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 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5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978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版 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5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专版 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5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专版 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5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专版 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5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专版 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5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版 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版 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5(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 默写、填空。(1)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2)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4)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中通外直(周敦颐爱莲说)(6)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7)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_,_。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 下列句

2、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时隔10年他再次来到滨州,望着眼前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禁觉得耳目一新。B. 花这点时间去参观那么大的野生动物园,看到的当然只是凤毛麟角而不是全部。C. 今年以来,钢材等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对本来利润率就不高的电子信息企业造成较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家电行业。D. 他写的这篇文章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又如行云流水,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了。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B.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C. 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

3、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D. 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4. 阅读下边文字,在文段中的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茫茫星空,寥廓而深su_,它以它的神奇mi_力,召唤栖_身于地球的人类,让他们满怀炽_热的情感,世世代代燃烧着奔向它的渴望。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嫦娥一号”的升空,中国人以凛然之姿,向茫茫星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四、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5. 综合性学习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122题。【材料一】有一回我

4、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材料三】每天出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材料四】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

5、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车行母亲)(1)以上四则材料,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_。(2)根据【材料三】或【材料四】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母爱是_,_;母爱是_,_。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6. 名著阅读。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2)“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与其相关的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6、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7.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2)请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8.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_,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

7、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先达德隆望尊_,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_,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_,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汉朝人。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大姓:大户人家。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佣作

8、:做工辛勤劳作。资:借。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下面斜体的字。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礼愈至_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主人怪问衡_(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A门人弟子填其其其室或遇其其叱咄B弗之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邻舍有烛而不逮以书映光而读之D衡乃穿壁引其光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4)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甲文:_乙文:_(5)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9. 2

9、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根本性转折,从畏惧自然对征服自然,在付出沉重代价后,人类才终于懂得了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地球臭氧层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科学家们研究发现,20世纪,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6摄氏度,而21世纪将加快上升。此外,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些危机,比如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而利用太阳能发电预计到2030年也只达到世界电子供应的10%。 在此背景下,摈弃

10、20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那么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经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诚然,“发展是硬道理”,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诚然“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但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要有一个“绿色大拇指”。最近召开的2010中国低碳经济

11、论坛,研究和展望了中国及全球低碳声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分享了国际低碳产业专家及企业家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相信如果我们有光明的未来,遥远的子孙在说说“”时,一定会把高效率应对这场环境危机的制度誉为最好的社会制度,会把引领人类从“大道多歧”中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尊为真正具备雄才大略的历史英雄。(根据有关资料综合编写而成)(1)阅读文章第二小节,概括人类面临的危机。(2)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3)文章最后一小节中“绿色大拇指”一词是什么意思。(4)某机构想就“低碳经济与生活”为话题作一个问卷调查,请你根据文章对“低碳”的解释,帮助完成下面这个问题的设计。您愿

12、意用哪些行为支持低碳生活行动1、使用节能电器、环保车辆。2、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3、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4、 _ 5、 _ 6、其他10.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我们一样爱他们张春风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对不起!

13、”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

14、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