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讲义及历年真题解析】第8次课

上传人:zengy****8888 文档编号:12123012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8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讲义及历年真题解析】第8次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大学语文讲义及历年真题解析】第8次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大学语文讲义及历年真题解析】第8次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大学语文讲义及历年真题解析】第8次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大学语文讲义及历年真题解析】第8次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讲义及历年真题解析】第8次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讲义及历年真题解析】第8次课(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介绍 课程代码 04729 版次 大学语文2018版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词语解释 简析题 简答题 作文作文 全书篇目 诗歌记叙文议论文小说 蒹葭八声甘州秦晋殽之战秋夜寡人之于国也枕中记 湘夫人江城子冯谖客孟尝君香市秋水婴宁 陌上桑声声慢垓下之围爱尔克的灯光谏逐客书宝黛吵架 归园田居摸鱼儿张中丞传后叙纪念傅雷过秦论断魂枪 行路难一句话种树郭橐驼传哭小弟五代史伶官传序哦 香雪 登高再别康桥前赤壁赋都江堰论毅力苦恼 长恨歌雨巷先妣事略牡丹的拒绝容忍与自由麦琪的礼物 早雁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马伶传我与地坛咬文嚼字 虞美人我愿是一条急流西湖七月半蚂蚁大战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共计52篇 1 13

2、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韩愈 唐代著名政治家 文学家 卒谥 文 故后世称韩文公韩文公 倡导古文运动 强调文学要为儒学道统服务 要求言之有物 辞必己出 名列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 之首之首 苏轼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 著作有 昌黎先生集 昌黎先生集 后叙后叙 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 叙 同于 序 3 3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 开门纳巡 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 无所疑忌 竟与巡俱守死 成功名 城陷而虏 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 不能通知二父志 以为巡死而远就虏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

3、畏死 何苦守尺寸之地 食其所爱之肉 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当其围守时 外无蚍蜉蚁子之援 所欲忠者 国与主耳 而贼语 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 而贼来益众 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 犹死守 人相食且尽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 矣 乌有城坏 其徒俱死 独蒙愧耻求活 虽至愚者不忍为 呜呼 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材 才能 纳 接纳 柄 权力 通知 理解 辞服 说了屈服的话 2 益 更加 乌有 哪里有 3 3 许远退位让贤 许 远 退 位 让 贤 韩愈的议论 韩 愈 的 议 论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说者

4、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 城之陷 自远所分始 以此诟远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 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引绳而绝之 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 从而尤之 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 不乐成人之美 如是哉 如巡 远之所成就 如此卓卓 犹不得免 其他则又何说 说者 议论的人 诟 辱骂 见 见识 引 拉扯 绝 断 然 如此 尤 责备 卓卓 超越一般人 3 3 韩愈的议论 韩 愈 的 议 论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当二公之初守也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弃城而逆遁 苟此不能守 虽避之他处何益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将其创残饿羸

5、之余 虽欲去 必不达 二公之贤 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 捍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 战百万日滋之师 蔽遮江淮 沮遏 其势 天下之不亡 其谁之功也 当是时 弃城而图存者 不可一二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 相环也 不追议此 而责二公以死守 亦见其自比于逆乱 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宁能 哪能 逆遁 逃跑 苟 假使 穷 困境 将 率领 讲 议论 精 精辟 就 接近 沮遏 阻止 擅 拥有 追议 追究议论 淫辞 夸大的语言 3 3 韩愈的议论 韩 愈 的 议 论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愈尝 道于两府间 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

6、巡 远时事 云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贺兰嫉巡 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 不肯出师救 爱 霁云之勇且壮 不听其语 强留之 具食与乐 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 云来时 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 义不忍 虽食 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血淋漓 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 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 即驰去 将出城 抽矢射佛寺浮图 矢著其上砖半箭 曰 吾归破贼 必灭贺兰 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 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 贼以刃胁降巡 巡不屈 即牵去 将斩之 又降霁云 云未应 巡呼云曰 南八 男儿死耳 不可为不义屈 云笑曰 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 云敢不死 即 不屈 道 经过 具 准备 延 请

7、 感激 感动 浮图 佛塔 志 标记 3 3 南霁云嫉恶如仇 南 霁 云 嫉 恶 如 仇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张籍曰 有于嵩者 少依于巡 及巡起事 嵩常在围中 籍 云 巡长 七尺余 须髯若神 尝见嵩读 汉书 谓嵩曰 何为久读此 嵩曰 未熟也 巡曰 吾于书 读不过三遍 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 尽卷不错一字 嵩惊 以为巡偶 熟此卷 因乱抽他帙以试 无不尽然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 巡应口诵 无疑 嵩从巡久 亦不见巡常读书也 为文章 操纸笔立书 未尝起草 初守 睢阳时 士卒仅万人 城中居人户 亦且数万 巡因一

8、见问姓名 其后无不 识者 起事 起兵 常 尝 曾经 围 指睢阳 帙 zhi 书套 代指书 操 拿起 3 3 张巡过目不忘 张 巡 过 目 不 忘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巡怒 须髯辄张 及城陷 贼缚巡等数十人坐 且将戮 巡起旋 其众见巡起 或起或泣 巡曰 汝勿怖 死 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 巡就戮时 颜色不乱 阳阳如平 常 远宽厚长者 貌如其心 与巡同年生 月日后于巡 呼巡为兄 死时年 四十九 怖 害怕 阳阳 安详的样子 3 3 张巡怒发冲冠 张 巡 怒 发 冲 冠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9、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人物性格 1 2 3 4 张巡 忠心报国 从容镇定 视死如归 博闻强记 许远 宽厚谦和 为国让贤 以死报国 南霁云 深明大义 疾恶如仇 忠贞刚烈 贺兰 嫉妒贤才 行为卑劣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人物描写 1 人物间的相互映衬 1 张巡 许远 南霁云之间是相互映衬 许远位在张巡之上 却让位给张巡 自处于其下 既突出许远的让贤 又映衬了张巡的才能 睢阳城陷 敌人劝降南霁云 张巡与南霁云一呼一答 互相映衬 更显出两人的英雄气概 2 南霁云向贺兰

10、进明求援 以反面人物贺兰的卑鄙反衬了南霁云的忠贞刚烈的性格特征 2 侧面描写 一座皆大惊 皆感激为云泣下 从侧面烘托来写南霁云的刚烈性格 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从侧面来说明百姓永远在怀念着英雄 3 细节描写 南霁云 抽刀断指 抽矢射塔 细节描写 表现刚烈 疾恶如仇的个性 张巡 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于嵩取书架上的书问巡 巡应对无误 操笔立书 等均是细节 描写 表现博闻强记 文思敏捷的性格特征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1 13 张中丞传后叙 议论与叙事的结合 1 2 3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议论和叙事相结合 前半部分侧重议论没针对对污蔑徐远的错

11、误论调进行驳斥 在驳斥中补叙徐远事迹 并 高度赞扬了二人 守一城 捍天下 的功绩 后半部分侧重叙事 着重继续南霁云的动人事迹 并补充了张巡 徐远二等其他轶事 两部分既有不同分工 又有内在联系 前者议论为后者的 纲领 后者是前者的事实佐 证 两部分都紧紧围绕着赞美英雄 斥责小人的主题 使得文章神气凝聚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3 第十三节 张中丞传后叙 历年真题重现 下列 张中丞传后叙 人物行为中 属于贺兰进明的是 A 为国让贤 B 抽刀断指 C 从容赴死 D 擅兵坐观 2013年10月 历年真题重现 下列 张中丞传后叙 人物中 为国让贤的是 A 张巡 B 许

12、远 C 南霁云 D 贺兰进明 2013年7月 历年真题重现 张中丞传后叙 中南霁云的形象特点之一是 A 从容镇定 B 博闻强记 C 宽厚谦和 D 嫉恶如仇 2013年1月 历年真题重现 下列著作中 作者为韩愈的是 A 壮悔堂文集 B 昌黎先生集 C 震川先生集 D 樊川集 2014年4月 1 14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柳宗元 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加王叔文变法 失败后 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任柳州刺使 世称柳柳州 与韩愈齐名 同为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 作品有 柳河东集柳河东集 种树郭橐驼传 是寓言性传记文寓言性传记文 4 4 种树郭橐驼传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13、艺术手法 1 14 第十四节 种树郭橐驼传 1 14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 不知始何名 病偻 隆然伏行 有类橐驼者 故乡人号之 驼 驼闻之 曰 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 亦自谓 橐驼 云 其乡曰丰乐乡 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 或移徙 无不活 且硕茂 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 偻 驼背 隆然 脊背高起 类 像 业 职业 效慕 模仿学习 蕃 茂盛 如 及 4 4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4 第十四节 种树郭橐驼传 1 14 种树郭橐驼传 有问之 对曰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

14、木之性 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既然已 勿动 勿虑 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非有能硕茂之也 不抑耗其实而已 非有能早而蕃之 也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 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 则又爱之太殷 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木以观其疏密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 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孳 茂盛 天 天性 致 使获得 本 根 培 根部的土 故 旧 筑 捣土 然 这样 莳 栽种 置 搁置 抑耗 抑制减损 殷 深 离 散 4 4 种树 种 树 张中丞传后叙

15、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4 第十四节 种树郭橐驼传 1 14 种树郭橐驼传 问者曰 以子之道 移之官理 可乎 驼曰 我知种树而已 理 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若甚怜焉 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 官命促尔耕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 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且不得暇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故病 且怠 若是 则与吾业者 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曰 不亦善夫 吾问养树 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见长人者 官吏 怜 爱 勖 鼓励 而 你 绪 线头 缕 布 字 养育 遂 喂养 辍 停止 飧饔 饭食 劳 慰劳 病 困苦

16、 怠 疲倦 4 4 治民 治 民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4 第十四节 种树郭橐驼传 1 14 种树郭橐驼传 本文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郭橐驼善于养树的寓言故事 借郭橐驼之口 揭露了当时统治者 长人者好烦其令 的 社会弊端 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4 第十四节 种树郭橐驼传 1 14 种树郭橐驼传 类比的运用 1 2 3 在说理上 从整体上采用 种树 与 治民 类比的方法 从种树与治民的指导思想看 种树要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治民要 蕃吾生而安吾性 形成类比 在实际种树的方法 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与治民要让百姓休养生息相类比 在结果上 种树 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 其实仇之 治民 若甚怜焉 而卒以 祸 相类比 张中丞传后叙 作家作品 原文分析 中心内容 艺术手法 1 14 第十四节 种树郭橐驼传 1 14 种树郭橐驼传 对比手法 1 2 3 作者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 郭橐驼能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而他植者却使 木之性日以离 郭橐驼种树依照树木的本性 其本欲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