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16控制原理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07738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16控制原理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16控制原理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16控制原理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16控制原理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单选题1 已知系统【答案】C 2 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A. 超调IB. 稳态误差C. 调整时间D. 峰值时间【答案】A 3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A.k=10时,系统有一对正的共轭复根,单位阶跃响应振荡发散B.k=10时,系统有一对负的共轭复根,单位阶跃响应振荡衰减C.k=10时,系统有两个负的重实根,单位阶跃响应无超调D.k=10时,系统有两个负的重实根,单位阶跃响应有超调【答案】D【解析】当K=10时,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调。 4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斜率变化规律为( )A.B.C.D.【答案】D能控不能观,则系统( ) A. 能控能观 B. 能控不能观 C . 能观不能控 D . 不能控不能观 即系统由两个负的重实根,由于右边闭环零点-1的影响,单位阶跃响应有超?其中则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解析】系统为I 型系统,有一个惯性环节,一个微分环节,一个振荡环节。且由题可知其转折频率大小关系为:则特性曲线斜率变化为: 5 下面系统中属于线性系统的是( )。 A.1和2B.1C.2D. 都不是【答案】D【解析】系统(1)(2)均不满足线性系统叠加原理,都不是线性系统。 6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A.0.1B.10C.0.05D.0【答案】D【解析】由题

3、意可知 则系统在输入信号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 )。二、简答题7 什么是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案】反馈控制原理即按偏差控制的原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反馈通道引入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利用所得的偏差信号产生控制作用调节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但结构复杂。 8 系统校正方法通常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简单分析叙述之。【答案】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控制系统的校正可以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串联校正环节和原系统直接连接,其频率特性直接和原系

4、统的频率特性相加,串联校正对参数变化敏感、简单易用。反馈校正利用反馈校正装置包围待校正系统中极不利于系统性能的环节,形成局部反馈回路,在局部反馈回 路的开环幅值远大于1的条件下,局部反馈回路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忽略被包围的部分,从而 使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满足要求。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削弱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降低系统的时间常数,提高系统 的鲁棒性,抑止系统噪声。复合校正主要是为了减小误差,在反馈回路中加入前馈通路,前馈控制主要用于下列场合:干扰幅值大且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单纯反馈控制达不到要求时;主要干扰是可测不可控的变量;对象的控制通道 滞后大、反馈控制不及时,控制质量差时,可

5、采用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 9 在根轨迹校正法中,当系统的静态性能不足时,通常选择什么形式的串联校正网络?网络参数取值与校正效果之间有什么关系?工程应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答案】(1)校正装置的形式为实轴上,零极点非常靠近虚轴,且与受控对象的其他零极点相比可以构成一对偶极子。由于增加一对偶极子基本不改变系统的动态性能,但可以增大系统的开环增益,从而达到减小系统静态误差的目的。(2)零极点之比校正前开环増 益的的取值越大,系统开环增益增加幅度越大,因为校正后的开环增益是倍。 ,即滞后校正装置。零极点均在负(3)在工程实施时,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极点不能太靠近原点。三、分析计算题10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用Nyquist 判据求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要求画出奈奎斯特路径图及相应的映射);并用劳斯判据验证结果的正确性。【答案】系统的奈奎斯特路径图和奈奎斯特图如图(A )和(B )所示。 图 系统稳定时 一、单选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