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3510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7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 2018 20192018 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1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措施是 A 相地而衰征 B 劝民耕农利土 C 依军功 行田宅 D 除井田 民得买卖 2 2 北魏冯太后说 立三长 则课 税 有常准 赋有恒分 苞荫之户可出 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 度的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 此社会现象是 A 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 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 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 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3 北朝

2、推行均田制 规定年满 15 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 按户缴纳赋税 并 要求男子达到 15 岁 女子达到 13 岁 必须嫁娶 不得拖延 均田制的目的是 A 抵制土地兼并 B 促进人口增长 C 增加财税收入 D 稳定个体小农 4 宋史 载 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治天下譬如居室 敝则修之 非大坏则不 更造也 这表明此官员 A 支持变法 主张新制 B 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 C 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 D 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 5 恩格斯说 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 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 氏族制 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梭伦改革 俄国农奴

3、制改革 A B C D 6 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 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 只求富者稍 有一限度 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符合此评价的是 A 井田制 B 土地私有制 C 均田制 D 方田均税法 7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 其最主要 的表现是 A 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 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8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A 改革取士之法 B 改变土地所有制 C 重视农业生产 D 限制旧贵族权力 2 9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 颁布敕令 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 只有教皇才能

4、任 命和废黜主教 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 教廷将不予承认 这体现了 A 教权高于王权 B 王权与教权平等 C 王权高于教权 D 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10 1521 年 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 上为门徒洗脚 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 A 抨击罗马教廷 B 推销 赎罪券 C 反对宗教改革 D 倡导宗教宽容 11 日本明治维新中 废藩置县 和 1861 年俄国 解放 农奴的共同之处是 A 巩固了封建地主的统治 B 缓和了阶级矛盾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12 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

5、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其主要依据是 A 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 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13 张之洞在 1898 年 4 月完成的 劝学篇 中主张 中体西用 日本人福泽谕吉在 1880 年 成书的 劝学篇 中提倡 文明开化 这两个 劝学篇 的相似之处是 A 以维护传统为目标 劝勉学问为宗旨 B 为本国维新运动提供指导思想 C 面临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 D 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文明的产物 14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清除了封建割据势力 B 都保留了

6、君主专制统治 C 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D 都确认农民得到少量的土地 15 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 劝学篇 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 行销百万册 这反映出 A 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B 洋务派 中体西用 思想已过时 C 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D 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 1616 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 风俗教育 营生守产 皆超绝东洋 移之 移文明开化之风于我国 将使我国民迅速进步到同等化域 与此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A 洋务运动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戊戌变法 1717 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年 五月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 中体西用 的角度论述 3 了

7、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这表明他 A 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 认同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 C 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 所说的 体 和 用 与洋务派不同 18 1892 年 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 欲更官制 设议院 改试令 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 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 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19 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 使改革充满阻力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 法都遇到这个难题 下列关于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处理这个难题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日本明治维新

8、前 通过武装倒幕 推翻了幕府统治 大大减轻了阻力 B 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 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 大大减轻了阻力 C 两国都是利用皇帝的绝对权威 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化解阻力的 D 两国都通过思想宣传 积极发动社会民众参与 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20 马克思说 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赋予 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 把他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 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某学者针锋相 对地说 有些事件不能够证明该说法 能为某学者提供史实支撑的是 A 商鞅变法中的 奖励军功 B 王安石变法中的 保甲法 C 马丁路德的 因信称义 D 日本明治维新中的 殖产兴业政策 21 王

9、国维在 殷周制度论 中指出 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 包罗甚广 不能在此一一论列 惟其中封建子弟一项 对华夏族之形成影响巨大 其意在说明 A 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 B 商朝已有华夏族观念 C 分封利于华夏族形成 D 西周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22 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运行除主要靠行政法规和由朝廷不断发布的诏 令 制 敇等的指导 外 还通过上级考核以及派遣中央官员巡视地方 这种行政机构运行模式 A 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促使地方监察体系更加健全 C 消除了地方割据产生的基础 D 能够提高地方官员的积极性 23 宋真宗曾作 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 书中自 有黄金屋 娶妻

10、莫恨无良媒 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 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表明宋代科举制 A 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 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4 C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于科举 D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24 古希腊农业文明与大河流域不同 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古希腊人更早地提出节育 晚婚的 理论 也更早地向希腊半岛以外移民 土地所有权是公民的专有权利 希腊的政治集体 公 民集体和土地所有者集体是一回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古希腊以奴隶制工商业文明为主 B 古希腊以农业文明为主 C 古希腊节育政策导致了小国寡民 D 贵族因经商而积累财富 25 十二铜表法 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

11、 制定特别的法律 凡煽动敌人反对 自己的国家 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 处死刑 这些规定 A 维护了罗马贵族利益 B 有效抑制了个人私利 C 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D 体现了罗马法公平性 二 非选择题 共 3 题 计 50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 周克商之后 虽已取得天下 但政权并不稳固 这固然来自武王的早逝和成王的年幼 更重要的是殷商的反对势力还很强大 因此 开国后很长的时间 周人还无暇顾及制度建设 和文化创新 而是一方面以夏之礼乐来抗衡商文化 另一方面又因周长期为商之属国 且文 化远远低于殷商 不得不对其有所借鉴 后周公摄政 平定三监之乱 始着手进行制度建设 据典籍记载

12、周初的礼乐改革 至少经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 周公摄政六年的制礼作乐 第二 周成王时的 兴正礼乐 第一阶段以 制作 为主 有开创之功 第二阶段以 兴正 为要 行完善之事 这一改革的范围很广 从演奏的主体来看 继承吸收了殷商的专业 技术人才 从演奏的客体来看 完善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范式 从演奏形式来看 则制定 了一定的规则 从演奏的内容来看 则彻底完成了 大武 的创制 用于祭祀先祖 摘编自付林鹏 与周初月制改革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西周建立后并未立即进行礼乐改革的原因 6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周初礼乐改革的影响 9 分 5 2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5 分 材

13、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 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 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 1812 年对拿破仑的 胜利相媲美的胜利 实际上 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 虽然失败了 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 为现代国家的 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 从现代化的进程看 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 史的连续性 也正因为如此 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光明日报 2008

14、 年 12 月 7 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 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从 军事 技术 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 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 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 和西化 另外一方面 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 革措施 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 中国崛起策十四 从 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中 西方的脚步 和 旧制度 的内涵 4 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 中国现代化进程起 点 的主要依据 6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15、日本明治维新 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 的因素 的主要表现 4 分 6 4 综合以上材料 指出俄 中 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1 分 2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 分 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 唐中期后 强臣悍将兵布天下 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 曰禁军 其后天子弱 方镇强 而唐遂以亡灭者 措置之势使然也 藩镇 要险 专方面 既有其土地 又有其人 民 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兵志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 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 平章 右丞 左丞 参 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 财政 军事 司法诸事权 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 基本权力 如主要军队 官吏

16、任用等 的同时 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 然后借行省 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見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 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 6 分 7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 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 8 分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为什么说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 较高级演化形态 6 分 8 天长二中高二年级四月份期中考试 历史 答案 二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C C C D C B C A A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C D B a B C A D B C 二 非选择题 共 3 题 计 50 分 26 15 分 1 原因 西周统治者忙于巩固新政权 殷商反对势力强大 周文化相对落后于 殷商文化 6 分 言之成理即可 2 影响 加强了西周统治 完善了民族音乐和礼仪规范 完善了奴隶制政治制度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