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11560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来源课件 5 YK J.COM 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 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品味词句,通过抓重点句指导个性化的朗读,并激发学生展开想象。2、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与别人共享自己会更加快乐的道理。教学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童话故事是作者发挥了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对进行合理的推测,2展现了人物的美好情感,及作者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不是生活中的事情,没有事实依据,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教学时间:2 课

2、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出示字词: (10 分钟)二、畅谈童话,引出课文。 (5 分钟)1、出示“童话”二字,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回忆看过的童话。2、 “今天我们也要走进童话的世界,认识一个新的童话人物巨人,去看看巨人的花园 ”(揭示课题课题 5 个字以鲜花为背景拼成一个圆形大花园) 。3、学生自读课文。二、由乐入境,由影入文。 (15 分钟)本片断以音乐动漫创设电影场景:场景一:我们已经走进了巨人的花园,听,美妙的音乐响起来了,3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花园画面)场景二:师生一起欣赏巨人美丽的花园,花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还有许多小孩在里面玩耍,欢快的音

3、乐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场景三:音乐声与欢笑声戛然而止,沉重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巨人的怒骂声、砌墙声、钉钉子声相继响起。1、巨人来了害怕吗?为什么(生从巨人的声音、外形上加以联想描绘)2、愤怒的巨人一边砌墙一边还会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你会说吗?(生表达,师着重在语气、动作上加以引导,通过个性化发言加深对巨人的印象)三、图文并茂,以诗带文。1、屏幕出示第六自然段,学生自读,通过背景图案的对比变化以及风雨声的渲染,出示问题“你注意到什么?”冷:北风呼啸 隆冬来临 瑟瑟发抖从词语上加以朗读指导孤独: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啊” 抓句子进行个性化表

4、演读,深入理解巨人内心的“孤独”与“荒凉” 。发现对比句:村子里的春天景象与花园内的春天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42、续写童话诗“墙砌起来了孩子走了”四、妙吟佳词,紧扣文眼。 (5 分钟)1、学生快速默读七八自然段,用笔划出喜欢的四字词语2、出示“明媚阳光 是孩子们带来了春天鲜花凋谢 是 绽开绿芽 是 ”设计分析由于这两个自然段中描写花园景物变化的很多语句在中的其它段落出现重复,但这两个段落中去有许多较好的四字词语,为了重点抓住这个知识点,即使同学们掌握这些好词,又借这些词带动对课文的理解,所以,这两块内容以重点词穿针引线,通过给词语对同类词的形式进行学习。3、出示写小男孩的语句,加以指导

5、朗读。五、再续诗篇,画龙点睛。 (5 分钟)1、引出“巨人终于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2、课件出示墙倒塌的景象3、出示童话诗:“墙拆了孩子来了春天也回来了巨人会在大树底下伸出双手说 ”5(生想象巨人拆墙后对孩子们说些什么,这一环节与前面的砌墙时的怒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巨人性格上的巨大变化)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回顾美景 (2 分钟)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巨人的花园,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春天(鲜花盛开) ,夏天(绿树成阴) ,秋天(鲜果飘香) ,冬天(白雪一片) ,可是自从巨人砌起一堵厚厚的围墙,花园里的一切就发生了变化。同学们,就让我们认认真真地,用心地去读一读 611 自然段,一边读一

6、边思考,花园会怎样变化呢?把有关的词句画起来,好,开始自由读二、走进心墙,感受孤独(20 分钟)(一)、学生读文(二) 、学生交流花园产生的变化。(三) 、出示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1、好好读一读,你会有自己的感受。2、多美丽的春天呀,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生接读。3、把这样的画面定格在脑海里,再去读这段话,你一定会有别6样的感受。再请学生读文,齐读。(四)此时巨人怎样呢?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1、学生读文,体会巨人的孤独寒冷

7、。2、让我们用朗读表现出当时的画面。3、多么鲜明的对比呀,一墙之隔,两个世界,一念之差,天壤之别。这一堵墙,围住了孩子的脚步,也围住了(也围住了春天,围住了友谊,围住了温暖,围住了欢笑,只留下了寒冷、孤独、冬天、冷漠,根据学生归纳,根据学生反馈板书)(五)引读第 7 段,在引读中品读。1、生活在冰冷的花园里的巨人是那么寒冷,那么孤独,那么冷清,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有一天早晨2、孩子们,巨人为什么这么激动?巨人是好几个月没看过春天了,他是多么激动呀,谁来读。巨人盼了好久才盼来春天,他是多么激动呀,朗读指导。3、指导读巨人态度的句子,体会巨人的自私冷酷。4、你把“又”字读得这

8、么突出,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是呀,一个“又”字将巨人又关进了冰冷的世界。5、可是巨人还不明白呢,你瞧,他还不解地看看四周,他突然发现桃树底下还站着个小男孩,他还是大声叱责(六)探究原因71、你们都明白了,可是巨人明白吗?赶快读读 8、9 两段。2、出示句子“喂!你赶快滚出去!”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3、巨人是怎么明白的?课文虽然没有写小男孩说了什么,我们却能在他凝视的眼睛里读出千言万语。小男孩,来,把你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吧。学生说心里话。这一切巨人是否明白?4

9、、巨人终于明白了。出示巨人后悔的语句“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就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巨人醒悟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巨人被孩子感动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巨人回想过去觉得很后悔,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巨人冷酷的心融化了,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巨人为自己醒悟而激动,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三、走出心墙,感受快乐(8 分钟)1、巨人终于走出心墙,我们一起帮助巨人来拆除这座墙,请学生擦墙,一起擦去了寒冷、孤独、冬天、冷漠82、拆掉这座自私冷酷的围墙,让春天走进花园,让笑声走进花园,让

10、欢乐走进花园,让友谊走进花园,这时候奇迹出现了。 (音乐起)闭上眼睛,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想像的花园。4、来,用我们的笔把这座充满了友谊和欢笑,充满温暖快乐的花园写下来。5、学生交流习作。四、认识作者,拓展阅读(5 分钟)介绍代表作,引读阅读。四、作业超市(5 分钟)(第一题必做,其余选一题)、积累文中的词句。把故事讲给家人听。、读 拇指姑娘 ,发挥自己的想像,把巨人的大写具体。、看课文插图,写一个片断。、几个人合作,编成课本剧演一演10 幸福是什么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

11、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9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3 教学重难点分析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4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幸福的含义,感悟生活,体验幸福的感觉,关爱帮助别人,尽自己的义务。5 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2 分钟)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 。 (板书课题)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5分钟)三

12、理解什么是幸福,出示投影。10四、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20 分钟)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3.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板书:挖小水井)四、分析课文的起因(5 分钟)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

13、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2 分钟)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5 分钟)11七、布置作业(1 分钟)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5 分钟)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5 分钟)(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14、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板书)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10 分钟)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5 分钟)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12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0 分钟)1.自己思考;2.小组讨论;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

15、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3 分钟)七、总结深化 (2 分钟)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11 去年的树一、教材分析: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最

16、好。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最好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13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二、教学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四、学生学习情况情分析信守承诺是人的重要品质,让学生体会大树与鸟的友谊,通过三次对话认真体会把握这种情感。四、教时安排:2 教时第一课时一、教时目标: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二、教学过程:1、揭题引入: ( 3 分钟 )1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初读课文,要求把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