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伯牙绝弦鲁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1722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伯牙绝弦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伯牙绝弦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伯牙绝弦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伯牙绝弦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伯牙绝弦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伯牙绝弦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5伯牙绝弦鲁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配乐)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你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达官贵族的打扮,他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而这位凝神听琴的,却是青布包头,两截布衫,劳苦大众的穿着,他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了。 师:“绝”是什么意思?(断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注释) 师: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这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

2、方法。“绝弦”是什么意思呢?(生:割断琴弦) 师: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是不再弹琴了。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譬如:两个人从此不再交往了,叫做(绝交),著名作家金庸不再写文章了,叫(生:绝笔)绝笔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封笔,“封口”的封;电影演员从此不再演电影了,叫(生:封影)不对,叫“息影”,休息的息所以,不再弹琴了,叫(生:绝弦)。 师:理解了意思,我们再读题。(生读题)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完了举手示意。 师:读这篇文言文,有什么感觉?(难读,难懂)好吧,那老师先来范读,大

3、家认真听。(师配乐范读,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谁能尝试着读一读伯牙绝弦?其他同学注意,文中有两个语气词,听他读准了没有。(指生读)真好,两个语气词都念准了,我们一起读两遍“哉”“兮”。 师: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颇有音乐美,我们试一试。(生齐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大家已经关注到停顿,谁再来读一读全文?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尤其注意最后一句。(指名读) 师:好,你在用心体会停顿。文言文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要注意停顿。(师生接龙读最后一句) 师:看来,要想读好停顿,我们要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这篇文言

4、文中,比如“善”,文中出现了几次?(生:四次) 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前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两个“善”是好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相同的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善哉”是什么意思?(赞叹、表扬)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怎么赞叹?(妙极了!真好啊!了不起啊!好快乐啊!) 师:把你们的赞叹带到文中。(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还有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心字底,都是“心里想”的意思,能找出是哪两个字吗?(志、念) 师:不错,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的字可以表示相同的意思。谁再来读课文,一边注意停顿,一边注意读好“善”“念”“志”等关键词语。(指两名学生分别读) 师:

5、我们把上面三步结合起来,注意字音,注意停顿,注意关键词语的读法,自己试着按这三个要求练习朗读。(生自由按要求练读) 师:好,文章一共有五句。我们这样读,男同学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女同学读中间三句。慢一点,轻一些,注意把握。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师:文章读了这么多遍,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知音。板书)什么叫知音? 生:就是朋友。 师:朋友都是知音吗? 生:不是,知音就是相互了解、理解得很深的朋友。 生:心心相印的朋友是知音。 师:还记得伯牙、子期何许人?(出示插图、出示资料)当两个人的资料集中展示在你眼前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 生: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

6、 师:是呀,这样两个身份、地位相去甚远的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生:是音乐。 生:是古琴。(板:琴) 师: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课文的哪句文言文是这个意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伯牙和钟子期擅长琴的不同方面,谁能通过读来告诉大家?(生读)还不够明白,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再读,强调出“鼓”和“听”。(指3名学生再读) 师:这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千里知音一“琴”牵,读 师:对,爱好相同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基础。 师:从哪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生默读、勾画) 师:我们来一块交流吧。 生:我是从“

7、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此段) 师:看来你们读懂了这几句文言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文言文的意思? (生略) 师:据记载,当年的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弹得忘情、投入。现在你们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来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师: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子期听懂了,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 师:大家都沉醉了,音乐真是流淌心声的艺术。你看到的泰山是连绵不断、气势磅礴的,还

8、是挺拔险峻、高耸入云的?或许还可能是把你们想象到的、感受到的,带到句子中,各读各的,旁若无人地赞叹。(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心领神会地赞叹?(一生读,“峨峨”读得重)“峨峨”读得高昂、激越,读出了气势,这是你的赞叹。我试了一下,这句话有很多种读法,谁再读? (一生读,“若泰山”读得响亮) 师:好,强调了“五岳之尊的泰山”,而不是别的山,由衷地赞叹。(一生又读,声音低缓) 师:你是不是在表达边欣赏音乐边想象画面的过程,这样的赞叹更像是自言自语。 师:我们一起赞叹,善听的子期呀,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生读) 师: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听音乐)子期,此

9、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流水? 生:我仿佛看到了广阔无边的江河。 生:我好像看到了浩瀚奔流的大江。 师:于是,你脱口而出(一生接读)于是,你满心赞叹(一生接读) 师:同学们,伯牙是晋国的大乐师,他的琴声会表现很多很多,当伯牙所念春花,钟子期必得(生:春花);当伯牙所念秋月,钟子期必得(生:秋月);当伯牙所念夏荷,(生:钟子期必得夏荷);当伯牙所念冬雪,(生:钟子期必得冬雪)这就是(生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刚才听的琴声,是高山流水的片段,相传高山流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你们自由地读读。 (出示链接,生阅读:相传伯牙学琴三年,虽技巧娴熟,但缺少神韵。于是他的老师成连把他送到东海蓬莱山。伯牙

10、独自在岛上,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鸟鸣深涧。十多日后,这些景象使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情操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伯牙把这些融于创作中,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师:读了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你知道伯牙的琴声中除了高超的弹琴技巧之外,还有什么?(还有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宽广胸怀,还有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的情操) 师:可是,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有人能听懂他的峨峨高山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的洋洋流水吗?(生:没有) 师:有人能听懂他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心胸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间的情操吗?(生:没有) 师:孤

11、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声,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境界。(相机板书:情) 师:多么有魅力的古文,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高山”、“流水”这千古流传的佳句。男同学读伯牙的部分,女同学读子期的部分。(课件分色) 四、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师: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楚国,万万没想到子期因病去世,(音乐起)(出示句子,生读) 师:此时,如果你就是

12、伯牙,满怀希望而来,却闻此噩耗,你又是什么心情?(一个词)(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师:相传,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目睹子期人已去,伯牙心破碎。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又会说些什么呢? (子期,你为什么离我而去?你死了,我再也没有知音了) 师: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又做了什么呢? (破琴绝弦) 师:伯牙可是著名的大乐师,他为什么这么做? 师: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谁再读? (一生读) 师:感受到一点痛心。“乃破琴绝弦”,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痛心,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谁来读? (指几名学生读

13、,教师或示范,或点评) 师: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我又要回到没有知音的孤独中去,读 师: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伯牙所念,无人必得。“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琴随你去,心随你碎,读 五、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伯牙子期的深情,再一次诵读全文。 师: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伯牙那样用摔琴的方式谢知音了,但这个故事中知音的境界却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启迪,让我们共同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