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21185462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目录 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一). 2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7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三). 12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四). 172016年天津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808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五). 22一、简答题1 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

2、、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答案】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可用图来描述。第一种情况:在图(a )中,AD 是总需求曲线,AS s 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AD 和短期总供给曲线AS s 的交点E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此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当总需求增加,如(a )中,AD 向右移动到AD ,短期总供给曲线AS s 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 的交点E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此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或过热)状态。 图 萧条、高涨和滞胀状态的说明第三种情况:总需求不变,仍为A

3、D ,而短期总供给曲线AS s 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下资等提高)向左移动到AS s ,如图(b )所示,总需求曲线AD 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 S 的交点E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P ,这个产量低十原来的产量,但价格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此种情况表不经济处十滞胀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状态。 2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答案】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

4、品。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3 以下三种方式中,哪种方式对总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 哪种方式最小?(1)政府增加数量为X 的开支(2)政府削

5、减数量为X 的税收(3)政府增加数量为X 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X 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请说明你的理由。【答案】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政策(2)和(3)哪个最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0.5的大小比较。分析如下:(1)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X 的开支,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其中表示边际消费倾向。(2)如果政府减少数量为X 的税收,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其中表示边际消费倾向。(3)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X 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X 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定量税和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出增加数量等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即产出增加X 。边际消费倾向为大于0小于1的数值,因此,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当0.5时,时政策(2)效果最小; 当=0.5时,此时政策(3)效果最小; 当考研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