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865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版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专版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专版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专版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专版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版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版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滨州市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 默写。 (1) _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长风破浪会有时, _ 。(李白行路难(其一) (3) _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 _ ,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在过零丁洋一诗中,最能体现文天祥民族气节和为国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_ , _ 。 (7)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 _ , 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2.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鬈(qun)发 溺(n)爱 文绉 绉(zhu)深 恶()痛疾B. 招 徕(li) 睥(b)睨脂粉 奁(lin) 颔(hn)首低眉C. 禁 锢(g) 咫(zh)尺 戈壁滩(g) 长 吁(x)短叹D. 媲(p)美 庇(b)护犯忌 讳(wi) 众目睽 睽(ku)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宽恕畸形振耳欲聋油光可鉴B. 迁徙羞愧前赴后继逍遥法外C. 吞噬尴尬莫衷一是相形见拙D. 碗蜒譬喻觥筹交错合辙押韵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 引 经 据 典,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 汉语具有 抑

3、 扬 顿 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C. 斯文赫定坐着船 饶 有 兴 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D. 暑假即将到来,孩子们憧憬着享受 天 伦 之 乐时的样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避免节假日期间道路交通不拥堵,县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B. 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C.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D. 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6.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

4、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之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A. B. C. D.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B. 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C.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

5、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D. 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8.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B. 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是日本科幻小说作家科幻小说的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预见和想像C. 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与朱元思书中的“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马说中的“说”、岳阳楼记中的“记”,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D. 民俗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它是

6、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汪曾祺的云南的歌会和沈从文的端午的鸭蛋等文章,我们了解了祖国丰富的民俗文化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的是早春时节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景色B. 春节、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C. “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垂髫”指童年D. 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即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三、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0. 名著阅读。 【甲】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

7、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乙】据说,把雕像交由 他做的行政长官比尔索德里尼为表示自己的品味高雅而对雕像提出了一些批评:他认为鼻子太厚了。 他便拿起一把剪刀和一点大理石粉爬上脚手架,一面轻轻地晃动着剪刀,一面把大理石粉一点点撒落,但他绝不碰那鼻子,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然后,他转身对着行政长官说道:“现在,您请看。”索德

8、里尼回答说:“现在,它让我喜欢多了。您把它改动得颇有生气了。” 于是, 他走下脚手架,偷偷地笑了。 (1)以上两个文段选自文学名著 _ ,作者是 _ 。 (2)【甲】文中的加点的“我”指的是 _ ,【乙】文中加点的“他”指的是 _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1. 古诗词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 A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友人乐天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 B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闻笛赋”表达

9、了诗人对故友的悼念,“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C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表达了诗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 (2)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历来为人们所称赞。试从诗句蕴含哲理的角度阐述你的理解。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2. 文言文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10、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荚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的石渠记 【注释】渴(h):一条溪水的名字,指袁家渴。纡(y)馀:曲折

11、伸延。箭:小竹。庥(xi):同“休”,休息。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佁 然不动 _ 其岸势 犬 牙差互 _ 民 桥其上 _ 其长 可十许步 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 A有泉幽幽然/然卒入于渴B其鸣乍大乍细/其真无马邪C以其境过清/属予作文以记之D皆若空游无所依/睨若无穷(3)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荚箭,可列坐而庥焉。 (4)【甲】文中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7.0分)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新能源时代 今天,我们

12、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石油等传统石化燃料濒临枯竭,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多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民众对核能恐惧和不安不过,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拯救人类于危机的“大救星”,让我们对未来拥有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许多国家的政府把新能源的开发置于战略高度,通过立法规定了新能源的概念和范畴,并给予大力支持。如今,拥有几十台风力发电机或十几万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大型发电设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急剧增加。同时,新能源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使人类减少了对天气的依赖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家庭或整个地区所需的全部能源都能通过新能源来供应。 让我们畅想一下未来:假如我们生活中所需的大部分能源都来自可再生能源,那

13、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可再生能源究竟拥有怎样的“真正实力”?请加入我们的队伍一起来探寻吧! 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一路驱车东行,在90多分钟的行程中,放眼望去,一排排巨大的风车擎天而立,迎风飞转,连绵不断,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这就是风电场(大型风力发电站)今天,人类对自然能源寄托了前所未有的期待,而这些绵延无尽的风车就是人类希望的源泉。 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并导致石油价格在10月份出现暴涨。风电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20世纪80年代,风电场首先出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欧洲的丹麦。90年代,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德国和西班牙开始大力

14、发展风力发电。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和推广风力发电。2013年,上述五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接近全球总装机容量的70%。 太阳能和风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两大能源,应用非常广泛。 2011年全球风力发电量共计4340亿千瓦时,相当于太阳能总发电量的7倍 左 右 ,足以满足 大 约 1.4亿人的用电需求。在风速及设备配置等的最佳条件下,风力发电的成本可降为每千瓦时0.25元人民币左右,非常接近于火力发电的成本。 现在,丹麦洛兰岛(人口约6.5万人)的风力发电量已经超过了全岛居民的用电总量,实现了100%的自给自足,成为了一个“100%自然能源岛屿”。曾经我们幻想过,要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风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主要动力就好了。今天,梦想变成了现实: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地方。 放眼全球,10万千瓦级的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并不少见。美国、中国、印度和德国的发电站包揽了前十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