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 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1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5927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版 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专版 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专版 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专版 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专版 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专版 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版 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梅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A. 南方地区B. 西北地区C. 青藏地区D. 北方地区2.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条件B. 光照条件C. 水源条件D. 技术条件3. 下列盆地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A. 四川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准噶尔盆地4. 布达拉宫位于下列哪个城市()A. 昆明B. 拉萨C. 格尔木D. 乌鲁木齐5. 每年3月都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A. 文化中心B. 经济中心C. 国际交往中心D. 政治中心6. 关于黄

2、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 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C.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D. 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7. 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A. 四合院B. 竹楼C. 蒙古包D. 窑洞8. 下列说法与“风吹来的高原”有关的是()A. 黄土高原缺少植被覆盖,多风沙B. 黄土层是夏季风从华北平原吹来的C. 黄土高原向西,地表覆盖物颗粒越来越小D. 黄土比较均匀分布在高原的表面9. 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A.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B. 提高粮食产量C. 大力发展交通D. 大力发展旅游业10.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述的是(

3、)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四川盆地D. 青藏高原11. 在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1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对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最好的诠释,苏杭位于()A. 环渤海地区B. 长江三角洲地区C. 珠江三角洲地区D. 东北三省13. 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 山地、高原和盆地B. 山地、高原和平原C. 高原、平原和丘陵D. 平原、丘陵和盆地14.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的农业属于()A. 平原农业B. 灌溉农业C. 河谷农业D. 立体农业15. 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A.

4、小麦、谷子、高粱B. 水稻、玉米、棉花C. 玉米、大豆、甘蔗D. 青稞、小麦、豌豆16.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A. 受地形影响B. 地表缺乏植被C.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D. 受冬季风影响17.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A. 长江、黄河、珠江B.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C. 长江、珠江、澜沧江D. 长江、黄河、澜沧江18. 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深圳以南B.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和金融中心C. 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届时将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D. 旅游业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这里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19. 珠江三角

5、洲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是()A. “前厂后店”B. “前店后厂”C. “前后一致”D. “前后店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0分)20. 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_,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_。21.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_,其中_是全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22. 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_原因是西北地区自东向西_23. 台湾省大部分属于_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属于_气候24. 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主要人为原因有: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经营管理粗放、_、_和矿产资源不合

6、理开发等25. 读“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A、B、C之间的地形区是_,山脉D以东的地形区是_,以西的地形区是_(2)图中甲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乙所在的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3)北方地区与乙所在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_一线,就温度带来说,该线的南侧属于_,该线的北侧属于_;就干湿状况来说,该线的南侧属于_,该线的北侧属于_26.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中“西气”的起点A是_油气田,它所在的地形区是_;“东输”的终点B是_,它所濒临的海是_(2)西气东输线路经过的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甲是_,人口最多的省份乙是_(3)西气东输工

7、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整个工程包括_,_以及各种配套设施建设(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_优势变为_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2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地理名称: 省级行政区:A _ B _ 临海:C _ (2)D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是 _ ,E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是 _ (3)D和E回归祖国怀抱的时间分别是 _ 和 _ (4)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D和E实行 _ 制度 (5)D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 _ (6)D由 _ 、 _ 、 _ 三部分组成28. 阅读以下

8、材料和“台湾省地理位置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从图中所处纬度位置来判断,台湾岛南部属于_带(2)台湾岛的地形东部为_,西部沿海为_(3)由图知台湾的地势特征是_,这种地势是河流的流向为_(4)台湾经济为外向型_工业,主要分布在_(5)省会城市B是_;台湾省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族(6)台湾省隔_海峡与我国的_省相望29. 读“河南省的位置与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辖市是: A _ B _ (2)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是: _ _ _ _ (3)从河南省在全国的位置看,河南省地处我国的 _ 地区;从低、中、高纬度看,河南省位于 _ 地带;从地球上的

9、五带看,河南省位于 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从河南省在全国的位置看,河南省地处我国的中部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依据题意 故选:D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 考查河南省的位置2.【答案】C【解析】解: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地区的自然特征,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源不足 故选:C西北地区由于距海较远,加上山脉对暖湿气流的阻隔,降水较少,该区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沿岸生长着许多耐旱的胡杨林本题属于基础题,对照地图理解记忆即可3.【答案】C【解析】解:

10、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我国有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盆地的分布4.【答案】B【解析】解:布达拉宫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的拉萨 故选:B 布达拉宫,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上的西藏自治区 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5.【答案】D【解析】解: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每年3月都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11、故选:D 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考查北京市的城市职能,要理解记忆6.【答案】A【解析】解: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描述的是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故正确; 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描述的内蒙古高原,故错误;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是青藏高原,故错误;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描述的是云贵高原,故错误。 故选: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此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其他高原的特征也要掌握。7.【答案】D【解

12、析】解: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的窑洞来居住,窑洞也成了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居所 故选:D依据北方地区人们的居住习惯来解答此题考查了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居所,常见基础题目8.【答案】D【解析】解: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均匀分布在高原的表面,

13、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故选:D 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考查黄土高原的成因,要理解记忆9.【答案】A【解析】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此题考查治理黄土高原的关键所在,要认真分析10.【答案】A【解析】解: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所以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 故选:A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考查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要理解记忆11.【答案】D【解析】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