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0479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单选题1 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 )A. 人才思想B. 教学思想C. 师道思想D. “性三品”思想【答案】C 2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人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 )。A. 学校教育能够

2、提高人的智商B. 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当完善C. 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D. 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长短【答案】A 3 “玉小琢,小成器; 人小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A. 学记B. 大学C. 论语D. 师说【答案】A 4 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 )原则。A. 启发诱导B. 教亦多术C. 教学相长D. 有教无类【答案】A 5 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正惩罚D. 负惩罚【答案】B【解析】此题是对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考查。根据斯金纳的观点,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

3、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正惩罚与负惩罚的目的都是降低反应发生的概论,但正惩罚是通过呈现消极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惩罚则是通过中止积极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认真完成作业”是希望提高发生概率的行为,而“避免父母的斥责”则是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 6 在古希腊罗马教育中,雅典教育与斯马达教育,古罗马教育的主要区别是( )A. 重视军事教育B. 重视女子教育C. 倡导身心和谐发展教育D. 加强国家对教育【答案】C 7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

4、陷是( )。A. 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B. 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C. 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D. 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这一原理注意到了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却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如性别,种族,年龄等。此外,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第一,经济增长是受多因素变量制约的,教育只是众多因素之一。第二,教育与

5、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教育增长与经济增长并不总成正比。第三,教育、教育产品难以进行严格而准确的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摊,难以计算它的即时“利润”。第四,人力资本理论着重从经济角度衡量和研究教育,容易冲击、忽视教育的主体价值。 8 “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 )A. 商代B. 夏代C 西周D. 东周【答案】C 9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A. 南京市B. 北京市C. 洛阳市D. 成都市【答案】D 10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A. 教育管理制度B. 国民教育制度C. 义务教育制度D. 学校教育制度【答案】D【解析】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6、,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和教育的管理系统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因此,答案选D 1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A. 认知发现理论B. 认知接受理论C. 认知目的理论D. 认知建构理论【答案】B【解析】此题是对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考查。有意义接受理论也称为认知接受理论,它高度重视原有认知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认为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是影响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则应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认知的组织框架,“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一、单选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