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S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11535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S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上册语文百花园八教案( S 版)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读一读 ,辨一辨。这道题的练习目的,在于通过对比读词语,让学生了解儿化韵,正确读出儿化韵。普通话里有一些词语带着辅助成分“儿尾”,如“一会儿”“玩意儿”等。 “儿”本来是独立的音节,但经过长期的极流利的连读, 就产生了一种连音变化, 两个音节融合为一个音节,“er”失去了独立性,保持了因卷舌动作而发出的十分短弱的卷舌音。这个卷舌音附加在它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上,使原来的那个韵母有了变化。这种变化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拼音写这些儿化音节时,只需在原

2、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试着读读下面的句子。2(1)小鸟儿在树枝儿上叫出声儿,小鱼儿在水里边吐出泡儿。(2)菜摊儿上有小葱儿、豆角儿、土豆儿、豆芽儿 ,还有小白菜儿。(3)你要是有空儿,到我家来玩儿 ,咱们俩聊聊天儿。(4)这个百货商店的东西还真不少,有背心儿、手套儿、口罩儿、松紧带儿,还有花床单儿。2.读一读 ,比一比,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通过对比, 我们能够感受到关联词在句子中起到的作用。 使用恰当的关联词把前后意思连起来,句子的意思就更明确了。练习中出现的两组关联词“不仅 而且” 和“虽然 但是”分别是递进关系和转折关系。我们常见的几种关联词: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仅 还并列关系:

3、既又不是 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既然 就因此 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 才无论都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 尽管 还是 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 也要是就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 与其 不如 宁可也不1.读读背背。我们要欣赏的是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 。乞巧是七夕节的主要3活动, 所以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 。乞巧, 就是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 如果线从针孔穿过, 就叫得巧。这一种习俗在唐宋最盛。“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 人们纷

4、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 ,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 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 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蕴含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2.我的采集本。我们要收集的是有趣的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 ;后半截是解释、说明 ,像谜底, 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 歇”去后半截,就可

5、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 ,耐人寻味 ,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向我们叙述了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记事使用绳结和贝壳,通信使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现在看来这些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4交际内容: 美丽的民间传说。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神奇,引人入胜,因此,往往能流传久远。请你走进乡村或社区,看一看, 问一问,听一听, 搜集当地的民间传说,然后讲给同学们听。讲的时候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有条理地叙述故事的经过、结果。可以评出最有意思的故事,还可以评出哪位同学讲得最生动。习作内容: 把搜集到的民间传说写

6、下来。习作要求:1.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清楚。2.把传说中最有趣、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3.习作完成之后 ,同学之间要交换阅读,互相修改。习作指导:只要能够把要讲给大家听的民间传说用笔写出来,就已经算是成功了。在习作过程中要想一想,同学们最喜欢听的是哪一部分,这就是最有趣或者最感人的地方,应该重点描写。可以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例文 :端午节的传说农历五月初五,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战国时代, 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怀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5张遭到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

7、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 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 229 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 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他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 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 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

8、的尸体。这种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的活动。人们又都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这样鱼吃了就不会再去咬屈原大夫的尸身。有个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和水兽,使屈原大夫的尸体免遭伤害。不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有一片屈原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上、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 喝雄黄酒, 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点评 :在端午节要吃粽子,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这个节日的来由很多6人只是略知一二。小作者从向我们介绍屈原的经历开始,一层层揭开端午节的来历。叙述清楚、有条理,情节完整。全文最让人感到悲愤的是屈原“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 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 。正源于他的爱国之情,所以多少年来人们都没有忘记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