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假返校(开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18295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3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假返校(开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假返校(开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假返校(开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假返校(开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假返校(开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假返校(开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暑假返校(开学)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2018 年仙游一中高二暑期返校考年仙游一中高二暑期返校考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 24 4 小题 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 分 共共 4848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 1 据考证 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 上午用餐大致在 9 点左右 下午用餐则在 15 点 左右 直到汉末 曹操享用 一日三餐 都是尊荣 汉代以后 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 甚至四餐 据此可知汉代以后 A 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B 农民普遍贫困现

2、象愈演愈烈 C 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 D 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2 2 据记载 宋神宗时 汴京 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 商店可以随处开设 市民面街而 居 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 商店 货摊林立 车马拥挤 行人不能驻足 每一交易 动辄千万 这表明北宋汴京 A 商业活动打破坊市制度的界限 B 商业交易额为古都市商业之最 C 市场上汇集 了世界各国的商品 D 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 3 3 形势户 为有田产有势力的人 这部分人很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偷逃税赋 北宋开宝 四年 971 年 太祖诏令 诸州府并置形势版簿 令通判专掌其租税 形势版簿单独 设置 专人主管 南宋时改为用红笔在税租薄中特别加注 形

3、势 二字以作区别 这可 以用来佐证宋代 A 通判以征收税租为主要职责 B 大地产制发达 C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濒于解体 D 田庄经济开始兴起 4 4 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釉上红彩为宣德朝 1426 1435 年 所首创 下图是 1964 年在南 京明故官遗址出土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白地釉上红彩云龙纹盘 残片 考古专家认 为盘上所绘的云龙纹是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的典型纹饰 据此推知 明代 A 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彩瓷供宫廷使用 B 官窑已经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C 彩瓷和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 D 釉上红彩首创时间提前到洪武年间 5 5 据 泾县志 载 明初时地广人稀 人尚俭朴 丈夫力耕稼 女子勤

4、纺绩蚕桑 衣不 过土布 士非达宦不得辄用纻丝 但到了成化 弘治之后 生养日久 轻役省费 民弥滋殖 此后渐侈 吴江县志 载 庶人之妻多用命服 富民之室亦缀兽头 被称为 僭越 该变化反映了明代 A 南方人地矛盾日趋突出 B 江南地区日益成为经济重心 C 经济发展冲击身份等级观念 D 早期民主思想潜滋暗长 2 6 6 杭州 张小泉剪刀 在 1909 年传至张祖盈时 制剪技术在杭已传八代 他以 海云浴 日 作为商标 送至知县衙门 并报农商部注册 张小泉剪刀 此材料可印证 A 近代商业意识的发展 B 近代机器工业的兴起 C 中国洋务运动的发展 D 东南民族企业全面繁荣 7 7 对下列这些不同年份数据分析

5、正确的是 单位 百万吨 种类 1952 年 1957 年 1965 年 1978 年 粮食 163 42 195 05 194 53 304 77 棉花 1 30 1 64 2 09 2 16 原油 0 14 1 46 11 31 104 05 钢 1 35 5 35 12 23 31 78 A 一五 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B 文革破坏了公有制基础 C 大跃进 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D 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几乎停滞 8 8 1988 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党的十四大 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十五大明确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要组成

6、部分 从 有益补充 到 共同发展 再到 重要组成部分 的变化主要表明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 B 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 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D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9 9 下列有关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正确的是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航运的开端 20 世纪 40 年代中国民航事业起步 19 世纪末收回利权运动使铁路事业较快发展 20 世纪早期一些沿海城市开始出现公共汽车 A B C D 10 10 1908 年 4 月 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 其中规定 不准在 车辆行驶时上下车 不准把头和手伸出车外 不准在车厢内吸烟 不得在

7、车上讲污言秽 语 不得在车中吐痰 不得醉酒乘车 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 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 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 该守则 A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B 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C 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D 提高了整个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11 11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 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 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 3 己的无限的时候 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 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 服 从事掠夺 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 从事商业 下列不能作为史料佐证 这一观点的是 A 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B 郑和下西洋 C 新航路的开辟 D 荷兰成为 海上马车夫 12 12 商人们

8、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 利物浦 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 的小麦价格 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 到最贵的地方去卖 这样 世界小麦的供应大 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 这一现象说明 A 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明显下降 B 垄断产生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C 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D 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13 13 1936 年 法国政府召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劳 资 政三方谈判 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工 人的工资 重申工会自由和集体合同的原则 还确立了每周 40 小时工作制 带薪休假 企业设立职工代表等制度 这表明法国政府 A 力图缓解经济危机 B 旨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

9、需要缓解财政压力 D 急需扩大国内国际市场 14 14 二战后 日本经济计划的整个制定过程 实际上是企业界与政府间的信息和观点的交流 是经济企划厅负责收集必要的情报资料 并协调有关省厅准备文件 然后起草报告的过 程 这一状况反映出 A 日本战后经济腾飞得益于和平环境 B 经济企划厅成为日本最高权力机构 C 企业经济计划必须服从政府的意志 D 日本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15 15 老舍的著名话剧 茶馆 中有一位秦二爷 他在 19 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 他的 理想是要 顶大顶大的工厂 那才救得了穷人 那才能抵制外货 那才能救国 他也 确实创办了一些实业 1916 年前后 他创办的企业最为

10、红火 其原因不包括 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严格限制 B 辛亥革命后为资本主义扫除一些障碍 C 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潮及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6 16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 它们 A 都开始于棉纺织业部门 B 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 体现了科学和技术结合 D 以电力作为主要的能源 17 17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的铁路管理 美国的技术 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 社会主义 这表明 4 A 列宁主义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B 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实现过渡 C 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

11、本质 D 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18 18 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 A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 19 据记载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 技工学校 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 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 均工律 中就规定 工师善教工 故工一岁而成 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 古代官营手工业 A 注重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与推广 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 具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20 20 宋初 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 但边民将铜

12、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 为此 政 府禁止以铜钱买马 改用以布帛 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 这一变化 A 导致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 B 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 C 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D 大大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 21 21 黄宗羲在 明夷待访录 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 三害 有积累莫返之害 有 所税非所出之害 有田土无等第之害 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 结为 黄宗羲定律 这一 定律 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A 沿用旧制 鲜有改革 B 统一征缴 耗时费力 C 实行以银纳税 加重人民负担 D 赋役沉重 百姓困苦 22 22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上海人形成了

13、 挥霍 时髦 风流 的消费性格 以高消费作为 肯定自我价值的手段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奢侈与挥霍 提倡节俭 发展生产的文章 政府和市民均也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 上海市民 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 日本侵华不断扩大 B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C 革命根据地的兴起 D 政府与媒体的倡导 23 23 1960 年 11 月 27 中共中央下发了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规定 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家庭副业 在不影响集体劳动的情况下 鼓励社员种好自留地 饲养少量的猪 羊和家禽 有引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 这 表明 A 农村中的人民公社体制被

14、打破 B 左 的路线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C 农业所有制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D 农村经济形势出现迅速好转 24 24 1992 年 8 月 4 日 人民日报 载 13 年前 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 1991 年首钢销 5 售收入 91 4 亿元 是 1978 年的 6 3 倍 实现利税 29 26 亿元 是 1978 年的 6 72 倍 实现利润 23 6 亿元 是 1978 年的 7 9 倍 平均每年递增 17 22 超过世界 500 家大企业 1953 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形成 B 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建立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C 随着城市经

15、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D 国有企业实现私有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 5 52 2 分分 第第 2 25 5 题题 1 16 6 分分 第第 2 26 6 题题 1 16 6 分分 第第 2 27 7 题题 1111 分分 第第 2 28 8 题题 9 9 分 分 25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6 分 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 必须 付出百倍努力 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 扎实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6、 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天灾人祸不断 1875 1878 年的 丁戊奇荒 使死者超过 1000 万人 郑观应在上海募捐 英国人李提摩太主张以工代赈 引起他的共鸣 郑观应说 与其遇患 而始图补救 何如未事而预切绸缪 他建议在社会内部建立稳固的备荒机制 从根本上增 强人民抵抗灾害的能力 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 鼓励民众储蓄闲钱 以备不时之需 推崇 德 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 损害分担 荒歉无忧 主张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 福利保障体系 以官绅合力 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 设立慈善机构 对灾民实施 教 养兼施 摘编自赵伦芬 谢晖 郑观应慈善思想探析 材料二 罗斯福上台后 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 1933 年 1933 年 政府颁布 联 邦紧急救济法 设立执行机构 联邦紧急教济署 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 就以 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 400 万个家庭 罗斯福称 在救济工作中 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 的美国人打交道 对他们来说 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 大多数美 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至的东西付出一点什么 鉴于此 政府实行 以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