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201810120144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28473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20181012014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20181012014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20181012014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20181012014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20181012014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20181012014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20181012014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三年级高三年级 1010 月份月考地理试题月份月考地理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30 2 60 分 根据湖北宜昌四校联考题改编根据湖北宜昌四校联考题改编 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 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 图中的等高距为图中的等高距为 100100 米 米 M1M1 与与 M2M2 的海的海 拔均为拔均为 500500 米 读图 米 读图 回答回答 1 1 2 2 题 题 1 M1 所在山坡的坡度为 P1 M2 所在山坡的坡度为 P2 两者的关系是 A P1 P2 B P1 P2 C P1 P2 D 不能确定 2 地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是 A 500 652 米 B 600 652 米 C 600 700

2、 米 D 650 652 米 二中原创 科学家是根据地震发生以后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 二中原创 科学家是根据地震发生以后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 速度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 速度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 据此读图完成据此读图完成 3 43 4 题 题 3 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地壳 是地幔 是地核 B 在 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 甲波由 层进入 层波速急剧上升 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4 图中 X 的位置是 A 莫霍界面 B 软流层与岩石圈界面 C 古登堡界面 D 地球内核与外核交界面 据课本作业题改编据课本作业题改编 读某山体海拔及不同坡向年降水量变化图 读某山体海拔

3、及不同坡向年降水量变化图 回答回答 5 5 6 6 题 题 5 据图中信息判断 该山地海拔最高处降水量为 A 170mm B 1600mmC 600mm D 120mm 6 关于图示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该山体北坡可能是迎风坡 B 山体南坡的年降水量变化范围大 C 随着海拔升高 降水量逐渐增大 D 从该山体的北侧登山比从南侧登山容易 据课本作业题改编 据课本作业题改编 图图 1 1 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 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拟时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拟时 针方向流动针方向流动 图图 2 2 示意图示意图 1 1 中虚线中虚线 OPO

4、P 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据此回答 7 7 8 8 题 题 2 7 图 1 中 W 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8 图 1 所示时刻 A 地最有可能降水的是 地 B 地风力较 小 C 若是白天 地的气温较 高 D 地温差大于 地 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 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 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 带和信风辐合带 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 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 带和信风辐合带 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 西南季风与东北

5、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 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 读下图 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 读下图 据此完成据此完成 9 9 1111 题 题 世界某辐合带季节分布位置差异 9 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北大西洋 北美地区 东南亚 热带印度洋 A B C D 10 图示辐合带控制地区 A 海洋狂风巨浪 B 遏制台风等系统产生 C 天气稳定少变 D 形成绵延千里的云带 11 乙图所示时 A 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一派凋零 B 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 C 海河径流量变大 D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增强 下图为甲 乙 丙三地大

6、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 下图为甲 乙 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 据此完成据此完成 1212 1414 题 题 3 12 甲地气候类型为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3 下列关于乙 丙两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乙地河流流量 7 月大于 1 月 B 丙地全年高温多雨 C 乙地天然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D 丙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大 14 二中原创 关于丙地气候和自然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区适合发展城郊乳畜业 B 丙地全年高温少雨 C 该地区主要植被为温带草原 D 丙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较大 下图为 下图为 沿沿 3030 纬线某月海平面气

7、压分布图 纬线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此时该纬度上海陆气压差值为一年中最大 据 此时该纬度上海陆气压差值为一年中最大 据 此回答此回答 1515 1616 题题 15 关于图中 两地气压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地冬季位于气压中心 B 地冬季气压高于夏季 C 地夏季气压较 地高 D 地气压季节波动较 地小 16 关于 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及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受寒流影响 降水少 B 受季风影响 降水多 C 受低气压控制 降水多 D 受副高控制 降水少 读 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 北京某月某日的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回答回答 1717 1818 题 题

8、 4 17 图中 a b c 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气温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 气温 地面辐射 C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气温 D 气温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18 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 A 一月 B 五月 C 七月 D 十月 据课本作业题改编据课本作业题改编 湖陆风是地方性气候的一种湖陆风是地方性气候的一种 大型湖泊周围一般有大型湖泊周围一般有 出湖风 出湖风 与与 进湖风 进湖风 之分 之分 下图为下图为 8 8 月某日某时某大型湖泊气流垂直特征图 读图 月某日某时某大型湖泊气流垂直特征图 读图 回答第回答第 19 2019 20 题题 19 据此图可以判断 此时应该为 A 夜晚

9、B 拂晓 C 白天 D 无法判断时间 20 此地某个季节 湖陆风明显减弱 则该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据课本习题改编 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据课本习题改编 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21 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晴朗天气 a 大部分为大气反射 B 湖泊湿地 b 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 CO2增多 c 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冰雪地面 a b 的转化率增加 22 关于图中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可以被转化为石油 煤炭等当中的化学能 B b 导致大气吸收热量能力减弱 5 C C 在阴天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 D 表示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读 四地一年中正

10、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 读 四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及昼长最大值图 完成完成 2323 2424 题 题 23 图中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24 对于四地描述 正确的是 A 地自然植被可能为苔原 B 地可能位于赤道 C 地可能受到东北信风控制 D 地可能受到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读图 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读图 回答回答 2525 2626 题 题 25 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 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A 地温度高 气压低 B 垂直方向气流 A 处上升 B 处下沉 C B 地温度低 气压高 D 水平方向气流

11、由 A 流向 B 26 若 A 位于海洋 B 位于陆地 则此时 A 为白天 吹海风 B 为白天 吹陆风 C 为夜晚 吹海风 D 为夜晚 吹陆风 根据课本习题改编 下图为甲 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根据课本习题改编 下图为甲 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 27 甲 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28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人类活动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区冬季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北半球某地区冬季等压线

12、分布示意图 单位单位 hPa hPa 气压数值 气压数值 左图为该地区 左图为该地区 局部气温分布图 局部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读图完成 2929 3030 题 题 29 右上图中的甲处 最有可能位于左上图中的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30 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 A 温暖干燥 B 低温阴雨 C 风和日丽 D 细雨连绵 二 必做简答题 二 必做简答题 3030 分 分 1 二中原创题 读 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 单位 百帕 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7 1 请从温度变化和降水角度表述 B 地的天气状况 并简单说明理由 4 分 2 图中 a b c d 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13、 地 1 分 3 就图示时间 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有何差异 说明理由 2 分 4 据图描述 地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状况 说明理由 3 分 2 2 材料一 材料一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 下左图 以戈壁沙丘为主 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 重的地带之一 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 3131 万立方米 2011 2017 年 塔拉滩地区 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 其发电能力 3350 兆瓦 随着光伏电 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 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 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 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 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 植被不断恢复 沙

14、丘移动距离和移动 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 同时 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此园区 引入牧羊业 下右图 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材料二 材料二 相关图示 1 说明为什么塔拉滩光照资源充足而适合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4 分 2 为什么光伏发电设施可以发挥保护植被恢复生态的作用 6 分 3 读下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完成下列问题 1 此图以 为中心 日期为 填节气名称 前后 8 2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 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4 A D E 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这三点中昼最长的是 5 此时 E 点的地方时为 时 C 点的地方时为 时 三 选做题 10 分 只能

15、二选一 否则按第一问计分 环境保护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 5mm 的塑料 是一种新型海洋污染物 被称为 海洋里的 PM2 5 主要由陆地进入海洋 的大块塑料垃圾分解形成 由于微塑料能够吸附持久性的有机污染 物和重金属 也能被鸟类 鱼类等海洋生物摄食 成为国际海洋生态学与环境学研究热点 分析 海洋里的PM2 5 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旅游地理 杭黄高铁将于 2018 年 6 月建成 它连接杭州与黄山 穿越浙江 安徽两省 线路把名 城 杭州 名江 富春江 新安江 名湖 千岛湖 名山 黄山 串连起来 形成了一条世界级黄金 旅游通道 分析杭黄高铁建成后将形成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的原因及其对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的

16、影响 9 高三地理答案 1 5abbcd 6 10baccd 11 15bbcad 16 20bdcad 21 25baadd 26 30adbcb 必做题 1 b 地温度低 温差较大 1 分 天气晴朗 降水稀少 1 分 原因是 该地地处冷高压控制下 或者是该地处于反气旋控制下 下沉气流辐散 2 分 c 1 分 甲乙两地中 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1 分 原因是 甲地冷锋过境处于冷气团一侧 而乙地位于冷锋前暖气团一侧 1 分 天气状况 天气转阴 有降水 降温 刮风现象 1 分 理由是 有冷锋即将过境 2 分 2 该地地处青藏高原 海拔高 大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 2 分 深居内陆 气候干旱 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 2 分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起到阻挡风速 减缓风沙流动的作用 2 分 电池板遮挡阳光照射地面 从 而减少地面蒸发 利于植被恢复 2 分 光伏发电缓解当地能源短缺 减少植被破坏 保护植被 2 分 电池板可以阻挡牛羊对部分植被的破坏 利于保护 2 分 3 南极 或 s 极 冬至日 2 分 23 26 S 90 W 2 分 AB BC 2 分 A D E e 点 2 分 12 00 18 00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