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毕业论文正稿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1228974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正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正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毕业论文正稿(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整理.摘 要 此次设计是基于SEMENS802S的典型零件的编程与加工。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它的发展是信息技术(1T)与制造技术(MT)结合发展的结果。现代的CAD/CAM、FMS、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的。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知识是现代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

2、本次设计内容介绍了数控加工的特点、加工工艺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的一般步骤。并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完成零件的三维造型,进行加工轨迹设计,实现加工仿真。利用SEMENS仿真软件完成仿真加工。利用CAD/CAM软件及G代码指令进行手工编程。关键词: 数控技术 CAXA制造工程师 三维造型 仿真加工 手工编程 自动编程AbstractThe Key words:Numerical control、The engineer of CAXA makes、Entity the shape、Simulation fabricate、Manual programming、Automatic programmi

3、ng目 录第一章:概 述11.1 数控加工的特点1.2 数控机床1.3 数控加工1.4 数控编程系统1.5 CAD/CAM系统1.6 CAXA制造工程师进行自动编程的基本步骤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2第三章:各组成部分方案设计与计算 3轴 类 零 件 1第一节1-1-第二节2-2-第三节3-3-第四节4-4-第五节5-5-轴 类 零 件 2第一节1-1-第二节2-2-第三节3-3-第四节4-4-第五节5-5-第四章:设计总结第五章:参考文献附 录一附 录二第一章 概 述1.1 数控加工的特点数控加工,也称之为NC(Numerical Control)加工,是以数值与符号构成的信息,控制机床

4、实现自动运转。数控加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应用于当代各个制造领域的先进制造技术。数控加工的最大特征有两点:一是可以极大地提高精度,包括加工质量精度及加工时间误差精度;二是加工质量的重复性,可以稳定加工质量,保持加工零件质量的一致。也就是说加工零件的质量及加工时间是由数控程序决定而不是由机床操作人员决定的。数控加工具有如下优点:(1) 提高生产效率;(2) 不需熟练的机床操作人员;(3) 提高加工精度并且保持加工质量;(4) 可以减少工装卡具;(5) 可以减少各工序间的周转,原来需要用多道工序完成的工件,数控加工一次装夹完成加工,缩短加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6) 容易进行加工过程管理;(

5、7) 可以减少检查工作量;(8) 可以降低废、次品率;(9) 便于设计变更,加工设定柔性;(19) 容易实现操作过程的自动化,一个人可以操作多台机床;(11) 操作容易,极大减轻体力劳动强度随着制造设备的数控化率不断提高,数控加工技术在我国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在模具行业,掌握数控技术与否及加工过程中的数控化率的高低已成为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象征。数控加工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系统的质量。1.2 数控机床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开始研究数控机床,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数控铣床,并于1957年投入使用。这是制造技术发展

6、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制造领域中数控加工时代开始。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这一发明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的发展。我国于是1958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成功试制出配有电子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1965年开始批量生产配有晶体管数控系统的三坐标数控铣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的数控机床已经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在模具制造行业的应用尤为普及。数控机床种类繁多,模具制造常用数控加工机床有:数控铣床、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磨床和数控车床。数控机床通常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及其它

7、辅助系统组成。控制系统用于数控机床的运算、管理和控制,通过输入介质得到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解释和运算并对机床产生作用;伺服系统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机床,使刀具和零件执行数控代码规定的运动;检测系统则是用来检测机床执行件(工作台、转台、滑板等)的位移和速度变化量,并将检测结果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指令进行比较,根据其差别调整机床运动;机床传动系统是由进给伺服驱动元件至机床执行件之间的机械进给传动装置;辅助系统种类繁多,如:固定循环(能进行重复加工)、自动换刀(可交换指定的刀具)、传动间隙补偿(补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的间隙误差)等等。1.3 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是将待加工零件进行数字化表达,数控机床按数

8、字量控制刀具和零件的运动,从而实现零件加工的过程。被加工零件采用线架、曲面、实体等几何体来表示,CAM系统在零件几何体基础上生成刀具轨迹,经过后处理生成加工代码,将加工代码通过传输介质传给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按数字量控制刀具运动,完成零件加工。其过程如下图所示:【零件信息】【CAD系统造型】【CAM系统生成加工代码】【数控机床】【零件】(1)零件数据准备:系统自设计和造型功能或通过数据接口传入CAD数据,如STEP,IGES,SAT,DXF,X-T等;在实际的数控加工中,零件数据不仅仅来自图纸,特别在广泛采用Internet网的今天,零件数据往往通过测量或通过标准数据接口传输等方式得到。(2)确

9、定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方案。(3)生成各加工步骤的刀具轨迹。(4)刀具轨迹仿真。(5)后期处理输出加工代码。(6)输出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7)传给机床实现加工。1.4 数控编程系统数控加工机床与编程技术两者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数控加工机床的性能提升推动了编程技术的发展,而编程手段的提高也促进了数控加工机床的发展,二者相互依赖。现代数控技术下在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编程方式也越来越丰富。数控编程可分为机内编程和机外编程。机内编程指利用数控机床本身提供的交互功能进行编程,机外编程则是脱离数控机床本身在其他设备上进行编程。机内编程的方式随机床的不同而异,可以以“手工”的

10、形式分行输入控制代码(手工编程)、交互方式输入控制代码(会话编程)、图形方式输入控制代码(图形编程),甚至可以语音方式输入控制代码(语音编程)或通过高级语言方式输入控制代码(高级语言编程)。但机内编程一般来说只适用于简单形体,而且效率较低。机外编程也可以分成手工编程、计算机辅助APT编程和CAD/CAM编程等方式。机外编程由于其可以脱离数控机床进行数控编程,相对机内编程来说效率较高,是普遍采用的方式。随着编程技术的发展,机外编程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已可以进行十分复杂形体的灵敏控加工编程。随着微电子技术和CAD技术的发展,自动编程系统也逐渐过渡到以图形交互为基础的与CAD集成的CAD/CAM系统为

11、主的编程方法。与以前的语言型自动编程系统相比,CAD/CAM集成系统可以提供单一准确的产品几何模型,几何模型的产生和处理手段灵活、多样、方便,可以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虽然数控编程的方式多种多样,毋庸置疑,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采用CAD/CAM数控编程系统进行编程。1.5 CAD/CAM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前,市场上销售的CAD/CAM软件基本上为国外的软件系统。90年代以后国内在CAD/CAM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以PC机动性平台的软件系统。其功能已能与国外同类软件相当,并在操作性、本地化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一个好的数控编程系统,已经不是一种仅仅是绘图,做轨迹,出

12、加工代码,他还是一种先进的加工工艺的综合,先进加工经验的记录,继承,和发展。北航海尔软件公司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推出了CAXA制造工程师数控编程系统。这套系统集CAD、CAM于一体,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工艺性好、代码质量高,现在已经在全国上千家企业的使用,并受到好评,不但降低了投入成本,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CAXA制造工程师数编程系统,现正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腾飞。(国产)CAD/CAM软件1.6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CAD/CAM系统进行自动编程的基本步骤CAM系统的编程基本步骤如下:l 理解二维图纸或其它的模型数据l 建立加工模型或通过数据接口读入l 确定加工工艺(装卡、刀具等)l 生成刀具轨迹l 加工仿真l 后期处理生成NC代码l 输出加工代码现在分别予以说明。1、加工工艺的确定加工工艺的确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其主要内容有:l 核准加工零件的尺寸、公差和精度要求l 确定装夹位置l 选择刀具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