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古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191889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古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古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古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古代汉语(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名词解释1 三平调【答案】三平调是指诗句中句尾连用三个平声字的现象,又称“连三平”、“三平式”或“三平脚”。三平调是古诗的典型,尤其是在平韵诗里,三平调最多。近体诗平仄协和要求严格,三平调在近体诗中是写格律诗的大忌,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但在古体诗中,三平调却频频出现,以示与格律诗相区别。例如杜甫的岁晏行中的诗句:“莫徭射雁鸣桑弓、汝休枉杀南飞鸿、割慈忍爱还租庸、好恶不合长相蒙、此曲哀怨何时终”,最末三个字都是平声字,这就是三平调。2 直音【答案】直音是指用同音字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即直音法。直音法是古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注音方法之一,

2、如:郯,音谈。(经典释文左传僖公四年注) 3 连及【答案】连及是指一种特殊的表意修辞手法,即说甲事物的特征时顺带将乙事物也连及入内。它是古人在行文时为凑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又称“连文”、“连言”、“连语”、“连类而及”,连类而及之辞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由连类而及造成的复音词都是偏义复词。 4 章句【答案】章句是串讲句子意思和分析篇章大意的一种体式。它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章句

3、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样可使读者从总体和义理上去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5 观其辟丸也 【答案】躲避。后来写作“避” 6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答案】饁:,送饭。7 辭曰:“責車收,以何市而反? ”【答案】(1)责:债务,债款。“债”古字,后写作债。(2)市:买。 8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答案】(1)其:语气词,加强反问。(2)再:第二次。 9 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 【答案】揭:高举。 10願無伐善,無施勞。【答案】伐:夸耀。 三、简答题11请说明通假的两种形式,并举例。【答案】通假字一般

4、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1)同音通假同音通假的特点是本字和借字古音完全相同。例如“固以怪之矣”中的“以”同“已”是同音通假。(2)音近通假音近通假是指古书上用音同音近的字来替代本字的现象,这种替代具有一定的常用性。例如,是音近通假。 “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 四、分析题12分析下列虚词的含义、作用、用法。(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3)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游者少。 (5)子其勉也,吾不复见子矣。 (6)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1)于: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之:代

5、词。等于说“我”。(3)或:无定代词,指代人。可以译为“有人”。(4)以:连词,连接两个形容词。可译为“并且”。(5)矣:句首语气词。(6)微:假如没有。 13请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l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2)君子远庖厨也。(3)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答案】(1)君:名词用作动词。行君道。(2)远:使远。(3)“鼻大可小”的“小”和“小不可大也”的“大”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变小”、“使变大”。(4)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5)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