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201901180220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28522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3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20190118022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20190118022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20190118022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20190118022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20190118022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2019011802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20190118022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兰州一中兰州一中 2018 20192018 2019 1 1 学期高一学期高一年级年级 1212 月月考试月月考试 物理试卷物理试卷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4848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第 1 1 6 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题目要求 第第 7 7 12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卵击石 蛋破而石头没损伤 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B 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C 速度大的物体很难停下来 是因为它的惯性大 D 只要运动

2、状态发生变化的物体 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 2 一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 下列几组力中 不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5N 7N 8 N B 2N 3N 5N C 1N 5N 10 N D 1N 10N 10N 3 质量为 4kg 的物体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 1 N 和 2 N 的共点力作用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可能是 A 0 5m s2 B 1m s2 C 1 5m s2 D 2m s2 4 如图 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 作用于同一点O 则合力最小的是 A B C D 5 如图所示 物体用轻绳通过轻小且不计摩擦力的滑轮悬挂起来 物体静止 现将B点稍 向下移一点 物体再次静止 则此时与原来相比较 A

3、绳子拉力变大 B 绳子拉力变小 C 绳子拉力不变 D 无法确定 6 如图所示 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分别挂在支架上的B点 如图甲 所示 和跨过滑轮的轻绳BC上 如图乙所示 图甲中轻杆AB可绕A 点转动 图乙中水平轻杆一端A插在墙壁内 已知 30 则图甲 中轻杆AB的作用力F1和图乙中滑轮的作用力F2大 小分别为 A F1 mg F2 mg B F1 3 mg F2 mg C F1 mg F2 mg D F1 mg F2 33 mg 3 7 下列关于速度 加速度 合外力之间的关系 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 则加速度一定越大 B 物体的加速度为 0 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 0 2 C 物体的速度为

4、0 所受的合外力可能很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 所受的合外力可能为 0 8 如图所示 一重为 10 N 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 今用一段绳 子水平拉球 使杆发生弯曲 已知绳的拉力为 7 5 N 则AB杆对球 的作用力 A 大小为 12 5 N B 大小为 7 5 N C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53 角斜向右下方 D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53 角斜向左上方 9 如图所示 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 角 则小车 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 向右减速运动 B 向右加速运动 C 向左减速运动 D 向左加速运动 10 如图所示 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 用竖 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

5、则在小球运动的 过程中 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对小球的推力增大 B 木板对小球的推力减小 C 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增大 D 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减 小 11 如图所示 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等腰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斜面上分别放置 着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 已知m1 m2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木块a对木块b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B 地面对木块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 木块a对木块b的摩擦力小于对木块c的摩擦力 D 地面对木块a的支持力大小为 m1 m2 M g 12 如图所示 A球的质量为m B球的质量为 2m 弹簧的质量不计

6、 倾角为 的斜面光滑 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 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 A A球的瞬时加速度为 0 B B球的瞬时加速度为 0 C 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 大小为 3gsin D B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 大小为 3gsin 二 实验题 每二 实验题 每空空 2 2 分 分 共共 1010 分 分 13 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中 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先用 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 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 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 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 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 两根细绳

7、必须等长 B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C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D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3 2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情况如图中甲所示 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 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 F 与F 两力中 是F1 F2合力的理论值 是F1 F2合力的实验值 3 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 2N 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 F1 F2与F的夹角分别

8、为 1和 2 关于F1 F2与F 1和 2 关系正确的有 A F1 4N B F 12N C 1 45 D 2 30 4 实验中的一次测量如图丁所示 两个测力计M N的拉力方向互相垂直 即 90 若保持测力计M的读数不变 当角由图中所示的值逐渐减 小时 要使橡皮筋的活动端仍在O点 可采用的办法 是 A 增大N的读数 减小角 B 减小N的读数 减小角 C 减小N的读数 增大角 D 增大N的读数 增大角 三 计算题 三 计算题 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 小题 共共 4242 分 分 14 8 分 如图所示 在倾角为 37 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的挡板 挡 板和斜面之间有一个重 20 N 的光滑圆球处

9、于静止状态 试求 1 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 2 挡板对球的弹力大小 sin37 0 6 cos37 0 8 15 10 分 如图所示 一条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两个小球A B 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 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当两球平衡 时OA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O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2 已知A 球的质量为m 试求 1 细绳对A球的拉力 2 B球的质量 4 16 12 分 如图所示 A物块质量为 1kg 与竖直墙壁间的摩擦系数为 0 4 用一个与水 平方向成 45 角的力F作用在A上 要使A静止在墙上 则F的取值范围 g 10 m s2 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 17 12 分 如图

10、所示 质量均为m 1 kg 的两滑块A 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中间用一根 细线相连 轻杆OA OB搁在滑块上 且可绕铰链O自由转动 两杆长度相等 夹角 60 现用竖直向下的压力F 100 N 作用在铰链上 g 10 m s2 试求 1 杆对A滑块的弹力的大小 2 A B滑块间细线拉力的大小 3 若 A B滑块间细线拉力的最大张力为 100N 为使细线不断 则竖直向下的压力F 的最多不能超过多大 5 2018 2019 2018 2019 1 1 学期学期 1212 月月考高一物理答案月月考高一物理答案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4 分分 共共 4848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11、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第 1 1 6 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题目要求 第第 7 7 12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 实验题 共 10 分 三 计算题 4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A C C B CD AD BC AC ACD BC 13 BC F F BC B 14 8 分 N25 37cos 1 mg F N1537tan 2 mgF 37 6 15 10 分 对 A 受力分析 得 sin mg T 对 B 受力分析 得 2sin Bg m T cos22sin sin 2 m m mB 16 12 分 对 A 受力分析 正交分解得 最大值 最小值 045sin fmgF045sin fmgF 045cos NF045cos NF Nf Nf 解得 解得 3 250 max F 7 250 in m F 7 17 12 分 将 F 沿杆分解 FF 30cos2 弹 N 3 3100 弹 F 对 A 受力分析 正交分解 N 3 350 30sin 弹 FT 对 A 分析 30sin maxmax弹 FT N200 max 弹 F maxmax 30cos2FF 弹 解得 N3200 max F 045cos N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