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60827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上、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I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为了减弱噪声,公共场所不能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描述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小明走在上学的路上,以下列哪个物体做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边的树B天空中飞的鸟 C他背的书包D他身边经过的汽车 3有关物态变化,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4有关光现象,下列现象与原理对应正确的是A手影游戏光的反射B镜花水月光的折射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D海市

2、蜃楼光的折射5小明开启了支付宝刷脸支付功能,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像B脸越靠近摄像头,所成的像就越小 C光经过摄像头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D“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6生活中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保鲜。这是因为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7小明站在岸上看水里的鱼,关于他看到的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比鱼的实际位置低的像 B是鱼的虚像C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D是光

3、的反射形成的8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将蜡烛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也跟着向下移动第8题图C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适当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放到44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承接到放大的像 9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A质量增大,密度增大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质量增大,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增大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A、B、C、D为图象上的四个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 BAD第10题图CBCDAC第部分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

4、每空1分,共12分) 11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发出的超声波是靠_传播的,倒车雷达的应用说明了声能传递_。12小明在浴室洗澡时,看见连接热水器的两根水管中的一根外面有水滴,另一根却没有,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外面有水滴的是_(选填“冷”或“热”)水管,水管上的水滴是浴室内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第13题图13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a点。若在虚线框内放入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是_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 第15题图14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它距水面3m时,该“倒影”距它_m。如果它向湖面俯冲下来,则像的大小将_。15如图所示,

5、小明用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此时他看到的是_(选填“虚”或“实”)像,如果他想让看到的字更大一些,应该将放大镜适当_(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16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1: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_。把甲物体切去一半后,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三、计算题(17题4分,18题6分, 共10分)17小明的家距学校2km,他使用共享单车上学,若他骑行共享单车的速度约为 5m/s。求他上学所用的时间。18有一节油车,装了10m3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油的质量,从中取出20cm3油,称得质量是16g。求这节油车所装油的质量。四、综合题(共28分)第19题图19(

6、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中器材M应选择_来完成实验。(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2)小明竖直放好点燃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20(4分)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表1时间/min01234567温度/9193959799999999 第20题图(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2)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_(选填“前”或“时”)出现的情景。(3)小明把

7、实验数据记录在表1中,由此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如果他将烧杯从石棉网上取下,移离酒精灯,烧杯内的水将_(选填“继续”或“不再”)沸腾。21(7分)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第21题图(1)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保持与镜面_,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选填“光滑”或“粗糙”)。(2)他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测得入射角EON为50,测得反射角NOF也为50,由此他就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他做法的不妥之处是_。(3)为了探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

8、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多次实验均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再把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前折,也观察到同样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4)在实验中,让光逆着第一次实验时的反射光线方向射向镜面,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2(4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他应该选用_(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来完成实验。第22题图(2)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

9、小明将试管清空,在试管中装入另一种液体,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这说明水的沸点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23(6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甲 乙 丙第23题图(1)他规范操作,记录数据,绘制出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他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在图甲中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应向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3)在图丙中画出烛焰上A点发出的两

10、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24(5分)小明测量一个塑料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第24题图(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塑料块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塑料块的质量为_g。(3)因塑料块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塑料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图丙所示的顺序,测出了塑料块的体积,则塑料块的密度是_kg/m3。(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 “偏小”)八年

11、级质量监测物理试题答案 1.B 2.C 3.A 4.D 5.D 6.D 7.B 8.C 9.A 10.B11. 空气 信息 12.冷 液化 13.凸 会聚 14.6 不变 15.虚 远离 16. 6:1 1:3 17.解:2km2000m 1 vst 1 tsv 12000m5m/s400s 118. 解:m1V1 116g20cm30.8g/cm3 1 0.8103kg/m3 1 mV 1m2V2 1 0.8103kg/m310m38103kg3 1注:计算题用其他方法解题的可以酌情给分。19.(1)玻璃板 (2)不能 20.(1)94 (2)前 (3)99 不再第21题图丁21.(1)垂直 粗糙 (2)未多次实验 (3)下部 在 (4)如图22.(1)碎冰 (2)不变 晶体 (3)高 23.(1)10 (2)左 缩小 照相机 (3)如图24.(1)零刻线 右 (2)18.4 (3)0.92103 偏小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