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11462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教材简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主题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

2、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 18 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设计理念:2教学本文时,应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以读代讲,以悟促读” ,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孩子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升。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 “移植、谈何容易、骨髓、间隔、袭击、暂停、空旷、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谈何容易、突如其来、辗转”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3、。3、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学重点:理解台湾青年及李博士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理解 “生命桥”的含义,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备。3教学课时:1 课时课堂实录: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老师来自 xx 小学,每次来中心小学都要等好长时间才有车。我想在 xx 小学和中心小学之间架一座桥,让老师很快的来到中心小学。跨越这么远的距离架一座桥,你有什么想法?(生:很难) (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请看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这里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在他

4、们之间不仅隔着千山万水,还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峡,在它们之间架一座跨海大桥,怎么样, (生:那就更难了,不可能实现)好了,关于桥的话题,我们就先说到这儿,大家准备好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准备好了吗?上课!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师:(课件:出示 1999 年 9 月 22 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心心相印的日子。那么,在这个不寻常的日子里,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2 课,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到底什么是生命桥呢?生:生命桥怎么跨越的海峡?师:是呀,生命桥指的是什么?生命桥

5、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4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点评:标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喻意深刻,阐示主旨,是对中心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比较适合运用课题质疑导入法,芦教师恰恰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放手学生质疑,到底什么是生命桥呢?生命桥怎么跨越的海峡?此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被极大地激发和调动,饶有兴趣地进入本课的文本阅读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老师,可以和附近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查查字典。师: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很多,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醒同学

6、们注意?(学生自由读了一遍,纷纷举手。 )生:我想提醒大家“凋零” 。(生跟读)师:谁知道凋零是什么意思?生:花谢了。师:对,凋零是花凋谢了,草木枯萎了。屏幕上有一个词正好与它意思相反,哪个?生: “绽放” 。师: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花的。课文里还有一个写花的词语,是。5生: “含苞”师: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这个刚满 18 岁的年轻人)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还是写花吗?自己读读想想。(生大声读后纷纷举手。 )生:这三个词语写的是那个青年的生命。含苞是说他很年轻刚刚18 岁,凋零是说他得了白血病要死了,绽放是说骨髓移植能让他好起来。师:看来同学们真的读懂了。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7、。 (生齐读)还有哪个词语要提醒大家注意?生:我想提醒大家读准“辗转”这个词语。 (生齐读)师:知道“辗转”是什么意思吗?(举手的学生很少)知道的同学不多刚才有一个同学读书时查了字典,我们请他读一读字典上的解释。生:(读字典上的解释。 )师:查字典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不过,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 (出示前两句) 。快来读读前两个句子。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么?生:这两句话都是说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非常不容易。师

8、: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几个有适合骨髓6的人?生:一个。师:而且还是有可能,不确定啊!真是生:谈何容易!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小钱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生猜想自由汇报 )师:最后在哪找到的?生:在台湾找到了。师:像我们刚才想像的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生:辗转。师:现在明白辗转的意思了吗?(生点头举手。 )不用说出来,读第三句话,用你们的语气表现出辗转的意思。(生齐读句子。 )师;同学们,还有这一课出现的生词“骨髓” , “髓”要读第三声。每个人自己练习读两遍。师:其他词语我们可以到课文中继续学习,现在我们一起再读读这 9 个词语。让老师听到

9、每个人的声音。 (生大声读词语)师:好极了!词语都能读准,长句子也都读流利了,现在我们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定比刚才读得好,有信心吗?谁愿意来分自然段读?(指 4 生分别读 1、2 自然段,3、4、5 自然段,6 自然段,7 自然段。 )其他同学有更重要的任务,边听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7件什么事?一会儿,老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一说。师:读得既准确又流利!你们都进步了。其他同学的任务完成了吗?现在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 1999 年 9 月 22 日,小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师:哪里的小钱?生:杭州的。 (师板书杭州)(生继续很具体地叙述,师随即点拨学生概括地说,并板书词语:杭州、小钱

10、、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捐献骨髓)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一些关键词记了下来。我们把黑板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内容说得明白又完整?生:杭州的小钱患了白血病,台湾同胞在余震中为他捐献骨髓【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芦老师循循善诱,在词语检测时,引导学生将“凋零” “绽放” “含苞” “辗转”等重点词语放在文中具体的语句中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词语教学有实效,不单薄;而后指导学生根据板书概括的主要内容, “杭州的小钱患了白血病,台湾同胞在余震中为他捐献骨髓” ,概括主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训练,芦老师利用板书训练和培养学生抓住故事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关

11、键词对概括的能力。 】三、精读重点,品悟语言师:同学们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那么,这8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生:我最感动的是台湾的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给杭州市的小钱捐送骨髓。生:我最感动的是李博士在危险的情况下抽取骨髓。师: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为小钱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课文的第 3、4、5 自然段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生默读画语句,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谁愿

12、意先来交流。先请你朗读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再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 “在这场灾难中 期待着他的骨髓。 ”从这句话中我感觉到台湾青年顾不上亲人和个人的安危,一心想着小钱,他很让我感动。师:谁也画了这句话请你也来谈谈你的体会?生:台湾青年不顾家人安危,冒着生命的危险捐献骨髓,真有爱心,太了不起了。师:文中的这场灾难指的是什么呢?”手术室当天的情形又是怎样呢?谁找到了相关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生: “就在昨天 摇晃。 ”师:就在台湾青年为小钱捐献骨髓的前一天,台湾地区遭遇了近9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而手术当天,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下面请同学们观看地震视频,感受当时是一种什么情形?(师播放地震视频,生观看

13、中表现出惊恐)师: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呢?生:地震太可怕了。生:当时太危险了,随时都可能在余震中死掉。师:是啊!地震多么可怕,多么危险呀!然而台湾青年躺在病床上,尽管牵挂着家人,但心里想着更多的却是小钱,多么感人的举动呀!谁来读读这句话,表达出你心中的感动。(生齐读出示句子“但是,他知道” )师:台湾青年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小钱的期待,那么小钱期待的是怎样的希望呢?请同学看课文第二自然段,听老师读,我们一起去感受小钱那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音乐起,教师深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老师读了这段话后,你心里都有什么感受?生:小钱快要死了。师:你很伤心,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生:要找到合适的骨髓多不容易!师

14、:是啊!多不容易!你在为小钱担心!生:小钱是幸运的,找到了这样的人。师:你也为小钱高兴!是的小钱是幸运的,他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即使在发生地震的危急时刻,心里想着的依然是(生接10读“但是,他知道”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前三句话,其中五个词语变红。 )请大家看看这些红色的词语,你能不能用上一个或者几个,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生: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会健康的活下去。生: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师:即使在地震的危险中,台湾青年心里想着的是一个生命康复的希望,我们已经走进了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那么你感

15、受到台湾青年拥有着一颗怎样的心呢?生:善良的心。生:充满友爱的心。师:善良的心,让他无私;博大的爱,让他无畏。感动我们的就是这颗善良的心,这份博大的爱!让我们再次端起书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我们心中的那份感动。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师:你们用朗读表现出了台湾青年的美好心灵,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谁画了描写李博士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感动你的是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生: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kung)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在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没有跑,那么沉着的站在病床旁让我感动。11师:李博士很“沉着”让他感动,他抓住了“

16、沉着”这个词语谈出了自己的体会。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生:这句话中,我还感受到博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师:这位同学更会读书,能把“沉着”这个词语和这一自然段中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体会,体会到了李博士的精神。我们像这位同学学一学,把“沉着”这个词和整个自然段中的其他句子联系起来读一读。一起来,都看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首先,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还那么沉着?找一找,读那一句?(指名,生读“针头向皮肤刺去” )师:余震都能把针头从肌肤里脱落出来,多么突然!多么强烈!哪个词表现了余震的突然和强烈?生: “突如其来” 。师:这个词找得准!强调这个词,再读一遍这句话。 (生齐读)师: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在做什么?生:沉着地站着生:等待着地震暂停抽出骨髓。师:李博士面对危险时那份“沉着”让我们感动,透过这沉着的外表我们看到了和台湾一样美好的心灵。还有哪句话让你感动?生: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