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04643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一、单选题1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A. 描述性定义B. 纲领性定义C. 解释性定义D. 规定性定义【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定义的方法。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教育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是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也就是说,不管其他人是如何定义某个词的,我就是这么定义的,并且我将始终在我定义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

2、词。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谢弗勒有关定义方式的区分为我们研究纷繁复杂的教育定义提供了一个逻辑的视角,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 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A. 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B. 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C. 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D.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答案】D【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力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汰为,创造性思维具

3、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征。因此,答案选D 。 3 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A. 武功之学B. 生产劳动教育C. 礼乐教育D. 书术教育【答案】A 4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 礼、乐、射、辞、书、数B. 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C. 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 礼、乐、射、御、书、数【答案】D 5 指出民生日用的知识都是世人应当学习研究的是( )A. 龚自珍B. 林则徐C. 魏源D. 冯桂芬【答案】A 6 学记中的“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指的是( )A. 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B. 主要学习

4、内容和次要学习内容的关系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D.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答案】A 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英国工党政府将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组建成新型中学。这种中学是( )。A. 完全中学B. 统一中学C. 综合中学D. 文实中学【答案】C【解析】战后英国主要的中等教育机构类型是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种形式构成,各种中学的差别反映了教育的不平等性,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争论。1965年工党执政期间,决定在保留文法中学和公学的前提下把其余中学全部改造成综合中学,以体现教育机会均等,保证中下层子女也能进入像文法中学这样质量高、设备优越的学校学习。 8

5、 “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A. “苏湖教法”B. “三舍法”C. “积分法”D. “六等黑出陆法”【答案】B 9 癸卯学制是以( )学制为蓝本制定的。A. 日本B. 美国C. 德国D. 英国【答案】A 10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A. 个体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文化本位论D. 生活本位论【答案】A【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11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正惩罚D. 负惩罚【答案】B【解析】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负强化主要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一、单选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