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五篇)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21171382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五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有几个十就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有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2知道个位、十位、百位数位的排列顺序。3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读、写。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学情分析】本节是100以内数的认识的一部分,它是在掌握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计数单位“一”与“十”并且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而且在上学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读、写,这节课要撑握比2

2、0大的100以内其它数的读写方法,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数位名称和数位的排列顺序。【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100以内数的读、写一、预习导学明目标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老师要和大家做个猜数游戏,你们愿意吗?猜猜我是谁?(课件出示)(1)我是由8个十,3个一组成的,我是( )(2)10个十就是我,我是( )(3)我是59后面的相邻数,我是( )(4)我的个位是5,十位是1,我是 ( )师:同学们今天还有两位好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让我们看看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小棒和计数器)2.复习个位、十位在计数上的位置,结合“11”、“20”这两个数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3、1师:上学期我们借助小棒、计数器学习了20以内的数读、写,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2出示课题:读数、写数活动2【活动】互助探究研新知二、互助探究研新知1出示例3主题图,引入新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课件出示纽扣图),它们有黄色、蓝色和粉色三种颜色。你能数出每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6页,用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吧,小组内的同学比一比谁数得又准又快。学生汇报每种颜色的纽扣数量师板书:(在汇报的过程中师要让学生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优化数数的方法)黄色纽扣:四十粒蓝色纽扣:二十七粒粉色纽扣:三十三粒2新知探究师:刚才在数纽扣的过程

4、中,得到了“四十、二十七、三十三”这三个数。这些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读?怎样写呢?以前我们能用小棒和计数器上表示20以内的数。现在你能用小棒、计数器来表示这些数吗?摆一摆,拨一拨(1)教学“四十”的读法、写法。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表示出“四十”,然后在计数器上拨出“四十”,并和你的学习伙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又是怎样拨的。学生汇报,师课件演示,为什么有4捆小棒就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4颗珠子?教学“四十”的写法:师:我们能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四十”,那这个数该怎样写呢?生汇报,师板书。十位上写“4”,在个位写“0”。提问:十位上的“4”表示什么意思,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

5、0”可不可以不写?教学“四十”的读法: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0”不读,所以读作“四十”。师:现在老师手里5捆小棒,提问:这是几个十?这些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在十位拨5颗珠子)这个数又该怎样写?(50,十位上写“5”,个位上没有用“0”占位)又该怎样读这个数呢?(五十)小结整十数的读写方法:像“四十”和“五十”这样的数都是整十数,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颗珠子。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几,再在个位上写0。读数时,有几个十,就读几十。(3)教学“二十七”的读、写。“二十七”这个数又该怎样用小棒表示呢?教师随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小棒图。学生在

6、计数器上表示出“二十七”。教学“二十七”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写“7”,表示7个一。教学“二十七”的读法: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4)教学“三十三”的读写。学生说“三十三”怎样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师课件演示教学“三十三”的写法。生汇报。提问:十位上有3颗珠子,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也有3颗珠子,在个位上也写“3”那这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学“三十三”的读法。小结100以内非整十数的写法,像“27”和“33”这样的非整十数,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读数时,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3.认识“百位”和“100

7、”的读写。(1)师:刚才我们能准确地数出了每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了,这些纽扣一共有多少粒?你能很快地数出来吗?生汇报师生共同数纽扣一行有十粒,十个十个地数,有10个十,就是1个百,所以就有一百粒纽扣。师板书。(共一百粒)(2)提问:用小棒怎样表示“一百”呢?生汇报,师课件演示。(3)认识百位课件出示只有十位和个位的计数器,提问:在这个计数器上能表示出“一百”吗?(不能,因为没有百位)那百位应该放在计数器的那个位置呢?引导学生学说出百位在十位的左边。(课件演示)(4)理解数位顺序,对着数位表,同桌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师

8、讲解:十位是比个位高的数位,百位是比十位高的数位,在计数器或数位表上,从右起越往左边数位越高。(5)“一百”在计数上表示方法。(6)教学“一百”的读、写。4、总结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不论读数或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活动3【测试】达标检测三、达标检测1、看图写数、读数。2、连一连6856个位是9十位是76个十和8个一5个十和6个一4510079十位是4,个位是510个十3按要求写数(教材39页7题)活动4【练习】感受生活中的数100以内的数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这些数。(课件出示)像这样的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课下认真观察,你会有更多的发现。活动

9、5【作业】小调查1.本班有同学()人。2.教室里有()张桌子,()把椅子。3.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4.我国有()个民族。数数 数的组成教案(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当

10、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情境创设,初步感知(一)情境创设:在绿绿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课件呈现)1.数羊:课件一只只的呈现,让学生数出120只之后,一起将百羊图呈现出来。2.估羊:估计一下,这里来了多少只羊?(1)先让学生估计,大概多少只,并说出自己的估的结果;(2)老师在课件上圈出10只,再让学生估,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估的。3.验证:老师在课件上10只10只地圈,学生10个10个的数。一直数到100。【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认识100,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二)点明课题

11、: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来学习数数与数的组成。(板书)(三)认识比较:谁来说一说:我们把100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吗?【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后,进一步体会100比以前学过的20多得多,培养学生的数感。】活动2【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在操作中体会:1.数一数,摆一摆:要求学生一边数数,一边一根一根地拿出小棒。(1)数到21根时停下来。当学生手里拿着一大把小棒时,老师提出要求:谁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知道你手里有多少根小棒呢?引导学生用10(也就是成捆的小棒)来帮忙,因为我们以前学过10个一是十;将20摆成两捆加一根。

12、(2)提问:21是由几捆加几根?也就是说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数一数,捆一捆:(1)接着21继续往下数,一根一根的边拿边数,当数到29时,让学生停下来,问:下一个数是多少?现在桌上一共有两捆小棒加几根了?如果我们再加一根小棒,是不能又能捆成一捆了?(2)动手将十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看看:一共有三捆,也是就三个十,即30。(3)用同样的方法来完成:39、49、59、69、79、89后面分别是多少。每满十根,就让学生捆成一捆,并让学生说一说:那个整十数是由几个十组成的。(4)数到99时,再次停下来。问:99添上一是多少?那100根小棒一共有几捆呢?(5)十个十个地数,也就是一捆一捆地数

13、,10个十是一百。再将十捆小棒捆成一大捆。反过来强调:一百里面有几个十。【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借助小棒,学会手口一致地数数,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的认识,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从整体上感受100的大小。】(二)在活动中内化:1.数小棒:师生一起从五十七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2.数泡泡:数一数小猪吹了多少个泡泡。(1)讨论:有什么好方法能够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数清所有的泡泡呢?小组讨论后,再请各组代表发言,说说每组的方法。(2)让学生自己独立数。(3)学生汇报数的方法: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14、4)师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数泡泡时,我们最好都应将数过的泡泡做上记号。如果是10个10个地数,我们就将泡泡10个10个的圈起来。这样就不会有遗漏,也不会有重复了。【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活动,再次将难点突破,感受“十”的作用,同时丰富学生数数的方法与经验。】(三)理解整十数的组成:1.猜一猜:课件呈现70根杂乱摆放的小棒,让学生猜:哪位同学能一眼看出是多少根小棒?2.想一想:如果想一眼就看出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我们得请谁来帮忙?引导学生请出“十”来帮忙。课件演示:将杂乱摆放的70根小棒,每10根捆成一捆,刚好可以捆成7捆。3.说一说:这样,我们就可以说:70是由7个十组成的。那30呢?40呢?90呢

15、?4.小结:如果我们将70一个一个地数,我们要数多少次?也就是70里面有多少个一?但如果我们将70十个十个地数,我们只要数7次,也就是70里面有多少个十?【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的组成,突出计数单位“十”。】(四)理解非整十数的组成:1.猜一猜:课件先出现4捆小棒,再出现6根。让学生说出这是多少?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4捆表示4个十,6根表示6个一,合在一起组成了46。2.说一说:46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呢?引导学生说出:46是由4个十与6个一组成的。3.摆一摆:(1)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64根呢?它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提醒学生不要与46弄混淆了。(2)请你摆一摆: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35根。那35又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设计意图:借助小棒与动态的演示,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会用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