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962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安阳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安阳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安阳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安阳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 古诗文默写。(1)浩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2)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_,_。(4)古人常借四季景物表情达意。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的诗句,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郦道元在三峡中,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诗句,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特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诗句,表现了深秋傍晚典型特点;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的诗句,比喻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

2、中屡屡受挫,仕途艰难。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偏僻/癖好诧异/叱咤风云精粹/鞠躬尽瘁B. 虐待/戏谑惊骇/言简意赅笨拙/相形见绌C. 着急/着落鲜美/鲜为人知应和/随声附和D. 积累/连累救济/人才济济憎恶/深恶痛绝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陨落闭门羹忍俊不禁按步就班B. 干瘪催化剂谈笑风声恪尽职守C. 踌躇里程碑中流砥柱暗然失色D. 馈赠鸿门宴略胜一筹吹毛求疵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 根据语境及表达要求,回答问题。周日你到郊区游玩,阳光宜人,景色优美。但是午后开始下大雨,第二天

3、你的朋友问你:“昨天玩得开心吗?”你会怎么回答?(1)悲观情绪:_;(2)乐观情绪:_。四、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5.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调查表上网时间、年龄上网目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屏、触网”聊天交友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学习、写日记博客所占比例82.9%70.4%61%29.1%49.8%40%58.3%【材料二】今年春节,在外地工作的崔先生回安阳老家过年的时候,一家子难得吃顿团圆饭,但年轻人只顾一个劲低头玩手机。崔先生的爷爷一怒之下摔了盘子,本来温馨的时光却尴尬地收场了。崔先生家里发生

4、的这个事儿,引起网友的讨论。(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2)为材料二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6. 如图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题标志,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7. 名著阅读。(1)读朝花夕拾,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下面两位先生:他们分别是_和藤野先生。“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2)金圣叹评鲁达:“鲁达自然是上上人

5、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租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请结合水浒传中的一个相关情节,简要分析鲁达的“精细”。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8.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茏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诗的画面。(2)作者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中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典故,用意是什么?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

6、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日:“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日:“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日:“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

7、未尝一遇。”-(节选自王充论衡逢遇篇)【注】:仕数(shu)不遏:屡次求官都没有得到君主赏识。奈何:为什么。文德:文才。武节:指兵法武功。(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B策而临之/把酒临风(岳阳楼记)C是马也/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老主亡/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2)把【甲】文中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甲】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4)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别概括“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与“周人”可悲

8、结局的自身原因。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10.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奇迹 18岁那年,他因为行凶伤人,被判了6年。从他入狱那天起,就没人来看过他。母亲守寡,舍辛茹苦地养大他,想不到他刚刚高中毕业,就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母亲伤透了心。他理解母亲,母亲有理由恨他。 入狱那年冬天,他收到了一件毛线衣,毛线衣的下角绣着一朵梅花,梅花上别着窄窄的纸条:好好改造,妈指望着你养老呢。这张纸条,让一向坚强的他泪流满面。这是母亲亲手织的毛线衣,一针一线,都是那么熟悉。母亲曾对他说,一个人要像寒冬的腊梅,越是困苦,越要开出娇艳的花朵来。以后的四年里,母亲仍旧没来看过他,但每年冬天,她都寄来毛线

9、衣,还有那张纸条。为了早一天出去,他努力改造,争取减刑。就在第五个年头,他被提前释放了。 背着一个简单的包裹,里面是他所有的财物-五件毛线衣,他回到了家。家门挂着大锁,大锁已经生锈了。他感到疑惑,母亲去哪儿了?转身找到邻居,邻居告诉他,母亲“走”了。他的头上像响起一个炸雷,不可能!冬天他还收到了她的毛线衣,看到了她留下的纸条。 邻居摇头,带他到祖坟。邻居说因为他行凶伤人,母亲借了债替伤者治疗。他进监狱后,母亲便搬到离家两百多里的爆竹厂做工,常年不回来。那几件毛线衣,母亲怕他担心,总是托人带回家,由邻居转寄。就在去年春节,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爆竹,死了好多人。其中,就有他的母亲。邻居说着,叹了口气,

10、说自己家里还有一件毛线农呢,预备今年冬天给他寄出去。 在母亲的坟前,他捶胸顿足,痛哭不已。第二天,他把老屋卖掉,背着装了六件毛线衣的包裹远走他乡。一晃四年过去了,他在城市开一家小饭馆。不久,娶了一个朴实的女孩做妻子。 小饭馆的生意很好,夫妻两个人忙得像陀螺。不久,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人来到他门前。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划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几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目丑陋。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让他突然想起了母亲。 人很讲信用,每次应他要求运来的蔬菜果然都是新鲜的。于是,每天早晨六点钟,满满一三轮车的菜准时送到他的饭馆门前。他偶

11、尔也请老人吃碗面,老人吃得很慢,很享受的样子。他心里酸酸的,对老人说,她每天都可以在这儿吃碗面。老人笑了。他看着她,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母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两年又过去了,他的饭馆成了酒楼,还买了房子。可为他送菜的,依旧是那个老人。 又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天,他在门前等了很久,却一直等不到老人。他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无奈,只好让工人去买菜,可这车菜远远比不上老人送的菜。老人送来的菜全经过精心挑选,几乎没有干叶子,棵棵都清爽。 只是,从那天后,老人再未出现。春节就要到了,他包着饺子,突然对妻子说想给老人送去一碗,妻子点头。煮了饺子,他拎着,反复打听一个跛脚的送菜老人,终于在离他酒楼两个街道的

12、胡同里,打听到她了。他敲了半天门,无人应答。门虚掩着,他顺手推开。昏暗狭小的屋子里,老人在床上躺着,骨瘦如柴。老人看到他,诧异地睁大眼,想坐起来,却无能为力。他把饺子放到床边,问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他坐下来,打量这间小屋子,突然,墙上的几张照片让他吃惊地张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妈妈的合影!他5岁时,10岁时,17岁时墙角,一只用旧布包着的包袱,包袱皮上,绣着一朵梅花。他转过头,呆呆地看着老人,问她是谁。老人怔怔地,突然脱口而出:儿啊。他彻底惊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哑巴?为他送了两年菜的老人,竟是自己的母亲?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

13、了一起。不知哭了多久,他先抬起头,哽咽着说看到了母亲的坟,以为她去世了,所以才离开家。母亲擦擦眼泪,说是她让邻居这么做的。她做工的爆竹厂发生爆炸,她侥幸活下来,却毁了容,瘸了腿。看看自己的模样,想想儿子进过监狱,家里又穷,以后他一定连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不拖累他,她想出了这个主意,说自己去世,让他远走他乡,在异地生根,娶妻生子。得知他离开了家乡,她回到村子,辗转打听,才知道他来到了这个城市。她以捡破烂为生,寻找他四年,终于在这家小饭馆里找到他。她欣喜若狂,看着儿子忙碌,她又感到心痛。为了每天见到儿子,帮他减轻负担,她开始替他买菜,一买就是两年。可现在,她的腿脚不利索,下不了床了,所以,再不能为他

14、送菜。他眼眶里含着热泪,没等母亲说完,背起母亲拎起包袱就走。走了没二十分钟,就将母亲背回家里。母亲在他的新居里住了三天。三天后,她安然去世。医生看着悲恸欲绝的他,轻声说,“她的骨癌看上去得有十多年了。能活到现在,几乎是个奇迹。所以,你不用太伤。了。”他呆呆地抬起头,母亲,居然患了骨癌?打开那个包袱,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崭新的毛线衣,有婴儿的,有妻子的,有自己的,每一件上都绣着一朵鲜红的梅花。包袱最下面,是一张诊断书:骨癌。时间,是他入狱后的第二年。他的手颤抖着,心里像插了把刀,一剜一剜地痛(1)文章中这位身患骨癌的母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2)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划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几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目丑陋。(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了一起。(4)儿子或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5)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奇迹没有绣着梅花的毛线衣好。你觉得呢?为什么?11.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孤独与幸福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