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2856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 2018 2019018 2019 学年兰州一中学年兰州一中 9 9 月月考月月考 高高 二二 化化 学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2525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505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 2A B3C 4D 反应中 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 0 5 mol L s B v B 0 3 mol L s C v C 0 8 mol L s D v D 1 mol L s 2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

2、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B 已知 H aq OH aq H2O l H 57 3 kJ mol 则中和热的热效应为 57 3 kJ C 应用盖斯定律 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同温同压下 H2 g Cl2 g 2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不同 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 正反应放热 如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推断在t1时刻 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A 催化剂失效 B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C 增大容器的体积 D 降低体系温度 4 下列事实 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H2 I2 HI 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

3、深 B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Cl2 C 合成氨控制在 500 左右的温度 D SO2催化氧化成 SO3的反应 往往需要使用 催化剂 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 3 kJ mol 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 g 2O2 g CO2 g 2H2O g H 890 3 kJ mol 1 B 500 30 MPa 下 将 0 5 mol N2 和 1 5 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 g 放热 19 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 g 3H2 g 2NH3 g H 38 6 kJ mol 1 C 已知在 120 10

4、1 kPa 下 1 g 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121 kJ 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 为 120 101kPa 催化剂 500 30 MPa 2 H2 g O2 g H2O g H 242 kJ mol 1 2 D 25 101 kPa 时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 3 kJ mol 硫酸溶 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SO4 aq 2KOH aq K2SO4 aq 2H2O l H 57 3 kJ mol 6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2 g Y2 g 2Z g 已知 X2 Y2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 1mol L 0 3mol L 0 2mol L

5、在一定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 能是 A Z 为 0 3mol L B Y2为 0 4mol L C X2为 0 2mol L D Z 为 0 4mol L 7 已知在 300 K 时 发生反应 A g B g 2C g D s 在该温度下 向 1 L 容器中加 入 1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反应 下列叙述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C 的生成速率与 C 的消耗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 同时生成a mol D A B C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 1 2 C 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 不再变化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 B

6、C D 8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 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 基于 LDH 一种固体催化剂 合 成 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 B 该过程中 只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3 D 原料气 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 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加快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 若增大压强 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 数 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

7、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10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 Fulvio 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 N4分子结构 3 如图 已知断裂 1 mol N N 键吸收 942kJ 热量 生成 1 mol N N 键释放 167 kJ 热量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N2 N4 H 882 kJ mol 1 B N2 g 0 5N4 g H 441 kJ C N2 g 0 5N4 g H 441 kJ mol 1 D 2N2 g N4 g H 882 kJ mol 1 11 下列反应 PCl5 g PCl 3 g C

8、l2 g 2HI g H2 g I2 g 2NO2 g N2O4 g 分别在三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时 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 a 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 体积不变 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 则转化率 A 均不变 B 均增大 C 增大 不变 减少 D 减少 不变 增大 12 已知 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121 kJ 且 O2中 1 mol O O 键完全断裂时吸 收热量 496 kJ 水蒸气中 1 mol H 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463 kJ 则 H2中 1 mol H H 键断 裂时吸收热量为 A 920 kJ B 557 kJ C 188kJ D 436 kJ 13

9、 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 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 大 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一定使用了 催化剂 A B C D 14 反应 C s H2O g CO g H2 g 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条件的改变 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增加 C 的量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保持体积不变 充入 N2使体系压强增大 保持压强不变 充入 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 B C D 15 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 X 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 纵坐标表示 平衡

10、混合气体中 Z 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X 和 Y 中最多只有一种为气态 Z 为气态 4 C X Y Z 均为气态 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 H 0 16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NO2 发生反应 2NO2 g N2O4 g H 57 kJ mol 1 在 温度为 T1 T2时 平衡体系中 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c 两点的反应速率 a c B a b 两点 NO2的转化率 a0 H30 H4 0 C H1 H2 H3 D H3 H4 H5 18 在 2L 密闭容器中 发生以下反应 2A g B g 2C

11、g D g 若最初加入的 A 和 B 都是 4 mol 在前 10 秒钟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0 12 mol L s 则 10 秒钟时 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 A 1 6 mol B 2 8 mol C 2 4 mol D 1 2 mol 19 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 放出的热量为Q 已知为了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 需 消耗 50 mL 8 mo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 则燃烧 1mol 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不可能是 A 10Q B 5Q 10Q C 大于 10Q D 5Q 20 已知正丁烷 CH3CH2CH2CH3 和异丁烷 CH3 2CHCH3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 CH3CH

12、2CH2CH3 g 6 5O2 g 4CO2 g 5H2O l H 2878 kJ mol 1 CH3 2CHCH3 g 6 5O2 g 4CO2 g 5H2O l H 2869 kJ 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21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aA g cC g dD g 反应达到平衡后 将气体体积压缩 到原来的一半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 1 8 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 A A 的转化率变大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13、 D 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 c d 22 已知某可逆反应mA g nB g pC g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如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 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 B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B 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分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p2 m n p 放热反应 B T1 T2 p1p 吸热反应 C T1p2 m nT2 p1 p2 m n p 吸热反应 2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2O3 s 3CO g 2Fe s 3CO2 g H1 26 7 kJ mol 1 3Fe2O3 s CO g 2Fe3O4 s CO2 g H2 50 75 kJ mol 1 Fe3O4 s CO g

14、3FeO s CO2 g H3 36 5 kJ mol 1 试通过计算判断 下列有关反应 FeO s CO g Fe s CO2 g 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 是 A B C D 24 已知 2SO2 g O2 g 2SO3 g H 196 6 kJ mol 实验测得 4 mol SO2发生上述 化学反应时放出 314 3 kJ 的热量 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 40 B 50 C 80 D 90 25 物质的生成热可定义为 由稳定单质生成 1 mol 物质所放出的热量 如 CO2气体的生成热 就是反应 C s O2 g CO2 g 的反应热 已知下表中几种化合物的生成热 则 1 mol 葡萄

15、 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成 CO2和液态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为 能 量 反应物 反应进程 非催化反应 产物 能 量 反应物 反应进程 能 量 反应物 反应进程 能 量 反应物 反应进程 非催化反应非催化反应非催化反应 催化反应 催化反应催化反应催化反应产物 产物 产物 6 化合物 葡萄糖 H2O l CO2 g 生成热 kJ mol 1259 8 285 8 393 5 A 3225 kJ B 2816 kJ C 6999 kJ D 15644 kJ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4 4 小题 小题 共共 5050 分分 26 9 分 当前能源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

16、机的重要举措 1 下列做法不利于能源 开源节流 的是 填字母 A 开发太阳能 水能 风能等新能源 减少使用煤 石油等化石燃料 B 研究采煤 采油新技术 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 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D 减少资源消耗 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 2 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它们在氧气 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在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 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如图所示 则在 通常状况下 金刚石和石墨相比较 填 金刚石 或 石墨 更稳定 石墨的燃烧热 H 3 N2 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 946 kJ mol 497kJ mol 已知 N2 g O2 g 2NO g H 180 0 kJ mol NO 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4 综合上述有关信息 请写出用 CO 除去 NO 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27 10 分 取 0 55mol L 的 NaOH 溶液 50mL 与 0 25mol L 的硫酸 50mL 置于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实验装置看 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除此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