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769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3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0 页 七年级 下 期末数学试卷 七年级 下 期末数学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共 30 0 分 1 实数的值在 3 A 0 与 1 之间B 1 与 2 之间C 2 与 3 之间D 3 与 4 之间 2 点 2 3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 B C D 4 3 2 1 2 0 1 3 3 以下调查中 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A 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 B 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C 调查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D 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 4 如图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1 2 A B

2、C D 5 以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 a 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 3 5 3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6 如图 直线 AB CD CE 平分 ACD 交 AB 于点 E 若 BEC 140 则 1 的度数 为 A B C D 20 30 40 60 7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20 页 A B 4 2 2 2 2 C D 2 3 3 3 1 2 3 3 2 8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 孙子算经 中有一道题 今有木 不知长短 引绳度之 余 绳四尺五 屈绳量之 不足一尺 问木长几何 大致意思是 用一根绳子去量 一根木条 绳子剩余 4 5 尺 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 木条剩余

3、 1 尺 问木条长多少 尺 设绳子长 x 尺 木条长 y 尺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 B C D 4 5 1 2 1 4 5 1 2 1 4 5 1 2 1 4 5 1 2 1 9 我们把对非负实数 x 四舍五入 精确到个位的取值记为 x 例如 2 3 2 2 5 3 即非负实数 x 精确到个位后为整数 3 可记为 x 3 则 2 5 x 3 5 若 4x 3 5 则 x 的值为 A 1B 2C 3D 4 10 如图 AB CD 点 P P1 P2 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之间 P 40 P2 130 若 PAP1 PAP2 PCP1 PCP2 则 1 3 1 3 P1的度数为 A B C D

4、 60 65 70 80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共 18 0 分 11 计算 2 3 2 3 8 12 若 是关于 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 mx 2y 4 的解 则 m 的值为 2 1 13 如图 已知直线 AB CD 相交于点 O EO AB 垂足为 O 若 EOC 32 则 AOD 度数为 14 某校来自甲 乙 丙 丁四个社区的学生人数分布如图 若 来自甲社区的学生有 120 人 则该校学生总数为 人 15 如图 AB CD DBC 2 ABC BCD 的平分线 CE 交 BD 于 E 连接 AE 若 BDC 6 BAE 则 AEC 的度数为 第 3 页 共 20 页 16 在平

5、面直角坐标系中 对于任意三点 A B C 的 矩面积 给出如下定义 水 平底 a 指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 铅垂高 h 指任意两点纵坐标差的最大 值 则 矩面积 S ah 例如 三点坐标分别为 A 1 1 B 2 5 C 3 1 则 水平底 a 4 铅垂高 h 6 矩面积 S ah 24 已知点 A 1 3 B 2 1 C m 0 的 矩面积 不超过 18 则 m 的取值范围 是 三 计算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共 18 0 分 17 解方程组 1 10 2 6 2 2 3 8 3 2 1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饮用水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更多的居 民选择购买家用净水器

6、一商家抓住商机 从生产厂家购进了 A B 两种型号家用 净水器 已知购进 2 台 A 型号家用净水器比 1 台 B 型号家用净水器多用 200 元 购进 3 台 A 型号净水器和 2 台 B 型号家用净水器共用 6600 元 1 求 A B 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每台进价各为多少元 2 该商家用不超过 26400 元共购进 A B 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 20 台 再将购进 的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分别加价 50 后出售 若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全部售出后毛 利润不低于 12000 元 求商家购进 A B 两种型号家用净水器各多少台 注 毛 利润 售价 进价 第 4 页 共 20 页 四 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7、 小题 共 54 0 分 19 解不等式 组 并在数轴上表示它的解集 1 2 1 x 3 2 2 3 9 2 5 3 2 20 如图 已知 AD BC 于 D 点 E 为 AC 上一点 EF BC 于 F 点 G 为 AB 上一点 连接 DG 若 1 3 求证 DG AC 证明 AD BC EF BC ADC EFC 90 垂直的定义 1 1 3 已知 等式的性质 DG AC 21 学校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跳绳情况 从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査了 50 名学生进行 1 分钟跳绳测试 并对测试结果统计后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统计图表 请根据图表中的 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组别次数频数 人 百分比 160 x 90

8、50 10 290 x 12016b 3120 x 150180 36 4150 x 180ac 第 5 页 共 20 页 5180 x 21010 02 合计501 1 直接写出 a b c 2 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 若该校七年级共有学生 400 人 请你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跳绳次数在 90 x 150 范围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2 如图 三角形 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A 4 3 B 3 1 C 1 2 三 角形 ABC 内任意一点 M m n 1 点 M 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为 M1 m 2 n 1 将三角形 ABC 作同样的平移 得到三角形 A1B1C1 请画出三角形 A1B1C1

9、并分别写出 A1 B1 C1三点的坐标 2 若三角形 PQR 是三角形 ABC 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 点 A 的对应点为 P 点 B 的对应点为 Q 点 C 的对应点为 R 三角形 PQR 的面积为 直接写出结果 观察变换前后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 若点 M 经过这种变换后的对应为 N 则点 N 的坐标为 用含 m n 的式子表示 第 6 页 共 20 页 23 如图 四边形 ABCD 中 AB CD B D 点 E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 连接 AE 1 如图 1 求证 AD BC 2 若 DAE 和 DCE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F 连接 AC 如图 2 若 BAE 70 求 F 的度数 如

10、图 3 若 BAC DAE AGC 2 CAE 则 CAE 的度数为 直接写出 结果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0 a B 5 b 且 a b 满足 3a 2b 14 2 6 0 平移线段 AB 至 CD 其中 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 C D CD 交 y 轴于点 E 1 a b 直接写出结果 2 若点 C 的坐标为 2 m 三角形 DOE 的面积为 求点 D 的坐标 24 5 第 7 页 共 20 页 3 若点 P 射线 OD 不与 D 重合 上一动点 CDF 与 PAB 的平分线相交于 点 Q 试探究 DPA 与 AQ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 8 页 共 20 页 答案和解析答

11、案和解析 1 答案 B 解析 解 1 实数的值在 1 与 2 之间 故选 B 直接利用无理数最接近的有理数进而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 正确得出接近的有理数是解题关键 2 答案 D 解析 解 点 2 3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2 3 3 即 1 3 故选 D 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后可得到对应点坐标 就是横坐标减 3 据此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 正确理解平移前后坐标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 答案 A 解析 解 A 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适合全面调查 B 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适合抽样调查 C 调查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适合抽样调查 D 调查鞋厂检测

12、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适合抽样调查 故选 A 适合普查 全面调查 的方式一般有以下特点 范围较小 容易掌控 不 具有破坏性 可操作性较强 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适用的条件 一般来说 对于具有破坏性 的调查 无法进行普查 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 应选择抽样调查 对于精 确度要求高的调查 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4 答案 B 解析 解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 x 2 表示在同一数轴为 故选 B 根据不等式组确定出解集 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出来 向右画 向左画 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 如果数轴的 第 9 页 共 20

13、 页 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 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 组的解集 有几个就要几个 在表示解集时 要用实心圆点表示 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5 答案 D 解析 解 解方程组 可得 所以坐标的点 a b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 故选D 先求出方程组的解 从而求出 A 点的坐标 再判断 A 点在第几象限就容易了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此题难度不大 计算时认真审题 弄 清题意是关键 6 答案 C 解析 解 AEC BEC 180 BEC 140 AEC 40 AB CD AEC DCE 40 CE 平分 ACD 1 DCE 40 故选 C 根据邻补角可得 AEC BEC

14、180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可得 AEC ECD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 可得 1 DCE 从而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的运用 解决问题的关键 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7 答案 D 解析 解 A 原式 2 所以 A选项错误 B 原式 2 2 所以 B选项错误 C 原式 所以 C选项错误 D 原式 所以 D选项正确 故选 D 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对A B进行判断 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C进行判断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对D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二次根式相加减 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 第 10 页 共 20 页 二次根式 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合并方法为

15、系数相加减 根式不变 8 答案 A 解析 解 设绳子长x 尺 木条长y 尺 依题意有 故选 A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 绳长 木长 4 5 木长 绳长 1 据此列方程组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 列出 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9 答案 B 解析 解 由题意得 解不等式 得 x 解不等式 得 x 则 x x 2 故选 B 根据新定义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 解之求得x的范围 再根据定义求解可得 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熟知 同大取大 同小取小 大小小大中间 找 大大小小找不到 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答案 C 解析 解 P 40 P2 130 PAC

16、 PCA 140 P2AC P2CA 50 PAP2 PCP2 140 50 90 又 PAP1 PAP2 PCP1 PCP2 PAP1 PCP1 30 P1AP2 P1CP2 90 30 60 第 11 页 共 20 页 P1AC P1CA 60 50 110 P1的度数为70 故选 C 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即可得到 PAP2 PCP2 140 50 90 依据 PAP1 PAP2 PCP1 PCP2 可得 PAP1 PCP1 30 再根据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 即可得出 P1的度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题时注意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11 答案 3 22 解析 解 3 2 故答案为 3 2 根据绝对值 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的定义直接得出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 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的定义 比较简单 12 答案 3 解析 解 把代入方程 mx 2y 4 中得 2m 2 4 解得 m 3 故答案为 3 把 x 与 y 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 m 的值 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 数的值 13 答案 122 解析 解 EO AB BOE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