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955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赤峰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赤峰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赤峰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 根据提示默写。(选作2题) 们读过的论语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是: _ 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极写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句子: _ , _ 。 诗经关雎里有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_ , _ 。 曹操在观沧海中运用夸张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的两句诗是: _ ; _ 。 家在哪里?韩愈在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崔颢在黄鹤楼中则说: _ , _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来表现国家局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_ , _

2、。2. 默写课文(题必做;题选做其一。要求写清题目和作者) 默写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默写欧阳修醉翁亭记“若非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 默写曹操龟虽寿全篇 默写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3.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牟取 _ 缄默 _ 狩猎 _ 媲美 _ 杳无消息 _ 。4. 根据拼音写汉字。 怅wng _ qi意 _ 浮想联pin _ 鞭t _ 言简意gi _ 。5. 在下面句子的词(或短语)下边画横线,在横线下用文字标明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写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尽管于勒叔

3、叔一直没有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予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

4、,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斯是陋室_ 无案牍之劳形_ 商好与贤己者处_ 与善人居_ (2)翻译下列句子。 孔子云:何陋之有?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甲】文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_ 。 【乙】文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_ ”和“ _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5、”。 (4)【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文“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在这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41.0分)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

6、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这条胡同

7、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8、 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

9、多少呢。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3年第1期)(1)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 (2)阅读下列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 一 线 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 动 人 心 魄地飘垂着。”句中“一线雪”和“动人心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 咀 嚼 黄 昏吧。”句中“咀嚼黄昏”怎么理解? (3)有人这样评价本文:对于“时光”“生命”这样永恒的话题,作者没有从宏观世界去寻找大素材,而是从微观世界中捕捉小细节来加以表现。请结合文章,举例分析。 (4)文章结尾的画线

10、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具有致命危险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的地中海研究称,随着近几十年海洋温度不断上升,海洋内越来越频繁地形成大团大团的像黏液状的物质,而且出现这种物质的区域更广,持续时间更长。 这个季节的温暖天气使海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导致有机物更易结合在一起,形成泡状物。在长达124英里(200公里)的海域,这种黏液物质在夏季自然形成,经常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如果气温更高,黏液物质甚至在冬季也会形成,而且会持续好几个月。 据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海洋学系主任

11、罗伯托达诺瓦罗(RobertoDanovaro)表示,迄今为止,这种浅棕色“黏液”一般被视为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它形成的粘性胶状膜可堵塞渔网,粘在游泳的人的身上,发出一股怪味 达诺瓦罗表示,这项最新研究在地中海黏液物质里发现了大量细菌和病毒,其中包括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大肠杆菌。 这些病原体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有研究报告指出,那些别无选择,只能游过黏液团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最易遭受这种物质携带的病菌侵袭,甚至可能夺出大型鱼类的性命。达诺瓦罗表示,这种有毒黏液团还能困住海洋生物,封住它们的腮,使它们窒息而亡。最大的黏液团能沉入海底,它就如同一条巨大的地毯,使海底生物窒息。同

12、时,黏液团释放病原体会对公众健康构成致使威胁。在这种黏液团里游泳的人,可能会染上皮炎等皮肤病。 黏液物体始于“海雪”,“海雪”主要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 其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例如小虾和桡脚类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雪(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不断聚拢其他微小物质,慢慢增大形成黏液物质。 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而且在这一地区很常见。海洋的相对平静和海水较浅,导致近海水体相对来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为黏液形成提供了理想环境。 最近的研究发现,黏液团不只是地中海地区的一大安全隐患,从北海到澳大利亚,这种物质可能遍及所有海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气温升

13、高造成的。达诺瓦罗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一些措施,地球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我们继续否认科学证据,这就是我们将面临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目前还不清楚导致这种黏液团形成的其他原因。例如,谁也不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科学家们说:“我们找到答案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 (1)请根据文章至段文章,简述“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的形成的过程。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这 些 病 原 体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 其 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 (3)文章列举172

14、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选择其中一个,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 黏液物体是由“海雪”组成,“海雪”是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的。 为了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我们只有搞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这个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难得淡定 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