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发霉饲料中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21135705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技术:发霉饲料中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养猪技术:发霉饲料中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猪技术:发霉饲料中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技术:发霉饲料中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养猪技术:发霉饲料中毒疾病类型:中毒病疾病概述:疾病概述: 霉饲料中毒就是动物采食了发霉的饲料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以上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姓娠母猪较敏感。流行病学:一、病因 自然环境中,含有许多霉菌,常寄生于含淀粉的饲料上,如果温度(左右)和温度()适宜,就会大量生长繁殖。有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有毒物质。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百种以上,最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和赤霉菌毒素、此外棕曲霉毒素、黄绿青霉素、红色青霉素酸以及黑穗病、麦角病、锈病等。这些霉菌毒素都有可引起猪中毒。发霉饲料中毒的病例,临床上常难以肯定为何种霉菌毒素中毒,往往是几种霉菌毒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2、。临床症状:二临床症状 仔猪和妊娠母猪较为敏感。中毒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墙壁,数天内死亡。大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白猪的嘴、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后期停食,腹痛,下痢或便秘,粪便中混粘液或血液,被毛粗乱,迅速消瘦,生长迟缓等。妊娠母猪常引流产及死胎。 病理变化: 三、病理变化 主要为肝实质变性。肝颜色变淡黄,显著肿大,质地变脆。淋巴结水肿。病程较长的病例,皮下组织黄染,胸腹膜、肾、胃肠道常出血。急性病例最突出的变化是胆囊粘膜下层严重水肿。疾病诊断:病史调查 了解饲喂发霉饲料的情况。(二)临床症状 仔猪和妊娠母猪较为敏感。中毒仔猪常呈急

3、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墙壁,数天内死亡。大猪病程较长,一般体温正常,初期食欲减退。白猪的嘴、耳、四肢内侧和腹部皮肤出现红斑。后期停食,腹痛,下痢或便秘,粪便中混粘液或血液,被毛粗乱,迅速消瘦,生长迟缓等。妊娠母猪常引流产及死胎。疾病防治:防治措施治疗 霉饲料中毒无特效疗法。发病后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换喂优质饲料,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急性中毒,用.高猛酸钾溶液、 温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液进行灌肠、洗胃后,内服盐类泻剂,如硫酸钠克,水升,次内服。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毫升,乌洛托品毫升;同时皮下注射安钠咖毫升,以增强猪体抗病力,促进毒素排出。预防 根本措施是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对轻微发霉的饲料,必须经过去霉处理后限量饲喂;对发霉严重的饲料,绝对禁止喂猪。 1.防霉方法 防止饲料发霉变质的关键是控制水分和温度, 使谷物尽快干燥,并置于干燥、低温及通风良好处贮存。 .去霉方法 目前尚无满意的方法,对轻微发霉的饲料,使用.氢氧化钠液或草木灰水浸泡处理,或用清水多次清洗,直至泡洗液清澈无色为止,但经过这种方法处理的饲料,仍含有一的毒性物质,应限量饲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兽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