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2115165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五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很活泼,针对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优势,用孩子们十分喜爱的熊大熊二的故事情境贯穿全课,激发他们的兴趣。另外,一年级的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

2、趣师:同学们,很高兴见到大家!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熟悉的音乐,请听 :师:你在哪里听到过这段音乐?生:这是熊出没里面的歌。师:你们的耳朵真灵!瞧!你们的好朋友熊大、熊二来了。(运用视频动画、配音功能播放:嗨!大家好,真想念大家,俺们兄弟俩想邀请上课开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的小朋友到俺们家参加聚会。)师: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上课时可要认真观察,积极发言哟!师:熊大、熊二正忙准备聚会的舞台,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左边是熊大的设计图,右边是熊二的设计图,你喜欢谁的设计图?生:我喜欢熊二的设计图。师:那你喜欢谁的设计图?师: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熊二的设计图呢?生1:因为熊二设计的很整齐,熊大设计的很乱。生2:因

3、为熊二把旗子放在一起,花放在一起,灯笼放在一起。师: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熊二的设计图,看来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很漂亮。评析:通过“熊出没”歌曲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用熊大、熊二设计的无序和有序的聚会现场布置图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有序的图案显得漂亮。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规律。师:听了同学们的话,熊大兄弟俩决定用熊二的设计图来布置舞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物品?生1:图中有灯笼、旗子、花。师: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请同学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说给大家听师:他们是怎么排列的?生2:旗子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

4、面黄旗,一面红旗一直这样排下去的。生3:花是按一朵红花、一朵紫花,又一朵红花、一朵紫花这样一直排下去。生4:灯笼是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又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一直排下去。生:他们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发现图中的旗子、花、灯笼都是有规律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评析: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在观察、交流中发现旗子、灯笼、花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像这样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规律。2、用语言描述规律两个一组(AB)的规律师:旗子的规律是怎样的呢?生:旗子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一直排下去。学生边说,老师边指。

5、师:那我们就把一面黄旗、一面红旗(指旗子)为一组(用笔圈),老师边说边用笔圈(白板标注功能)一组一组地圈,后两组同学们一起说遍:“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老师圈,圈完后同学们边说教师边板书。(板书: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师指着一组一组的说重复排列的。(板书:重复排列)师:旗子的规律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请同学们一起说一遍。生齐:旗子的规律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师:旗子的规律是这样的,那花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白板出示花的排列规律是按( )为一组( )排列的。师:请同学们先观察,再填一填。生:花的规律是按一朵红色的花、一朵紫色的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点2、

6、3人说一说。师:同学们一起说一遍。说的真好!谁能再说一遍。(生边说师边出示答案)白板出现功能生:花的规律是按一朵红色的花、一朵紫色的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三个一组(ABB)的规律师:灯笼的规律又是怎样的呢?生:灯笼的规律是( )。师:说的真棒!谁能大声地说一遍。谁还想说一遍。生:灯笼的规律是按一个红灯笼,两个蓝灯笼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师:我们在找规律的时候,你们想想看要怎么找呢?师: 你们和熊二一样聪明,熊二用有规律的图案把舞台布置的这么漂亮,我们也要向他学习,舞台布置好了,小朋友们高兴地跳起舞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排列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多种角度不同的规律生1: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按一个

7、男生、一个女生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师:那是谁在前?生:男同学在前,如果女同学在前,又是什么规律呢?生2: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按一个女生、一个男生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生边说师边用聚光灯演示先定在第一组,再慢慢地往后照。(白板功能聚光灯)师:这两种规律到底哪种对呢?生1:第一种对生2:第二种对师:这两种都对.男生在前就是第一种规律,女生在前就是第二种规律。评析:这一环节用语言描述规律是什么。通过旗子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旗子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后面的都是重复排列的,得出旗子的规律。教师用规范的语言教学生描述旗子的规律。学生自主描述花、灯笼的规律,用填空的方式让一年级的学生用完整的话描述花和灯笼的

8、规律。灯笼的规律是由两个一组(AB)到三个一组(ABB)的提升。小朋友跳舞时的排列规律,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数学规律,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角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三、表演规律 3、课中活动(表演规律)三个一组(ABC)的规律师:熊大想请大家和他表演健身操,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熊大做了哪几个动作?谁来边说边做。运用配音、动画功能生:有3个动作,学生边说边做。师:谁愿意到讲台前面来表演,第一个动作谁来做一做?第二个动作谁想来做?第三个动作谁来做?老师也想来接着做,老师要做哪个动作呢? 生:老师要做第一个动作?师:老师为什么要做第一个动作呢?生:因为每组的第一个都是这个动作。再来

9、两个同学和老师一组。师:哪些同学想来接着做一组动作?同学们仔细看他们的动作摆对了没有?表演的同学排列有什么规律呢?生:表演的同学是按照一个女同学、两个男同学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表演的同学请上位。我们一起动起来。(师播放音乐,同学们一起跳。)师:大家跳累了,看,熊大兄弟俩给我们准备了好多好多水果,熊大把水果有规律地摆起来,谁来接着往后摆?谁来告诉我他为什么要这样摆呢?生:因为水果是按一个菠萝、一个苹果、一个梨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运用白板遮盖、复制拖动功能评析:课中活动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既可以在活动中体验、发现三个一组(ABC)的规律,又可以活跃气氛。老师参与做动作,让学生明白每组的第一个都是

10、相同的,快速找出规律,接着往后摆规律,发展学生的猜想能力。巧妙地安排水果的情境是对三个一组(ABC)的规律和接着往后摆的仿练。四、应用规律,巩固提高视频播放熊大配音:小朋友们不好啦!光头强又要来砍树了, 森林里有三道机关,每关有一道题,如果小朋友们帮俺们把三道机关打开,光头强就不敢来砍树了。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兄弟俩吗 ?生:愿意师: 第一关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第一关比谁最会观察,谁愿意上台来圈一圈。请看题都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真棒!恭喜大家进入第二关。师:比谁的脑筋最聪明。请仔细听题。 谁来指出不符合规律的部分,你认为应该换成后面括号里的哪一个?你为什么要把爱心换成笑

11、脸呢?生:因为这一题的规律是按一个爱心两个笑脸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师:你真是个小博士。师:第二题谁来指出不符合规律的部分,应该换成后面括号里的哪一个呢?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生:爱科学、爱科学、爱科学师:祝贺大家进入第三关, 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拼出有规律的图案!老师会变魔术,只要你们拼的图案有规律,老师都可以变出来,哪个同学来说,我来变。所有的眼睛都看到老师这儿来,魔法变变变!运用白板遮盖、复制拖动功能评析:这个环节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第一关通过圈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第二关变式练习,让学生在明确以什么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前提下对“ABB”式的规律进行判断并改正,进

12、一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第三关通过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创造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五、生活延伸,学以致用(熊二配音) 谢谢小朋友们帮俺们赶走了光头强。师:熊大兄弟俩看同学们怎么聪明,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生1:老师的衣服上的条纹是一条白一条黑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生2:老师你的手链是有规律的。(把手链放到投影上同学们观察)手链是按一颗白色的大珠子,一颗红色的小珠子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生3:老师的项链也是有规律的,是按一颗绿色的大珠子、两颗白色的小珠子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师:运用视频播放功能(播放生活中的规律)评析:通过学生观察说出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13、的衣服、配饰等存在的有规律现象,再看视频了解生活、大自然中的有规律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六、全课总结师: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让我们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学到这儿,谢谢大家!七、作业1、教材第85页,做一做。2、教材第90页第10题。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能准确、清晰地描述规律,阐述自己的观点;逐

14、步形成猜想-验证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能运用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能准确、清晰地描述规律,逐步形成猜想-验证的意识。【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孩子活泼好动,思维灵活,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对所有老师提出了挑战。为了引起他们的兴趣我设计了“猜一猜” 这个游戏 ,并将这个情景延续整个课堂,这样孩子们在一个又一个

15、挑战中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起来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如何带领学生规范已有的经验、知识,如何引导学生跳一跳够到更多的桃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从单一到多层面的设计逐步提高,将规律扩宽到方方面面。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将感性的经验上升到方法、知识,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规律。孩子一次次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美好。同时本节课我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逐渐培养学习方法:“观察”、“倾听”、“思考”、“表达”等好的学习品质,不断点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节课孩子收获满满,意犹未尽,主动将课堂延伸到生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从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开始。幕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