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189234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综合题1 在区分服务DiffServ 中的每跳行为PHB 是什么意思?EFPHB 和AFPHB 有何区别?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样的通信量?【答案】DiffServ 定义了在转发分组时体现服务水平的每跳行为PHB (Per-Hop Behavior)。所谓“行为”指在转发分组时路由器对分组是怎样处理的。“每跳”是强调这里所说的行为只涉及到本路由器转发的这一跳的行为,而下一个路由器再怎样处理则与本路由器的处理无关。EFPHB 即迅速转发PHB (Expedited Forwarding PHB ), EF 指明离开一个路由器的通信量的

2、数据率必须等于或大于某一数值。因此,EFPHB 用来构造通过DS 域的一个低丢失率、低时延、低时延抖动、确保带宽的端到端服务。EFPHB 可理想地用于实时应用,如视频、VOIP 或网络游戏等。AFPHB 即确保转发PHB , AF 用DSCP 的比特0?2将通信量划分(Assured Forwarding PHB)为四个等级,并给每一种等级提供最低数量的带宽和缓存空间。对于其中的每一个等级再用DSCP 的比特3?5划分出三个“丢弃优先级”,当发生网络拥塞时,对于每一个等级的AF , 路由器将按照“丢弃优先级”分别丢弃分组。AFPHB 适用于需要速率保证,但不需要延迟或抖动限制的流量。2 试说明

3、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答案】伪首部并不是运输层数据报的真正首部,只是在计算检验和是临时添加在报文前面,得到一个临时的UDP 用户数据报。检验和就是按照这个临时的UDP 用户数据报来计算的。伪首部既不向下传送也不向上递交,而仅仅是为了计算检验和。TCP/IP协议中包含伪首部的作用是为了计算运输层数据报校验和。 3 用TCP 传送512字节的数据,设窗口为100字节,而TCP 报文段每次也是传送100字节的数据,再设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起始序号分别选为100和200。试画出传输的工作示意图,从连接建立阶段到连接释放阶段都要画上。【答案】传输的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 传输的工作示意图 4 什么是服

4、务质量QoS? 为什么说“因特网根本没有服务质量可言”?【答案】服务质量QoS 是服务性能的总效果,此效果决定了一个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因特网的网络本身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它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务,所以根本没有服务质量可言。 5 设TCP 的ssthresh 的初始值为8(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了超时,TCP 使用慢开始和拥塞避免。试分别求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各拥塞窗口大小。你能说明拥塞窗口每一次变化的原因吗?【答案】拥塞窗口大小依次为1、2、4、8、9、10、11、12、1、2、4、6、7、8、9。如图所示。1、2、4、8执行的是慢开始算法,所以是

5、按着指数规律递增,当拥塞窗口是8时,达到了ssthresh 初始值,所以开始执行拥塞避免“加法增大”,当拥塞窗口达到12时,开始执行“乘法减小”采取慢开始的算法。当传输次数达到11次的时候,拥塞窗口达到了新的ssthresh 值6, 所以又开始执行“加法增大”。图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情况 6 PPP 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接收到的PPP 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 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答案】零比特填充法是当进行扫描的时候,每遇到5个连续的1,即插入一

6、个0; 读取的时候,每扫描到5个连续的1,即删除后面接着的一个0。因此,经过填充的比特串为:000111011111-11111-110,(加上下划线的0是填充的)经过删除的比特串为:(连字符表示删除了0)。 7 结合隐蔽站问题和暴露站问题说明RTS 帧和CTS 帧的作用。RTS/CTS是强制使用还是选择使用?请说明理由。【答案】如图所示,当A 和C 都检测不到无线信号时,以为是空的,向B 发送数据,结果B 同时收到A 和C 发送的数据,发生碰撞,这就是隐蔽站问题。使用RTS 与CTS 帧后,B 处在A 的传输范围,可以收到A 发送的RTS 。当请求允许后,B 将会向其余站点发送CTS 。当C 收到B 的CTS 后,在A 和B 通信的时间内就不能发送数据,保证了A 和B 的正常通信。当站B 向A 发送数据,而C 又想和D 通信时,由于C 检测到了媒体上有信号,于是不能向D 发送数据。这就是暴露站问题。使用RTS 和CTS 帧后,在A 和B 通信的时间内,C 能收到B 的RTS ,但是收不到A 的CTS ,所以C 可以发送自己的数据给D 而不会干扰。可以看到通过使用RTS 和CTS 较好的解决了隐蔽站和暴露站的问题。 图 隐蔽站问题和暴露站问题RTS/CTS是选择使用的。因为当数据帧本身长度很短时,使用RTS/CTS反而会降低效率。一、综合题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