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专版 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41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784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专版 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4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专版 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4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专版 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4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专版 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4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专版 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4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专版 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专版 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4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1. 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A. 资产阶级专政B. 工人阶级专政C. 工农民主专政D. 人民民主专政2.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B. 新中国的成立C. 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3.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土地改革结束4. 中共八大分析的当时的主要矛盾是()A. 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社会制度

2、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5.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使新中国()A. 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B. 重返联合国C. 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D. 第一次作为五大国在国际上亮相6.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 造反派掀起夺取党和各级政府领导权的狂暴行动B. 红卫兵组织迅猛发展C. 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D. 中共中央制定通过“五一六”通知7. 人民公社的特点的“一大二公”的含义是()A. 一大是大家都支持,二公是公开又透明B. 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

3、程度高C. 一大是大人都参加,二公是公共场所D. 一大是指人民公社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二公是一切为公8. 我国开始组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是在年。()A. 1964B. 1965C. 1966D. 19679.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重要会议是()A. 第23届联合国大会B. 第24届联合国大会C. 第25届联合国大会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10. 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在()A. 1972年B. 1978年C. 1979年D. 1980年11. 全面彻底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会议是()A. 中共八大B. 中

4、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D. 中共十三大12.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形式()A. 互助合作制B. 各级形式的责任制C. 个人联产承包责任制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由谁提出来的()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江泽民14.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A. 经济特区的设置B. 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展开C.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15.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主要是指()A. 一个国家,两种政府B.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 一个民族,两个国家D. 一个国家,两种法律16.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我国改革开

5、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的会议是()A. 党的十四大B. 党的十二大C. 党的十五大D. 党的十三大17. 我们之所以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是因为()a它造成了国家的内乱b它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停滞c使民主法制被践踏d摧残了科教文事业e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A. abcB. bcdC. abceD. abcde18.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的标志是()A.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B. 抗日战争的胜利C. 新中国的成立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19. 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 1980年B. 1982年C. 1986年D. 1990年20. 中共八大确定的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

6、发展()A. 社会关系B. 教育事业C. 社会生产力D. 国防科技21. 2004年9月的一天,某村委会换届,一位镇党委书记要到该村()A. 任命村委会成员B. 领导村委会选举C. 指导村委会选举D. 担任村委会主任22. 江姐、华子良、双枪老太婆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出自()A. 青春之歌B. 红旗谱C. 创业史D. 红岩23. 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这都是为了纪念()A. 虎门销烟B. 中国禁烟运动C. 鸦片战争D. 林则徐24. 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A. 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B. 作为反复辟

7、运动来说的C. 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D. 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25. 面对个别国家的代表的误解甚至是攻击,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的方针。()A. 和平共处B. 求同存异C. 民族独立D. 社会主义革命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26. 新中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战火中降生,她承载着全世界四分之一人类的百年期待,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是她给所有中国人的承诺。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她采取了哪些措施呢?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

8、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三:4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阿旺晋美等5人为全权代表赴京谈判。5月23日,签署协议,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写出这一事件中的两个英雄人物。(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这部法律文件颁布于哪一事件中?其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中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4)通过分析以上这些文字资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7. 阅读材料,回答问

9、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如图所示 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 材料三: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根据材料一,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

10、实施了什么规划?其基本任务是什么?请例举出这一规划取得的两个主要成就。材料二中,由A到B有哪两个主要原因?由B到C变化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中可以汲取什么深刻教训?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故选:D。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知道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

11、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答案】C【解析】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故选:C。本题考查土地改革影响。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3.【答案】C【解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进行的三

12、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C。本题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为依托,考查三大改造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共八大的背景、内容以及意义。4.【答案】C【解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

13、化,中共八大分析的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八大的相关史实。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但中共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八大的相关史实。5.【答案】A【解析】195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

14、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人民联合作战,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6.【答案】D【解析】“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中共中央制定通过“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它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即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故选:D。本题以“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为依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7.【答案】B【解析】1958年,我国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特点的“一大二公”,其含义是一大是规模大,二公是公有化程度高。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的特点。人民公社的特点的“一大二公”。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学们的分析和准确理解能力。8.【答案】C【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