等;在学校和院系管理方面的重点是对教学、科研、学生等各种国际化活动给予政策支持。这些政策可以包括:支持互认学分,鼓励招收留学生,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学术活动、使用外语授课、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制定国际化的学生培养方案等。要在大学中推进国际化的发展,只有在学校政策充分支持的条件下,才能使零星的国际化活动融入学校的主流工作,并实现常态化管理。 二、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的现状及

7、问题分析 (一)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的现状 1.与国外学校交流沟通增长较快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高校就开始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始对外开放的高校池是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先驱并长期活跃在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舞台上。具有国际化办学历史传统和良好基础的西南交通大学通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努力迈进。过去10年来西南交通大学与世界各地多所大学签订了师生交流协议并建立合作关系,为选送优秀的师生赴国外进行短期进修铺平了道路。师生通过参加这种项目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个人经验同时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目前,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覆盖所有的年级

8、和各个层次的学生。2014年,学校来华留学生增至359人,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219人;出国境交流和访学学生增至341人次,其中国家公派研究生和本科生68人,赴剑桥大学等校开展国际工程实践100余人次。 2.中外合作办学扩张较快 西南交通大学同国际铁路联盟、麻省理工学院、早稻田大学、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慕尼黑工业大学、利兹大学等世界上54个国家、地区的16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1+2+1”、“中法4+4”、“中欧精英大学联盟 (TAMDEM) ”中方项目成员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院校;与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合作共建了学校第一

9、所也是四川高校在欧洲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与利兹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南交大-利兹学院”;与国际铁路联盟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召开期间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学校将成为国际铁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结合中国国情和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科优势建成一所新型的国际一流大学。与此同时,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作为核心单位参与了京津冀高端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各项工作。建设了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事业研究培训基地。相关团队参与的两项高速列车车体设计在高铁建设中得到运用并获

10、“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与康奈尔大学联合成立了“科技与社会创新国际中心”。“歌德及其作品汉译研究”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发布的中国和世界高校国际化排行榜(URI)影响广泛。 在校研究生在第八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学生竞赛中战胜麻省理工、柏林工大等竞争对手,获得“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的限制因素”单元第一名,为中国学生历届最好成绩。3. 海外师资队伍增强国际优秀师资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来武汉大学抓住国家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好机遇积极参与实施“”。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早在二十世纪就开始聘请海外专家来校服务,同时也是中国大陆最早开始接受留学生的大学之一。在

11、海外师资方面,学校聘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Robert A.Mundell)、泽尔腾(Reinhard Selten),莫里斯(James Mirrlees),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克罗托(Harold W.Kroto),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Douglas Osheroff)、海姆(Andre Geim)和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Harold zur Hausen 教授等为学校名誉教授。这些专家学者多在西南交通大学相关学院和研究中心从事短期或长期教学,参与科学研究或行政院长等工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也在逐年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西南交通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业

12、,在学生交流、引智工作、来访和出访数量、开办国际会议数量等方面一年一个台阶地在发展,为学校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向国际化方向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较低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对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然而,由于西南交通大学师资整体力量较弱,国际化竞争意识较弱,培养的学生质量与其他重本院校相比仍显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较弱的师资水平也限制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经过数年发展,学校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整体上西南交通大学具有留学经验的优秀人才仍十分匮乏,造成了一些专业结构单一、教学模式

13、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以及模式化现象,学校的学术成果更多的是复制重复其他国家的成果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国际化进程。2. 国际化水平不够完善首先,西南交通大学留学生规模小,参加人数有限。尽管西南交通大学开展了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项目参加这些项目的学生人数仍然有限。学校的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与亚非拉等地,留学的交换留学生、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以及公派留学等受到地域局域,还不能真正地达到国际化的水平。另外西南交通大学学生出去交流参加的活动比较具有局限性。例如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国际学术组织的活动或参加国际竞赛的机会少,专业性太强,不能丰富学生的求学经验。其次,学校硬件不完善也导致了外国留

14、学生招生的困难,因而,扩大留学生规模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还有专业及课程国际化建设,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的一个瓶颈就是没有相应的英文课程或者全英文教学的专业可供选择。目前很多大学在一些核心课程上都设置了英文课程,但是较零散、不成系统,不能满足留学生的需求。3. 缺乏国际科研平台的深入合作西南交通大学一直立足高层次人才培养,搭建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学院和职能部门也积极推进合作平台的建立,西南交通大学目前已成立了多个此类平台,但总体而言还缺乏深层次的合作。有些已成立的国际联合科研机构成效不显著,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无法申请重大项目合作形式比较简单加联合举办会议、合作发表论文等。3、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

15、化发展策略 1.增强国际意识。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性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这需要学校从国际化角度制定教学方针以及开展教学。因此,西南交通大学应该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培训项目赴他们感受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提升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焙养他们的国际化意识。 2.构建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教师队伍的构建对于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国际视野和经历的教师有助于教学和科研国际化的实现。西南交通大学应通过有利的方针和机制改革,引进更多国外知名的优秀专家学者来增强学校的教学能力,并鼓励本校教师走出国门接受国外先进知识与技术的熏陶并与相关领

16、域的学院保持联系净取建立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 3.提升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力。国际人才培养项目的顺利运行离不开学校职能部门特别是国际交流部。因此为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和相关措施的实施,相关职能部门的员工应接受专门的培训掌习国外大学的先进管理理念,积极推进开展各类合作项目与学院保持有效沟通。此外,国际交流部应调动各院系和老师的积极性,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庄动与国外知名高校或机构建立联系。 4.提供全英文课程。造成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交流项目人数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缺少全英文课程。来我校的交流生往往存在选课的问题,本校的中国学生也面临英文授课少的问题。因此,西南交通大学很有必要加大对原版教材的引进推动双语教学,改革现有课程体系鼓励院系设置更国际化、更科学、更合理的课程。同时掌校还可开设与国际化挂钩的选修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