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11561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泉城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找出本课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师:石城的“石”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 ,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师: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的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二初读课文21自由读课文,解决初级疑问。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些问题很快就能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这里并未直接进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的了解。济南素有“泉城” 、 “泉都”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师:这个问题不忙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不光老师的问题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小问号也能解开。3多种形式练读。出示自读要求:(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2)小组检查:由每组的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

3、学拿出铅笔,在其读错的词句后做上记号。课文读完后,指出他的错误读音,并帮助他纠正。4检查自读情况。3出示生词和词组: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 虎啸狮吼 趵突泉 拎到 悬崖 洞穴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水藻 清清楚楚 济南 大约 一亩见方忽( )忽( )组成 占( ) 比吊桶还粗 三堆白雪师: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刚才读错的生词。现在,请你领着同学再读一读你刚才读错的那个词。(重点指导读准:剔 趵 拎 穴 昼 藻 济)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

4、的词,查字典。指名回答。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几句背几句。这种记忆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写了那些内容。第二课时一小组学习,讨论研究课题。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师:济南有泉城的美誉。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4汇为河流、湖泊。比如,大明湖就是由众多泉水会聚而成。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 “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 。那么,济南的泉到底有何绝妙之处,让他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2学习策略提示(1)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

5、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2)再读读你画下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3)想到了?不会说?没关系,按老师的提示慢慢说: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在于:第一 第二(4)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到小组中去,听听别人的观点,也说说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想一想,再你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那一条最能突显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全班讨论的问题与小组讨论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但又高一个层次,这样设计,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类似问题重复两遍二浅处掘深,提升阅读水平1关于“七十二泉” ,要告诉学生, (怎么下达?) (或者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下去)52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

6、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的观点实在没有谁好谁坏。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地位是平等的。老师作为对话者,也应平等的介入关于文本的对话,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及价值观。师:我认为,济南泉水最绝妙的地方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为济南有七十二泉,济南泉水实际数远不只这些,历代济南七十二泉,和“七十二行” , “七十二变”一样,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事实上,据说济南的泉至少超过一百一十个,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

7、,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还得看第一小节。(1)精讲第一自然节,体会的特点指名读。找找那一句能反映济南的泉各具特色。出示: “这些泉有的 秋雨潇潇”指导朗读,练习用“有的 有的”说话。三总结。四名篇指径,课内向课外延伸。出示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 济南的冬天选其中读一读。610九寨沟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3、4、5 自然段。、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 1 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情感目标:了解九寨沟美

8、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7学生质疑:“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同学们,我们曾经跟着我们的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出示:我在课文中游览过(欣赏过)什么样的哪里。 (如:宁静幽雅的西湖)今天,老师再

9、和大家去畅游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板书课题:九寨沟)齐读课题,质疑。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要到课文中去弄懂些什么问题?(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称为“九寨沟”?它是怎样的一条沟?)二、初读课文1. 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2. 自由读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3. 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正音。(2)读课文中的四字词语。(3)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三、再读课文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2、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三、四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最后一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

10、境。83、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了课文住要内容。 )四、细读课文第一段1、九寨沟在什么地方?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了解九寨沟位置。2、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1)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回答,你想用哪个词语?(神奇)理解“神奇”:什么样的地方是神奇的?(2)如果用一句话回答,你又想用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出示句子: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神话世界。 )“童话世界”是怎样的世界?(神奇、美丽)(3)如果要详细地说说九寨沟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准备用课文的哪几段来说?3、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和三、四段的关系。五、生字书写指导1、重点指导“县” “捷” “禽” ,描红。2、抄写

11、课文中的生字词。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认识九寨沟的珍稀动物。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9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你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在九寨沟这个童话般的世界中,你看到了哪些神奇的景物?1.出示九寨沟风光,把学生带入九寨沟。学生看图谈感受:一进入景区,有什么样的感受?用“一进入景区,就”的句式说。2.出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抓“ 一 就”:“一,就”说明了

12、什么?(可用“一,就”说话)抓“ 童话世界”:在我们的心目中“童话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3.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赞美九寨沟的美)师述:这叫总写。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吗?师述:这叫首尾呼应。104.齐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5.过渡:从课文这两句话已让人感觉九寨沟的迷人风光,但课文就这两句行吗?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景区,去真正领略这个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自由练读,整体感知: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哪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自然风光)金

13、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珍稀动物)过渡:你们是想先欣赏自然风光呢,还是先看看珍禽异兽?但书上提醒我们先看什么?(自然风光)从哪儿看出来的?(继续向纵深行进)2.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把相关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课件出示文中好词:插入云霄清澈见底银光闪闪高低错落白练腾空色彩斑斓森林遍布蔚为壮观银花四溅五彩缤纷大大小小雪 峰:森 林:湖 泊:瀑 布: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这些好词分别是写什么的?3.展开评读讨论,抓住文中具体的词句,观察图画帮助理解,进11行想象,指导朗读。重点理解下列句子:(这部分的教学,可利用电教媒体来辅助。 )雪峰:(高)看图理解“直插云霄” 。 “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终年积雪

14、不化。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词语积累:说说描写颜色鲜艳美丽的成语)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彩池”是怎样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块;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森林:(多)相继理解“遍布” 。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4.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读到这儿我们真想说: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九寨沟真是个 (引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a

15、. 自由练读,整体感知。b. 逐句朗读,理解词句。c. 想象画面,加深体会。12d.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2、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帮助大家整体感知第四自然段,课文中描写的几种珍稀动物的特点是什么?3.课件出示连线。体态粗壮的大熊猫善于奔跑的金丝猴行动敏捷的羚羊憨态可掬的小熊猫4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动物,好好读读,体会他最惹你喜爱的地方,在文中加上着重号。5.引导学生逐句读课文,并说出最惹你喜爱的地方。谁喜欢金丝猴?a.这部分指导朗读的步骤:读出好玩读出喜悦读出陶醉,具体如下:先引导学生要读出“好玩” 。 (觉得课文中还有那儿好玩,读)b.再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这一段文字除了读出好玩,还应

16、当要读出什么?(喜悦、激动)c.最后,光读出喜悦和激动,老师觉得还不够,知道最棒的还要读出什么?(陶醉)6.课件出示 :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读到这儿我们更想说:雪峰插云(引读)137.朗读课文总写珍稀动物的句子。 (读出动物的机灵、可爱)三、小结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 九寨沟,觉得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学生任意说)2.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板书设计:10九寨沟(自然风光)雪峰、湖泊、森林、瀑布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珍稀动物)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11、田园诗情教学目标:1、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