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201902030216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216557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4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201902030216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201902030216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201902030216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201902030216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201902030216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2019020302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正定县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201902030216(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正定县河北省正定县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 1010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文文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1616 道小题 道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 分 共共 4848 分 分 1 十六世纪末 伽利略创立了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的理想实验方法 将可靠的事实和理 论思维结合 起来 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 开启 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四种说法中 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 这说明 物体受的力越大 速度就越大 B 一个运动的物体 如果不再受力了

2、 它总会逐渐停下来 这说明 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 间不受力时的 自然状态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 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2 某运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0 6m s2 那么在任意 1s 内 A 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 0 6 倍 B 此物体任意 1 s 的初速度一定比前 1 s 末的速度大 0 6 m s C 此物体在每 1 s 内的速度变化为 0 6 m s D 此物体在任意 1 s 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0 6 m s 3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初速度大小是 v0 经过时间 t 速度减小到 零 则

3、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表达错误的是 A v0t at2 B v0t at2 C D at2 2 1 2 1 t v 2 0 2 1 4 一物体从 t 0 时刻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下落后 t0时刻到 t0 T 时刻的位移与 t0 T 时刻到 t0 2T 时刻的位移之比为 1 2 则 t0 T 等于 A 1 2 B 2 3 C 1 4 D 3 4 5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 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s 24t 1 5t2 m 当质点的速 度为零 则 t 为多少 A 1 5s B 8s C 16s D 24s 6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4、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垂直 D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7 下列关于合力和分力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若一个物体同时受到 3 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 则其中一个力就是另外两个力的合力 B 一个力只可能有两个分力 C 物体方在水平桌面上 则压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零 D 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簧弹力的大小只跟物体的形变量有关 形变量越大 弹力越大 B 由 k 可知 劲度系数 k 与弹力 F 成正比 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会受静摩擦力 D 汽车正常行驶时 地面对驱动轮产生静摩擦力 方向与汽车行

5、驶方向相同 9 如图所示 在 0 1 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质量为 20kg 在运动过程中 还受到一 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 10N 的拉力 F 的作用 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g 10N kg A 10N 向右 B 10N 向左 C 20N 向右 D 20N 向左 10 一质量为 10kg 的物体 受到大小分别为 2N 4N 5N 的作用 其合力最小为多少牛 A 3 N B 11N C 0 N D 无法确定 11 多选题 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像 由图像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t 1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1 5 m s2 B 物体 3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 5 m

6、 s C 物体 7 s 内的位移 12 m D 物体第 3 s 内位移 6 m 12 多选题 以 20m s 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制动 若该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从刹车开始 计时 前三秒内汽车的位移是 42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4m s2 B 第 3 秒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 8m s C 前 6 秒汽车的位移为 48m D 由 s aT2知 第一个 3s 内的位移和第二个 3s 内的位移差为 36m 13 多选题 以 v0 12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 突然刹车 刹车过程中汽车以 a 6m s2 的加速度继续前进 则刹车后 A 3 s 内的位移是 12 m B 3 s

7、内的位移是 9 m C 1 s 末速度的大小是 6 m s D 3 s 末速度的大小是 6 m s 14 多选题 传送机的皮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如图所示 将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皮带 传送机上 随皮带一起向下以加速度为 a a gsin 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 A 小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皮带向上 B 小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皮带向下 C 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 mgsin D 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零 15 多选题 下列四个图中都有两条图线 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 多选题 质量为

8、m 的木块 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的推力 F 作用下 沿水平地面做匀 速运动 如右图所示 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应 为 A mg B mg Fsin C mg Fsin D Fcos 二 实验题 二 实验题 共共 9 9 分 分 17 在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中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 在纸带上选择 0 1 2 3 4 5 的 6 个计数点 相邻两计数点之 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用刻度尺测得三个计数点 1 3 5 跟计数点 0 间的距离分别是 x1 1 10cm x2 5 10cm x3 11 50cm 请

9、回答下列问题 1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s 2 小车通过计数点 2 的瞬时速度 v2 m s 3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a m s2 三 简答题 三 简答题 本题共本题共 3 3 道小题道小题 第第 1 1 题题 1212 分分 第第 2 2 题题 1010 分分 第第 3 3 题题 1 10 0 分分 18 汽车以 10 m 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刹车后经 2 s 速度变为 6 m s 求 1 刹车后 2 s 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2 刹车后前进 9 m 所用的时间 3 刹车后 8 s 内前进的距离 19 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 当第 5 滴正欲滴下时

10、第 1 滴已刚好到达地面 而第 3 滴与第 2 滴分别位于高为 1m 的窗户的上 下沿 如图所示 问 1 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 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g 取 10m s2 20 如图所示 物体 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A 被三根细绳悬挂 物体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 其质量分别为 mA 2kg mB 5kg 细绳 OB 呈水平 细绳 OP 与竖直方向成 37 角 已知 sin37 0 6 cos37 0 8 求 1 物体 B 受到的摩擦力 2 若将 B 物体固定在桌面上 OA OB OP 细绳的位置保持不变 且三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 张力都是 50N 为了使细绳不断 则所挂的 A 物的最大质量

11、是多少 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1 D 考点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分析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多来自对自然地观察 往往忽略了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 而物体 的自然属性是运动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是物体的惯性 解答 解 A 亚里士多德的多数结论来自观察 用四匹马和两匹马拉车 车在运动的过程 中所受的摩擦力相同 两次都是匀速运动故F f 但四匹马的功率大于两匹马的功率 根据P Fv 可知 v 故认为物体受力越大 速度越大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 A 选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 点 故 A 错误 B 一个物体不受力就会逐渐停下来 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 而不是因为不受力 故 B 选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12、故 B 错误 C 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较重的下落的快 是因为重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相对于重 力来说小 其加速度就大 如果没有空气的阻力两物体应同时到达地面 故 C 选项是错误的 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故 C 错误 D 物体之所以运动 不是因为受力 而是由于惯性 故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 故 D 选项 是正确的 是伽利略的观点 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 故 D 正确 故选 D 2 C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 物体以 0 6m s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也可能做匀减速运 动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展开分析即可 解答 解 A

13、 0 6m s2的加速度说明物体在每 1s 的时间里速度变化是 0 6m s 而不是末速 度是初速度的 0 6 倍 故 A 错误 B 任意 1s 的初和前 1s 的末是同一时刻 故速度相同 故 B 错误 C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a 可知物体在每 1 s 内的速度变化是 0 6m s 故 C 正确 D 只知道加速度的大小 但不明确方向 故物体可能匀加速也可能匀减速 末速度可能比初 速度小 0 6m s 故 D 错误 故选 C 3 A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可以由平均速度求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s 也可以运用 位移公式求解 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求解

14、解答 解 A B 由题意 初速度为 v0 加速度大小为 a 时间为 t 加速度为 a 则匀减 速运动的位移为 s v0t at2 故 A 错误 B 正确 C 由题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已知初速度为 v0 末速度为 0 则平均速度为 所以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s t t 故 C 正确 D 此运动可看出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则 s at2 故 D 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 A 4 A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 h 列式表示出下落后 t0时刻到 t0 T 时刻的位移和 下落 t0 T 时刻到 t0 2T 时刻的位移即可求解 解答 解 下落后 t

15、0时刻到 t0 T 时刻的位移为 下落 t0 T 时刻到 t0 2T 时刻的位移为 而 由 解得 故选 A 5 B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x 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 再根据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 v v0 at 求出质点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 解答 解 根据 x 24t 1 5t2知 初速度 v0 24m s 加速度 a 3m s2 根据 速度时间公式 v v0 at 得 t 8s 故 B 正确 A C D 错误 故选 B 6 D 解 A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不正确 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故 A 错 误 B 摩擦力方向

16、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可以与物体的运动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 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 又如 正在加速行驶的车箱内壁贴着一个物体 此时受到的 静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故 B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D 7 D 考点 力的合成 分析 如果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就把这几个力叫做那一个力 的分力 而把那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不是重复受力 两个不共线的力合成时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解答 解 A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若一个物体同时受到 3 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 则其中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平衡 故 A 错误 B 一个力可能有两个分力 也可能有三个分力 故 B 错误 C 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则压力和支持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因 此不能合成 没有合力可言 故 C 错误 D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故合力可能大于 小于或等于 任意一个分力 故 D 正确 故选 D 8 D 解 A 根据胡克定律 F kx 知 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变量 x 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k 都有关 故 A 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