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3525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整理.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2.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二课:天气日历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2.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2. 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3.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第六课:云的观测1. 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

3、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3.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 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 总是在不断地 )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 活动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生物 )。2、( 云量 )、(降水量 )、( 气温 )、(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

4、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 )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4、风向是指风( 吹来 )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 从北吹向南 ),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 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 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 风向标 )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 )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 西北 )风。6、我们可以用( 八个 )方位来描述风向。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雨)、(雪)、(冰雹 )等。9、( 雨量器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

5、家根据一天( 24小时 )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 中雨 ),50100毫米是( 暴雨 ),小于( 10毫米 )是小雨。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 层云 )、(积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 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 对 )3

6、、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 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 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错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对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 错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对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错)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错)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对)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

7、是北风。(对) 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2.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3. 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1.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2. 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颗粒状、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用。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 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如:胶水

8、、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2. 胶水放入水中,一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分布。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并均匀分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再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3. 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在水面。(不能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在洗洁精中)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2. 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3.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1. 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

9、、水温的高低、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2. 水果糖在水中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弄碎、加热水、搅拌等。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1. 在一定的水量中,物质溶解是有限度的。2. 常温下,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 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出来。加热可以使食盐水蒸发更快。2. 加热蒸发实验要用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等噐材,用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3. 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里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一般用外焰给物体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4. 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下次使用打不开灯帽。资

10、料库海水里蕴藏着丰富的盐。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合人类使用。一、填空题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 紧贴 )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 )滤纸的边缘。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 均匀 )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 过滤 )或( 沉降 )的方法分离。3、胶水放入水中,开始( 下沉 ),经过充分搅拌,会( 溶解 ),因此,胶水( 溶解在水中 )。4、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 上浮 ),说明食用油( 不溶解于水 ),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 溶解 ),这说明( 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不同的 ),

11、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强 )。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 搅拌 )、( 切碎 )、( 加热水 )有关。7、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 加压 )或( 化学方法 )溶解的。8、水能溶解( 固体 )、( 液体 ),还能少量的溶解( 氧气 )、( 二氧化碳 )。9、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 氧气 )呼吸的。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 量 )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36 )克食盐。11、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 蒸发 )的方法进行分离,如( 海水晒盐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外焰 )、( 内焰 )、( 焰心 )三个部分,( 外焰 )的温度最高,( 焰心 )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

12、精灯的( 外焰 )进行加热。13、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水 )的方法让它溶解。二、判断题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 错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 错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错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 错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 错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 对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 错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 错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

13、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错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对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错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错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 错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 错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错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对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对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错 )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整

14、理第一课:听听声音1. 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强弱、高低、长短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 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 ,用来 调试乐器 和 测试音高 。3. 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 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振动 。2. 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第三课:声音的变化1.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2.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第四课:探索尺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