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833材料科学基础(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200977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833材料科学基础(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833材料科学基础(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833材料科学基础(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湘潭大学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833材料科学基础(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名词解释1 相图【答案】金属及其他工程材料的性能决定于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金属等材料的组织又由基本的相所组成。由一个相所组成的组织叫单相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组成的叫两相或多相组织。相图就是用来表示材料相的状态和温度及成分关系的综合图形,其所表示的相的状态是平衡状态。 2 非均匀形核【答案】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与液相中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与均匀形核相比,它需要的形核功和过冷度都较小。 3 晶体【答案】晶体是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周期性排列组成的固体。 4 位错【答案】位错是指晶体

2、中的一维缺陷或线状缺陷。 5 晶面族【答案】晶面族是对称关系(原子排列和分布,面间距)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等同晶面,用hkl表示。 二、简答题6 何为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简述晶粒生长与二次再结晶的区别,并根据晶粒的极限尺寸讨论晶粒生长的过程。【答案】晶粒生长是无应变的材料在热处理时,平均晶粒尺寸在不改变其分布的情况下,连续增大的过程。在坯体内晶粒尺寸均匀地生长,晶粒生长时气孔都维持在晶界上或晶界交汇处。二次再结晶是少数巨大晶粒在细晶消耗时的一种异常长大过程,是个别晶粒的异常生长。二次再结晶时气孔被包裹到晶粒内部。二次再结晶还与原料粒径有关。造成二次再结晶的原因:原料粒径不均匀,烧结温度

3、偏高,烧结速率太快。晶粒生长过程略。 防止二次再结晶的方法: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控制原料粒径的均匀性,引入烧结添加剂。7 扩散第一定律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对于浓度梯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能否应用用扩散第一定律?【答案】扩散第一定律应用条件为稳态扩散,即质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非稳态扩散情况下通常也可应用扩散第一定律,但必须进行修正使之大致符合直线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8 请分析影响回复和再结晶的因素各有哪些,以及影响因素的异同,并请分析其原因。【答案】分析如表所示。影响回复和再结晶的因素及其原因 9 请绘出面心立方点阵晶胞,并在晶胞中绘出(110)晶面;再以(110)晶面平行于纸面,绘出(110

4、)晶面原子剖面图,并在其上标出001、【答案】如图所示。晶向。 图 10典型面心立方(fcc )金属的配位数和致密度是多少?并指出其间隙类型及一个晶胞中间隙的数目。写出fcc 晶胞中原子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并说明其密排面与密排六方(hcp )结构金属的密排面排列有何不同。【答案】(1)fcc :配位数12,致密度0.74,八面体间隙4个,四面体间隙8个;密排面111,密排方向。(2)密排面排列ABCABC ,而密排六方为ABAB 。 11如何改善钢的初性?【答案】主要措施有:尽量减少钢中第二相的数量;提高基体组织的塑性;提高组织的均匀性;细化晶粒;加入Ni 可以降低冷脆转折温度;防止溶质原子沿

5、晶界分布与第二相沿晶界析出。 12非均匀形核的过冷度通常比均匀形核要小,试分析原因。【答案】均匀形核的主要阻力是晶核的表面能;而对于非均匀形核,当晶核依附于液态金属中存在的固相质点表面上形核时,就可能使表面能降低,形核功较小,从而使形核可以在较小的过冷度下进行。 13画一个斜方晶胞指数。【答案】如图所示。. 并标注出坐标原点和三个基矢(a 、b 、c ),然后在晶胞中画出(210)晶面和一个与(210)晶面等同(同一晶面族)的晶面,并标出它的晶面 图 14什么是织构(或择优取向)?形成加工织构(或形变织构)的基本原因是什么?【答案】金属在冷加工以后,各晶粒的位向间就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一种位向

6、分布就称为择优取向,即织构。形成加工织构的根本原因是在加工过程中每个晶粒都沿一定的滑移面滑移,并按一定的规律转动,使滑移方向趋向于主应变方向或使滑移面趋向于压缩面。因此当形变量足够大时,大量晶粒的滑移方向或滑移面都将与拉伸方向或压缩面平行,从而形成形变织构。15解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的过程及特点。【答案】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各自特点如下:(1)回复过程的特征回复过程组织不发生变化,仍保持变形状态伸长的晶粒。回复过程使变形引起的宏观一类应力全部消除,微观二类应力大部分消除。回复过程中一般力学性能变化不大,硬度、强度仅稍有降低,塑性稍有提高,某些物理性能有较大变化,电阻率显著降低,密度增大。变形储能在回复阶段部分释放。(2)再结晶过程的特征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