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811汉语(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18644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811汉语(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811汉语(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811汉语(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宁夏大学人文学院811汉语(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1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钮鹿贼之。 【答案】(1)骤:多次。(2)贼:杀。 2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答案】(1)假:借。(2)以:目的连词。 3 子日:“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答案】以:介词,有“用”或“拿”的意思。 4 雨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答案】征:索取。 5 晉不可放,寇不可翫。 【答案】翫: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 6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答案】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在意义上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用”或“拿”。7

2、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答案】(1)疾,痛恨。(2)翻译: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避而不谈,而一定要为它做些别的说辞。 8 下臣不幸,屬富戎行。【答案】屬:恰巧。 二、名词解释9 平仄【答案】平仄是指诗文的韵律。它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10非敷奉微與幫滂並明相同【答案】非敷奉微,帮旁并明是唐代声母系统三十六字母中的六个声母。针

3、对唐代的声母系统,依照传统的说法,有所谓的三十六字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这三十六个字母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来日。而上古声母据初步研究,有三十二个,与三十六字母相较,有两类要合并,其中一类就是“非敷奉微”和“帮滂并明”,二者相同,都是双唇音。 11六书【答案】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系统理论,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

4、借则是用字之法。例如:(1)象形:木、日。(2)指事:本、末。(3)形声:徒、芳。(4)会意:森、相。(5)转注:“考”“老”相授。(6)假借:锯类工具“我”假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我”。 12汉语大字典【答案】汉语大字典是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两省有关专业工作者写作编写的一部字典。它注重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 在字音方面,除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汉语大字典全书共八卷,一千五百多万字。它共收录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按部首排列,它的部首是以传统的康熙字典21

5、4部首为基础,删并成200部。单字归部也基本上与康熙字典相同。每卷前面都列有该卷的检字表,第八卷列有全书的笔画检字表,可供检索。 13經籍纂詁【答案】經籍纂詁是由清代阮元主编的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 以一韵为一卷,全书106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的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这对我们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14王氏四種【答案】“王氏四种”是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二人代表作的合称。分别是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它们是乾嘉学派最负盛名的著作,也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 三、分析题15说明下列各字的造

6、字方法。(1)斧(2)属(3)片(4)末(5)衣(6)陟(7)涙(8)兼(9)轮(10)目【答案】(1)斧:形声,从斤父声。(2)属:形声,从尾蜀声。(3)片:指事,从半木。(4)末:指事。从木,一在其上。(5)衣:象形。(6)陟:会意。从阜,从步。(7)涙:形声。从水,戾(1i )声。(8)兼: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 )。(9)轮:形声。从车,仑(l n )声。(10)目:象形。 16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字或通假字,然后写出相应的今字或本字,并解释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1)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2)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七月)(3)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量吾以行。(楚辞哀郢)(4)被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战国策楚策)(5)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