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631古代汉语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0554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631古代汉语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631古代汉语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631古代汉语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631古代汉语基础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1 君若以德绥诸侯,誰敢不服? 【答案】绥:安抚。 2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答案】田:打猎,后来写作“畋” 3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答案】亟:屡次。 4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問楚有神充死己三幹歲矣。 【答案】顾:回头看。 5 愛其母,施及莊公。 【答案】施:,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 6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答案】时:伺,窥探。 7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呼? ” 【答案】丈夫:男子的通称。 8 食之,舍其半。 【答案】食:si ,给东西吃。 9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孟子滕

2、文公下) 【答案】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因为,由于。 二、名词解释10韵部 【答案】韵部是指押韵字的归类,包括韵腹和韵尾。是韵书的基础,无论何朝何代编纂韵书,都立有韵部,按韵归字。学家把古代韵文押韵的字分成类,每类称作一个韵部。例如,宋代吴棫把古韵分为9部,郑庠把古韵分为6部。后来也推广到先秦典籍中没有用来押韵的字上去,如段玉裁把古韵分为17部。清初古韵学兴盛,这个词也有人用来指切韵系统韵书的“韵”。如广韵有206韵,段玉裁说:“是书依陆氏法言二百六部之旧。”这里说的“部”就等于平常说的韵,“二百六部”就是206韵。和韵类相反,如果不区别声调也不区别介音,只要韵腹(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这

3、就是韵部。韵部比韵母和韵的概念更大。如:诗经豳风七月一文中,“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11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殷商时期人们崇尚占卜,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12词义的更替 【答案】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的一种词义演变现象。例如“脚,本义为小腿,变为指“足”后,就不再指小腿了。 13笺 【答案】笺是从汉人郑玄开始的古书注解的一种新形式。它主要是对

4、前人文意或注解补充、订正。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前人所作的注演变到汉代,出现了阅读障碍,不能理解,所以就出现对注作简单注解的笺。如现今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就是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14六书 【答案】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系统理论,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例如:(1)象形:木、日。(2)指事:本、末。(3)形声:徒、芳。(4)会意:森、相。(5)转注:“考”“老”相授。(6)假借:锯类

5、工具“我”假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我”。 15读为 【答案】读为是古书注解中的一种标识通假字的术语。它和“读曰”一样,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如:诗经卫风虻:“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泮”是假借字,“畔”是本字。 三、填空题16“三禮”是指_、_、_三部書。【答案】周礼; 仪礼; 礼记【解析】仪礼、周礼、礼记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体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宋儒亦多疑之。惟刘歆、郑玄信为周公致太平之书,但亦有谓为刘歆伪造者。清方苞周官义己开其端,近人康有为为新学伪经考,则亦言为歆伪造

6、无疑也。 17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的专门解释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是_。【答案】经传释词【解析】经传释词是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出版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的顺序排列的。这本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的材料,分析排比,作出了许多精彩的结论,纠正了前人的失误。但是在虚词的通常用法上,却谈得很少。 18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其方法是_。【答案】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起来就是被切字的读音【解析】反切法是中古代汉语中的注音方法,相较于直音法,它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缺陷,如若不认识反切字就起不到注音效果。 四、综合题19認真閱讀下列古文及注釋文字,然俊做相應題目。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為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封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