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118机电学科基础综合之机械设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04699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黑龙江大学118机电学科基础综合之机械设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黑龙江大学118机电学科基础综合之机械设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黑龙江大学118机电学科基础综合之机械设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黑龙江大学118机电学科基础综合之机械设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简答题1 简述设计滑动轴承油孔、油沟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答案】滑动轴承的进油孔、油沟应开设在非承载区轴瓦内表面;油沟与端面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过多端泄。2 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最大传动比和带的根数?【答案】带传动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防止带上的弯曲应力过大;限制最大传动比是因为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包角就越小,影响带的传动能力;限制带的根数是为了避免带工作时各根带的受力不均匀。3 在一个不太方便经常添加润滑油的机械传动系统中,其中的滑动轴承材料一般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答案】在润滑不太方便的机

2、械传动系统中,滑动轴承的材料一般选用非金属材料。因为非金属材料的具有低的摩擦因数,而且自润滑性能好。4 请说明验算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p 值值的目的。【答案】p 值为轴承承载面平均压强,p 值过大时将对材料表面强度构成威胁,加速轴承的磨损。限制p 值是为了保证轴承的承载面不被压坏,进而防止轴承发生过度磨损。 值为滑动轴承的摩擦功耗,用限制,高,以免发生胶合失效。5 选择联轴器应考虑哪些问题?【答案】选择联轴器类型时,应考虑:(1)所需传递转矩的大小和性质,对缓冲、减振功能的要求以及是否可能发生共振等。 (2)由制造和装配误差、轴受载和热膨胀变形以及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等引起两轴轴线的相对位移程度。

3、(3)许用的外形尺寸和安装方法,为了便于装配、调整和保证维修所必需的操作空间。对于大型的联轴器,应能在轴不需作轴向移动的条件下实现装拆。此外,还应考虑工作环境、使用寿命、润滑、密封和经济性等条件,再参考各类联轴器的特性,选择一种适用的联轴器类型。6 斜齿圆住齿轮传动中螺旋角,太小或太大会怎样,应怎样取值?【答案】螺旋角太小,没发挥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相对的优越性,即传动第 2 页,共 45 页值的方法可以控制轴承的温升,避免轴承温度过平稳和承载能力强。螺旋角越大,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越高。但值太大,会引起轴向力太大,增大了轴和轴承的载荷,故值选取要适当。通常要求在范围内选取

4、。二、分析计算题7 已知一减速器某直齿齿轮采用单个圆头普通平键与轴连接,装齿轮处轴径d=70mm,需要传递的转矩键的长度90mm ,宽度20mm ,高度12mm ,齿轮、键、轴的材料都为锻钢,其许用挤压应力为ll0MPa 。(1)按挤压应力校核键连接的强度;(2)如果强度不足,在不改变键结构尺寸、材料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验证。 【答案】(1)本题为单圆头平键,键的工作长度为 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为 此时的挤压应力为 因此,该键不满足挤压强度要求。 (2)改用双键,周向相隔此时的挤压应力为 因此,改用双键后满足挤压强度要求。8 如图1所示为由电动机驱动的普通蜗杆传动。已知:模数蜗轮输

5、出转矩搅油损耗的效率(2)计算诸力的大小;(3)计算该传动的啮合效率及总效率;(4)该传动装置5年功率损耗的费用(工业用电每度暂按0.5元计算)。 提示:当量摩擦角试求:蜗杆材料为45钢,表面淬火,硬度为50HRC ,蜗轮材料为铸铜ZCuSnlOPbl ,金属模铸造,传动润滑良好,每日双班制工作,一对轴承的效率(1)在图上标出蜗杆的转向、蜗轮轮齿的旋向及作用于蜗杆、蜗轮上诸力的方向;布置。双键的工作长度为 第 3 页,共 45 页 图1【答案】(1)蜗杆的转向、蜗轮轮齿的旋向及作用于蜗杆、蜗轮上诸力的方向均示于图2中。(2)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及总效率。 蜗杆直径系数为 蜗杆导程角为 传动的啮合效率为 蜗杆传动的总效率为 (3)蜗杆和蜗轮啮合点上的各力。 由已知条件可求得 因系蜗轮轴输出转矩,因此,蜗轮转矩T 2和蜗杆转矩T 1分别为 啮合点上各作用力的大小为 (4)该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该蜗杆传动的输出功率为 该蜗杆传动的输入功率为 该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为第 4 页,共 45 页 一、简答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