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海尔文化一年孵化600亿元

上传人:liz****ppy 文档编号:121151784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瑞敏:海尔文化一年孵化600亿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张瑞敏:海尔文化一年孵化600亿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张瑞敏:海尔文化一年孵化600亿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瑞敏:海尔文化一年孵化600亿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瑞敏:海尔文化一年孵化600亿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瑞敏:海尔文化一年孵化600亿元 -海尔集团唯一可以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资本便是速度优势 -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 一个负债147万的集体小厂,用17年的时间一跃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达到了年营业额600多亿,实现了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零运营资本的三个零目标和管理的扁平化、网络化、信息化三化原则,这就是海尔。作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跨国公司之一,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那就是以海尔企业文化为基础的海尔品牌。 否定自己的过去,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与许多企业相比较,海尔员工的收入并不很

2、高,但海尔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热情却是别的企业无法相比的。究竟靠什么激励员工们去不懈奋斗,去创造新的成功呢?靠的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靠的是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我们通过树立员工的敬业报国价值观,并将之体现到企业制度中,反映到员工的工作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应付事变的方式等企业作风中。报国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精华和最后归宿。 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企业界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搞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如何站稳脚根,与狼共舞?如何走出国门与世界经济接轨?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名牌精神,逐步产生了既有世界最新管理理念,又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海尔企业文化体系。

3、海尔集团的工作作风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员工们都说,这八个字体现了海尔的市场观和服务观,也浓缩了海尔企业文化的力量。海尔集团唯一可以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资本便是速度优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开发潜在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将研发、生产、销售环节的时间缩至最短。海尔的科研人员一直坚持这种观念:要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去,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1998年,海尔平均每天开发一个新产品,每个工作日申请1.8项专利,是中国企业获得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1999年申请专利2023个。 多元化扩张: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塑造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培育创新精神是海尔集团企业

4、文化的一大特色。海尔文化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即价值观,也是海尔集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尔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能够让员工认同的价值观,该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创新。正是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海尔集团实施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断有创新之举。 “先难后易创名牌”,通过过硬的质量开辟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新思路;“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表现的是在创造市场方面采用的是“标新立异”战略,通过观念的创新,并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身,改变的是事物的看法;海尔以“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地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张。从冰箱、冷柜、空

5、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进入到电视机等黑色家电领域,现在又进入到被国外称之为米色家电领域的电脑行业。创新的资源论认为:不在于企业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了多少资源。再如“斜坡球体论”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以这一理念为依据,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海尔模式。 人力资本是海尔最重要的资本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拥有现代知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人的竞争力。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要素。 “人的素质是海尔过去成功的根本,今后我们面临的

6、挑战也是人的素质问题。你能把许多人的力量聚合起来,这个企业就成功了。”“有了每个人具体的SBU,不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都能取胜。”SBU原意是“战略事业单位”的英文缩写,海尔引申为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SBU,那么集团总的战略就会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而每一个员工的策略创新又会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 选拔人才时运用“赛马机制”,人才从哪来?通过给你比赛的场地,给你参赛的资格,比赛的标准公开化,选拔最优秀的人放在最重要的岗位。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海尔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的全员合同制和逐步形成的“三工转换”动态管理、班组管理中的三种班组设计、农民工的“转正”、干部的升迁之路、薪酬透明的“3E卡”,都

7、是海尔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特色。海尔中层主管平均年龄只有26岁,高层本部主管平均年龄只有36岁,如此年轻的人能够率领海尔员工发挥出世界一流的创新竞争力,可以说海尔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是世界一流的。海尔在人力资源上的另一个观点是“借力”。海尔与中科院抗菌塑料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出适合海尔产品使用的抗菌塑料,与中科院在沈阳的机器人研究所搞合作,项目进展得顺利。另外和国外 大公司搞了一些大战略合作。海尔认为,“借力”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顶尖人才。 海尔:要么不干,要么就要争第一 在实行名牌战略时的核心思想是“要么不干,要么就要争第一”。采取精细化,零缺陷的质量控制;通过市场细分,引导消费来搞好产品设计与开

8、发;科研开发方面要求与国际水准同步;市场营销时先易后难,先国际后国内;售后服务坚持国际星级服务和“用户永远是对的”的标准;企业兼并实行企业文化先行策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跨国经营实行大名牌,大市场,大科研,大集团的方针。 海尔经营理念是企业现代化、市场全球化和经营规模化,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管理模式方面采用OEC管理法,坚持贯彻“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人凭业绩、管事凭考核”的OEC账表化管理,对市场链实行流程再造。干部权责的“8020原则”;竞争中的“浮船论”;企业普遍认同的“斜坡球体论”;目标控制系统和6S大脚印等都是我们管理模式中精华部分,对海尔集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根据张瑞敏在首都经贸大学的演讲录音,于健、于雷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