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2115288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生产建设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疆生产建设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疆生产建设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疆生产建设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疆生产建设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生产建设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生产建设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姓名:_ 班级:_考场:_考号:_一、单选题(共4题;共20分)1.下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跫(qing)音 打夯(hng) 符箓(l) 金麦穗(shu)B.肖像(xio) 雾霭(i) 什刹(ch)海 彳亍(ch)C.戕害(qing) 脊(j)梁 洞穴(xu) 饿殍(pio)D.锲而不舍(q) 廿(nin)七 弹( dn )丸 恣意(z)2.下面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炼字 蛰伏 别出新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B.针贬 契约 真知灼见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疏浚

2、 毗邻 一筹莫展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烹饪 阈值 幅员辽阔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好好的一个连长他不去当,却自愿到一个负债百万的工厂当厂长,且还乐此不疲,大家都觉得有点不可理喻。投入生产的无人驾驶汽车已陆续被应用,而AI技术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 , 让无人驾驶汽车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这次的作文材料选取了当下的一个社会热点,他有感而发,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该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 , 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这些到西藏支教的大学生受到了当地领

3、导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当地教育部门对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关照更是无所不至。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百花凋零。我走在田野上,顿觉春意阑珊 , 心中莫名的有些感伤,春天就将这样走了吗?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B.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C.“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舰员。D.

4、如何吸收西方绘画中的营养,使中国画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精神,是中国画今后发展中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6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歌的特点是在韵律中运行,中国和外国,概莫能外。这是诗歌得以流传的基本要素,越是保持韵律严谨的好诗,流传得越是久远。反之,再好的诗如果没有韵律,也难以广泛地流传。这正如孔子所说的:“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根据这个道理,反思我国近百年的自由体新诗,之所以缺少传诵的耐力,根本的原因就是放弃了作为诗歌这种文体的基本要素一韵律。 在新诗刚刚兴起正在探索自己发展道路之时,章太炎先生就曾明确提出诗必须有韵,坚决反对那种认为只有摆脱韵律東缚才

5、能写出好诗的说法。他在给曾聚仁的信中说:“必谓依韵成章,束缚情性,不得自如,故厌而去之;则不知旗歌小曲,亦无无有韵者,此正触口而出,何尝自寻束缚耶?” 新诗的推出,不可否认是诗歌发展的一大进步,是适应了时代的需求。但是从它发展至今的百年历程反思来看,当时倡导新诗的先驱们,在打破统治了千百年的格律诗束缚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下,不免由于慎思不足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完全“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从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即中国诗歌(从诗经到元曲)不管是哪一种格式都是有韵有律的,这些韵律的格式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才形成的。正是由于有一定格式的韵律,诗歌才得以流传。而倡导自由体新诗的先驱们在他们刚

6、刚走出国门,初见外国诗歌,在外语不太精深、未能熟谙外语中音节长短、重音排列等在母语中已经约定俗成的内在规律时,会不会仅从书面上看到它句子的长短不齐和语尾的有韵无韵,便误以为外国诗歌一律是没有任何格律的自由体诗呢?而对于大多数没有去到外国、只凭译文了解外国诗歌的人,则更是以为外国诗歌天生便是无拘无来的充分自由体,就是分行的散文。 应当说,新诗至今虽然已经经历近百年的历程,但仍然处于探索与寻求更适合于自己表现形式的阶段。历史上,每种新的诗体出现,由诗经到乐府再到格律诗、词、曲,每一次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过程。我认为,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对。他说:“诗要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

7、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鲁迅的话在五四时期推动诗歌革命,促进新诗产生时是正确的;今天,在推进新诗如何探索,如何找出更适合于自己的表现形式的过程中,仍很重要。 总之一句话,诗一定要有形式,这形式就是韵律。至于这形式、这韵律如何铸造,如何形成,仍然亟待探索、锻铸与完善。(选自邓加荣诗一定要有形式,这形式就是韵律)(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和外国的诗歌都一样,流传得越是久远的诗歌越具有韵律严谨的特点,因为韵律严谨是诗歌得以流传的基本要素。B.放弃了诗歌的韵律这个基本要素,导致了我国近百年来的自由体新诗缺少传涌的耐力,不能流传下好的作品。C.新诗

8、也要有韵律,章太炎先生在新诗刚刚兴起正在探索自己发展道路时,就反对那种只有摆脱韵律束缚才能写好诗的说法。D.孔子曾经说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诗歌,诗要讲求的律,保持韵律严谨的好诗,才流传得久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倡导新诗的先驱们,具有打破统治了千百年的格律诗束缚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他们推出的新诗,是诗歌发展的一大进步。B.“不拘格律,不狗平仄,不拘长短”是倡导新诗的先驱慎思不足得出的认识,这样他们在打破千百年的格律诗的束缚之时,不免走向另一个极端。C.倡导自由体新诗的先驱们初见外国诗歌,有可能从书面上看到它句子的长短不齐和语尾的有韵

9、无韵,就误以为外国诗歌一律是没有任何格律的自由诗体。D.鲁迅认为诗歌要有形式,要讲格式,但不必讲究用韵律的观点,在当时有推动诗歌革命促进新诗产生的积极作用。(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章太炎认为“樵歌小曲”不是没有韵律,只是这些民间小调无须刻意讲求韵律,无须“自寻束缚”,韵律已是触口而出。B.虽然已经历经百年,但新诗至今仍然处于探索与寻求更适合于自己表现形式的阶段,这表明新诗这种文学形式缺乏强劲的发展潜力。C.以为外国诗歌天生便是无拘无束的自由体诗歌的错误理解,或是因为未能谙熟外语中的语音规律,或是只凭译文了解外国诗歌。D.中国诗歌的韵律格式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才形成

10、的,从诗经到元曲,中国诗歌正是由于有一定格式的韵律才得以流传的。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北方的河张承志 那浑黄的河水在高原阳光的眼晒下,反射着强烈的光。天空又蓝又远,清澄如洗。他觉得神清气爽,觉得这大自然既单纯又和谐。他哼了声民歌,心里觉得很舒服。解放牌大卡车载着他好像在沟壑梁峁的波峰浪谷里疾飞前游。 他看见车厢左前角站着一个女的。卡车歪歪地间过一道坎,满车人被得东倒西至,但那女的还是僵直地站着,一动不动。这是个和我差不多的、老插队出身的北京姑他愉快地吹了声口哨,把手翻转过来握紧车厢板,重新面对着荒芜的黄土高原。 他在写毕业论文的那段时间里,不仅真真切切的触到了科学的冰凉而坚实的质

11、地,而且有些天他几乎被这种不可一世的、规律强大的领域速住了。后来他曾经拐弯抹角地找过起嘛一打教授和副教校,打探各种专业的底细。再后来有一次颜林的老乡出差来新疆,到他们学校看他,他问道:“一个有四年制汉语专业本科生基、一门半外语、六年插队新的历史,具有一定热情和千劲,身体条件良好的三十多岁老青年一一究竟选择什么职业景好?”渡老头每裁铁地回谷:“地理。毫无疑问,只有地理。” 没想到这些话当了真:还有三个月,也许是两个月,他就要走上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考试的考场。他在毕业前那阵乱哄哄的日子里究了一大堆地理系的讲义。现在,天空睛期湛蓝,风儿正吹满篷帆,他朝着亲自选定的那个目标启碇开航了。 卡车正慢慢地停住

12、,他吃惊地朝车外一望:青羊坪炫目的阳光直射着这个河岸台地上的小镇。他完全回忆不起当年这里有些什么建筑和景物。那时我急得心大上,连自己被大卡车拉到了哪里全都不知道。他感慨地走在一条土巷子里,默默地想着。街巷上小饭棚、小客店鳞次栉比。他和车上遇到的一个后生买了些饼。那饼炸得又黄又脆,他香甜地边走边吃,和那后生交谈着。快开车了,他俩相帮着爬上车。我们已经成了朋友啦,他心里感到非常清爽当卡车在山嘴上头換了档,发出一种均匀的吼声时,他的眼睛亮了:他认出了这个地方。真是这里,他默念着,真是这条路。瞧,这些山沟和老黄土帽。他朝笑自己说,你现在是强忍着激动。你从新疆大学校门到火车站,曾经给同学吹了一路,吹你对

13、这条河的向往。 “喂,喂!”他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喚着他。他转过身来。原来是她,地一直背着车厢站着,“喂,你是去河底村么?”他觉得地満口典型的北京知识青年腔。 她告诉他是某小报的摄影记者;他也介绍说,他是新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又转身抓住厢板。就是这条路,可是现在看着却这么陌生。那时你二十岁,衬衣口里只有不足十块钱。他突然听见那姑娘尖叫起来:“快看!黄河!”他浑身一震,忙转过头来。解放车正登上山顶。“黑,黄河,黄河。”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尽头蜿而来。这个记忆他可没有遗忘。这个记忆他珍存了十几年。他一直字午记着,他现在明白了:就是这个记忆鬼使神差地使他又来到这里,使他一步步走向地

14、理学的王国。“我一定要考上!”他低声地发誓说。 “喂!你是要考研究生吗?”他听见那姑娘对着他的耳朵喊。“我一定能考得上!”他吼叫着,他有些发怒,但又满心痛快。我当然会考上的,我已经做了准备,读完了地理系的自然地理义。大学四年我一直选修历史系的考古讲座。我有一门半外语,我还有语音学、方言调查和全部汉语专业的训练。 “喂!研究生!你看这黄河!”她喊他说,“我说,这黄河里没有浪头。不是水,不是浪,是大块一大块凝着的、古朴的流体。你说我讲得对吗?”她问道。 “我觉得这黄河像是我的父亲!”他突然低声说道。他的噪音浊重沙哑,而且在颤料,“父亲。”他说。 “我多少年一直有个愿望,就是长成一个男子汉。”他觉得自己的牙齿剧烈地格格响着。 哦,真是父亲,他在粗糙又温暖地安慰着我呢。黄河是你的父亲,他在暗暗地保护着他的小儿子他抬起头来。黄河正在他的全部视野中急驶而下,满河映着红色。他听见这神奇的火河正在向他呼唤。(选自北方的河,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景物浑黄的河水、清澄如洗的天空、单纯和谐的自然都村托出主人公愉悦的心情B.小说以主人公的行程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