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3731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汇总(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整理.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复习提纲与知识点相信自己,为之奋斗,梦想就能实现!目录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3第1课孔子与老子3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4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5第4课宋明理学6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7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8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9第8课笔墨丹青绘画艺术10第9课诗歌与小说文学11第10课梨园春秋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12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3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13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6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欧洲宗教改革(1617世纪)17第14课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9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21第四单元

2、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24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24第18课音乐与美术26第19课电影与电视28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29第20课西学东渐30第21课新文化运动33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35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7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39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42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42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43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44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46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7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孔子的学说儒家1、生平: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文化典籍:

3、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3、学说: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哲学观点:“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教育思想:A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B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C教育方法:“因材施教”D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仁不让于师”E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历史地位: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当时未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后人整理孔子

4、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二、老聃道德经儒家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2、学说:哲学思想:A、“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B、朴素辩证法思想:事物有矛盾对立面,并可互相转化;政治学说:“无为而治”,“小国寡民”3、历史地位: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补充:1.孔子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执政者应该以民为本,制定政策要人性化,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表

5、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所创立的诸多学派。诸子百家代表: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兵家:孙子、孙膑。等等。(二)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2、文化上: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3、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4、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正在形成5、直接原因:不同阶级华表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三)、百家争鸣局面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秦朝的法儒之争西汉的道儒之争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结束。一、孟子和荀子与儒家:(一)孟子:1、生平:战

6、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被称为“亚圣”2、思想:仁政为核心A政治思想:仁政学说、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B伦理观:“人性本善”说C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D人格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二)荀子1、生平:战国时期儒家另一个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思想:A哲学思想:唯物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B政治思想: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提出“水能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3、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

7、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4、历史地位A、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B、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补充:1、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限制暴政、有利于平民地位提高。二、墨子与墨家1、生平: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兼爱非攻,尚力、节用。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战国之后不被重视。三、庄子与道家1、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是都是相同的;“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的思想:法、术、势

8、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2、评价: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学思想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五、孙膑与兵家1、孙子兵法2、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A、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B、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C、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E、诸子百

9、家的理论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2、时间:从汉高祖到武帝约70年时间。3、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4、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5、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体系(1)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之学和法家

10、思想。(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3)理论核心:大一统;3、主张:(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2)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3)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五常之道”,后人规纳为“三纲五常”。4、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5、新儒学的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第4课宋明理学一、儒学的危机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1、危机

11、出现: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冲击。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3、重新光大:唐宋儒家学者吸收佛、道思想,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4、宋代时期,新兴的儒学逐渐确立了更为精密的观念体系“理学”。二、程朱理学1、理学代表:开创:北宋的程颢、程颐二兄弟,著作二程遗书;集大成者: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1、 内容: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存天理,灭

12、人欲。3、历史地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明初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中期王阳明(即王守仁)。2、 内容: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王守仁: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提出A“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B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C知行合一.3、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4、宋明理学的评价: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13、;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明朝万历年间(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文化)钢常礼教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2、 李贽思想主要内容:焚书藏书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总结: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二、

1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王夫之:船山遗书思想;系统批判宋明理学、朴素唯物主义。主张:(1)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位的,天地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强调“理在气中”。(2)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公肯定了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2、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主张:(1)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者”;(2)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3、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主张:(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时代的要求,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关注民生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社会)对外交往与民族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