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经典提炼)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31506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经典提炼)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经典提炼)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经典提炼)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经典提炼)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经典提炼)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经典提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论文模板(经典提炼)(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整理.2013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内容及写作要点承 诺 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2、(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1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 号 专 用 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学习帮手.论文题目:3号黑体居中摘 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作用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而不需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3、摘要要力求用最简洁的文字,将自己的思路、方法、模型、结果(特色)等内容表达在摘要里,交论文前要反复阅读摘要,力求没有纰漏;摘要内容不超过一页,摘要中不要出现公式和表格。内容要点:一般说来,摘要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问题)。建立的什么模型(建模思想或方法);(建立模型思路、:首先,本文。然后针对第一问问题,本文建立模型:在第一个模型中,本文对哪些问题进行简化,利用什么知识建立了什么模型在第二个模型中,本文对哪些问题进行简化,利用什么知识建立了什么模型)用的什么求解方法(算法特点);(求解思路,使用的方法、程序)主要结果(简单、主要的)(结果是什么,并对模型和结果进行

4、检验,以及灵敏度精度和稳定性分析等);自我评价和推广(模型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案)。关键词:(关键词是能够反映全文问题、内容、方法和特色的最关键的词语,个数3-8个) 数学建模竞赛章程规定,对竞赛论文的评价应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文字表述的清晰性为主要标准。所以论文中应努力反映出这些特点。一、问题重述(第二页起黑四号)内容要点:1、问题背景:结合时代、社会、民生等2、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写作要求:数学建模竞赛要求解决给定的问题,所以一般应以“问题的重述”开始。此部分的目的是要吸引读者读下去,所以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要过于分散、琐碎,措辞要精练。这部分的内容是

5、将原问题进行整理,将已知和问题(即要求)明确化即可。注意:在写这部分的内容时,绝对不可照抄原题!应为:在仔细理解了问题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将问题描述一篇。应尽量简短,没有必要像原题一样面面俱到。二、问题分析内容要点:什么问题、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模型、用什么方法来求解(主要是知识方法上的、理论上的准备工作,目的是使下面的建模内容更清楚,层次更分明)三、模型假设与约定内容要点:1、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2、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写作要求:细致地分析实际问题,从大量的变量中筛选出最能表现问题本质的变量,并简化它们的关系。将一些问题理想化、简单化。1、论文中的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使

6、读者不致产生任何曲解2、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数学模型所必需的,与建立模型无关的假设只会扰乱读者的思考3、假设应验证其合理性。假设的合理性可以从分析问题过程中得出,例如从问题的性质出发作出合乎常识的假设,或者由观察所给数据的图象,得到变量的函数形式,也可以参考其他资料由类推得到。对于后者应指出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作假设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问题有帮助的所有假设都应该在此出现,包括题目中给出的假设!重述不能代替假设!也就是说,虽然你可能在你的问题重述中已经叙述了某个假设,但在这里仍然要再次叙述!与题目无关的假设,就不必在此写出了。假设不宜过多过细,应抓住主要方面进行假设。四、符号说明及名词定义内容要

7、点:包括建立方程符号、及编程中用到的符号等写作要求:为了使读者能更充分的理解你所做的工作,对你的模型中所用到的变量,应一一加以说明,变量的输入必须使用公式编辑器。注意:变量说明要全即是说,在后面模型建立模型求解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变量,都应该在此加以说明。要与数学中的习惯相符,不要使用程序中变量的写法比如:一般表示圆周率; 一般表示常量、已知量; 一般表示变量、未知量、一般表示时间、一般表示路程或面积、一般表示体积、一般用作角标记数、一般表示函数等。再比如:变量等,就不要写成:a0,a1或a(1),a(2)。五、模型建立内容要点:1、模型一2、模型二3、模型三写作要求:对于每一个模型的建立,需要

8、写出的内容:问题分析公式推导基本模型最终或简化模型。基本模型要有数学公式、方案等。简化模型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写作要点: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不追求数学上:高(级)、深(刻)、难(度大)。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1、一定要有分析,包括每个式子最好都应先有分析、说明或解释,分析应在所建立模型的前面;2、一定要有明确的模型,不要让别人在你的文章中去找你的模型;如规划问题(在分析之后最好完整地写出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3、关系式一定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易读易懂。4、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5、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6、能用被更多人看

9、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7、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六、模型求解内容要点:1、模型一的求解2、模型二的求解3、模型三的求解每一块内容包括:计算方法设计或选择、算法设计或选择、 算法思想依据、步骤及实现、计算框图、所采用的软件名称写作要求:1、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尽可能论证严密2、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3、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4、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5、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6、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结

10、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7、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8、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9、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10、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最后结论要明确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要特别突出你的创造性的工作。注意:1、结果不能代替求解过程:必须要有必要的求解过程和步骤!最好能像写算法一样,一步一步的写出其步骤;2、结果必须放在这一部分的结

11、果中,不能放在附录里。3、结果一定要全,题目中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必须都有详细的结果和必须的中间结果!4、程序不能代替求解过程和结果!5、非常明显、显而易见的结果也必须明确、清晰的写在你的结果中!6、每个问题和问题之间以及5个小点之间都必须空一行。7、模型中涉及到的独立公式应单独一行且居中(最好应在公式后加上相应的标点并有公式编号),表格应有表头且编号居中上,图形应有图形说明且居中下.举例如下: , (1)表():四项主要指标的分类标准指 标类类类类类劣类DO7.5,)6,7.5)5,6)3,52,3)0,2CODMn(0,2(2,4(4,6(6,10)(10,15(15, )NH3-N(0,0.

12、15(0.15,0.5(0.5,1(1,1.5(1.5,2(2, )PH6 , 9 图():变权函数的基本形状问题一:1.建模思路:对问题的详尽分析;对模型中参数的现实解释;这有助于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会使数学公式充满生气,不再枯燥无味完成内容阐述所必需的公式推导、图表等2.模型建立: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作出必要的解释对于你所建立的模型,最好能对其中的每个式子都给出文字解释。3.求解方法:给出你的求解思路,最好能想写算法一样,写出你的算法。4.求解结果:你的求解结果必须精心设计(最好使用表格的形式),使人一目了然。结果必须要全,对于你求解的一些必须的中间结果,也必须在这里反映出来。5.模

13、型的分析与检验在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之后,你必须对你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因为你的结果往往是数学的结果,一般人无法理解。你必须归纳出你的结论和建议。这里主要应包括: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达到了建模目的?模型的适用范围怎样?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何?51 问题1的模型建立与求解按要解决的问题分为问题(1)、问题(2)、问题(3);同一个问题中按不同方法分为模型一、模型二。不要有更多的分析性和描述性语言出现。(1)指标PH值的处理酸碱度(PH值)的大小反映出水质呈酸碱性的程度,通常的水生物都适应于中性水质,即酸碱度的平衡值(PH值略大于7),在这里不妨取正常值的中值7.5。当PH7.5时偏酸性,而偏离值越大水质就越坏。为此,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