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856环境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14055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856环境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856环境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856环境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856环境微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一、名词解释1 简单染色法和复合染色法【答案】(1)简单染色法是指用一种染料染菌体的染色方法,目的是为了增加菌体与背景的反差,便于观察。(2)复合染色法是指用两种染料染色的染色方法,以区别不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或抗酸性染色反应,或将菌体和某一结构染成不同颜色,以便观察。2 原生动物【答案】原生动物是指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在动物学中被列为原生动物门。其形体微小,在入微生物范畴。3 外源反硝化【答案】外源反硝化是指利用外来碳源,以质的过程。在外源反硝化过程中,每利用碱度。4 厌氧消化【答案】厌氧消化

2、是指厌氧菌或兼性菌在厌氧的环境下将有机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甲烷发酵的消化池有多种,有单级低效消化池、单级高效消化池、两级(相)消化池。按反应器的工艺不同又分为和等。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有机物合成细胞物反硝化,消耗甲醇,产生新细胞和之间,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才可见,微生物学把它归二、简答题5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哪几种?有何异同点?【答案】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四种,其异同点如表1所示表1 膜的四种主要运输方式的比较6 若目镜不变,目镜测微尺也不变,只改变物镜,那么目镜测微尺每格所测量的测台上酵母的实际长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3、?【答案】不相同,原因如下:若目镜不变,目镜测微尺也不变,只改变物镜,那么目镜测微尺每格所测量的测台上酵母的实际长度不相同。由于物镜变化,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真正长度也发生变化,所以随物镜倍数放大,所测酵母细胞也放大,物镜缩小,所测酵母细胞也缩小。7 什么叫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哪些?运行状况良好情况下活性污泥有何特征?【答案】(1)活性污泥法的定义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活性污泥,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有菌胶团,酵

4、母菌,霉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某些微型后生动物(轮虫、线虫等)。(3)运行状况良好情况下活性污泥的特征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活性污泥具有很强的降解有机物能力;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8 何谓水体的富营养化?易发生富营养化的水体具有什么特征?富营养化的诱因和结果各是什么?【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水体富营养化是指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使上述水体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藻类过量生长,使淡水水体发生水华、海洋发生赤潮的现象。(2)易发生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水体中无机氮达到以上和总磷达到以上时,水体会发生富营养化。水体的特征表现在藻类及

5、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3)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水体富营养化的诱因是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中,使水体的氮磷营养过剩。(4)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淡水水体发生水华,海洋发生赤潮,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9 藻类有哪10个门?比较藻类光合作用和细菌光合作用。【答案】(1)藻类的分类根据藻类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的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将藻类分为10门,分别是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红藻门及褐藻门。(2)藻类光合作用和细菌光合作用的比较(见表1)表1藻类光合作用和细菌光合作用的比较-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