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199733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355建筑学基础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民居采用了木构抬梁的住宅构筑类型?( )A. 壮族干阑式住宅B. 新疆阿以旺C. 福建客家土楼D. 北京四合院【答案】D【解析】A 项,壮族干阑采用穿斗式住宅构筑类型。B 项,新疆阿以旺为生土做法。C 项,福建土楼采用穿斗、版筑法土木混合建筑类型,土楼在建筑局部、单层祠堂等采用抬梁做法。D 项,北京四合院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的住宅构筑类型。 2 下列哪项规律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形态?( )。A. 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发展B. 先发展东海岸的城市再逐步发展中西部城市C. 发展的重点是内地沿江河

2、的城市D. 海上交通使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中心【答案】C【解析】在古代城市的交通方式中水运是快捷廉价的最佳选择。古代内地沿江河的城市具备发展的优越条件,交通便利同时水源丰富。 3 佛光寺东大殿采用了( )平面形式。A. 分心斗底槽B. 金厢斗底槽C. 单槽D. 双槽【答案】B【解析】佛光寺东大殿建在低矮的砖台基上,平面柱网由内、外二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箱斗底槽”。营造法式将格网平面布局分为:分心斗底槽,如河北蓟县独乐寺和大佛寺的山门;双槽,如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金厢斗底槽,如观音阁、佛光寺和应县木塔;单槽,如金代山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和山西晋祠圣母殿。

3、其中以“金厢斗底槽”为最高等级。 4 下列哪项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描述不确切?( )。A. 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B. 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C. 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D. 强调天圆地方【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 5 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他主持建造的阖闾城是哪国的国都?( )A. 吴国B. 淹国C. 赵国D. 鲁国【答案】A【解析】战国时代,伍子胥提出“相土尝

4、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并主持规划建造了吴国国都阖闾城。他充分考虑了江南水乡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 6 “中国营造学社”是中国近代调查研究古建筑的学术团体,其创办人是( )。A. 梁思成B. 刘敦桢C. 朱启钤D. 杨廷宝【答案】C【解析】1925年,朱启钤与陶湘、孟锡钰倡议成立“营造学会”,他私人出资,以他在北京的寓所为学社社址,旨在研究建筑文献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1930年2月,“营造学会”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发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7 园冶一书的作者是( )。A. 李渔B. 计成C. 张涟D. 戈裕良【答案】B【解析】B 项,计成,明末清

5、初江南苏州一带造园匠人,字无否,著作为中国古代最为系统的园林著作园冶一书,又称园牧视其为园艺教科书的日本国将其翻译为夺天工,至清末重新被国人发现,复又引入中国。A 项,李渔为计成同一时期戏剧艺术家,尤擅叠石,活跃于明江南和北京地区,著有含有家具、起居内容的戏剧理论著作闲情偶寄(又称一家言等,其人又称李笠翁);C 项,张涟,中国明末清初造园艺术家。擅长叠山。字(或号)南垣。松江华亭人,后迁嘉兴,又称嘉兴人;D 项,戈裕良,出生于武进县城(今常州市)东门,字立三。家境清寒,年少时即帮人造园叠山。“奇石胸中百万堆,时时出手见心裁”。这是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对戈裕良的称誉。 8 旋子彩画根据用金多少、图

6、案内容及颜色层次可分为( )。A.5种B.7种C.11种D.8种【答案】B【解析】根据用金多少、图案内容和颜色的层次,旋子彩画又可分为7种: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 9 我国古代在建城选址上的首要原则是( )。A. 具备“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观模式B. 具备交通优势C. 具备良好的防卫性D. 具备方便的用水及防涝条件【答案】D【解析】古人在建城选址时,历代都重视解决水源问题,因为城市用水对于一个几十万至100万以上人口的都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关于城市的排水问题,历代实践和记载也体现其建设的重要性。如清世袭承揽沟渠疏浚的董姓承包商“沟董”,即绘有北京内城沟渠图。 10“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是战国时期列国都城普遍采用的布局模式。其中“郭”的意思是( )。A. 城墙B. 护城河C. 内城D. 外城【答案】D一、选择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