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134227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小题为单选题,9-12小题为多选题。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两物体之间有弹力,两物体就一定接触 B. 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增加的就越快C. 弹簧上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 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2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7m,7m B5m,2m C5m,3m D

2、7m,3m3一位攀岩者的鞋踩松了一块岩石,她的伙伴在悬崖底部,看到岩石在3s后落到地上,由此可知当时攀岩者攀登距悬崖底端的高度大约是(石头下落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A. 15m B. 31m C. 44m D. 100m4汽车原以20m/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6s内的位移大小为( )A30m B40m C60m D20mtt1t2甲乙v05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做相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Ct1时刻甲、乙两物体可能相遇

3、D0到t2时间内,甲、乙两物体位移一定相等6甲乙两车先后沿同一斜坡向下做加速度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甲车在顶端以大小为3m/s的初速度下滑,滑至底端速度恰好变为零;乙车在顶端以大小为5m/s的初速度下滑,滑至底端速度大小将为( )A1m/s B2m/s C3m/s D4m/sDABC7如图所示,A、B两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布均匀的C物体放在A 、B上;D物体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所有接触面均光滑,所有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对地面的压力与C的重力大小相等BB 对A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CA对地面的压力大于A的重力DD与斜面的接触处发生了微小的形变8如图所示,是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位移,则0至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B若y表示速度,则0至t1时间内,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C若y表示位移,则t=t1时,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D若y表示速度,则t=t1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9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水平面向下的C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不同 10在竖直放置的密闭真空管内,质量为0.002g的纸片与质量为50g的石头同时从管的顶端由静止下落到底端(下落过程中两物体并未相碰),则( )A石

5、头先落到真空管的底部 B它们同时落到真空管的底部C纸片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与石头下落过程的加速度相同D纸片落到真空管底部的时候,速度比较小11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正常酒后正常酒后157.515.022.530.02010.020.036.746.72512.525.054.266.7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2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7.5m/s2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正常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12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静止起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通过BC段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三点速度大小一定满足: B l1:l2 = 1:3CB点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DO与A的距离为二、实验题(共16分)13. (4分)通过对实验“练习使用打

7、点计时器”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应为_;A学生电源交流输出 B学生电源直流输出 C干电池3节 20090918 D蓄电池(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点迹可以记录被测量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B用平整的纸带,不让纸带卷曲歪斜,有利于减少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力C纸带上点迹越密集,说明被测量的物体运动越快 20090918D纸带上的点迹可以反映被测量的物体运动的时间 14.(12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指出其中两个错误的步骤并加以改正_,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8、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平板平行D取下纸带,再断开电源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F断开电源,整理好器材G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错误步骤改正后,请把以上七个步骤排出合理的顺序,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1_ 2_ 3 C 4_ 5 D 6_ 7 F。(2)下图为某组同学得到的反映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所示A、B、C、D、E为相邻的五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有画出,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由于负责测量计数点间距的同学仅测量了AC=8.87cm ;CD=5.08c

9、m ;DE=5.49cm ;请你帮助该组同学利用所给数据,计算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 m/s2。(本题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轻弹簧连结起来,当1和2间距为12cm时,2所受弹簧弹力为向左的4牛顿;当1和2间距为7cm时,2所受弹簧弹力为向右的6牛顿;求物块1不受弹簧弹力时,1和2间距应为多少?(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6.(12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

10、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前面的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车,当电车行驶100m后被追上,此时汽车的速度恰好是电车速度的4倍,求汽车开始运动时两车相距多远?17.(14分)一位同学在操场上玩滑梯,从滑梯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另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观察到该同学在最初的三秒下滑的距离是最后三秒下滑距离的五分之三,且最后三秒下滑的距离比最初三秒下滑的距离要多1.5,假设该同学沿滑梯下滑可以近似的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请你利用观察结果计算出:(1)该下滑运动的加速度应为多大?(2)滑梯的总长度是多少?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A 2、D 3、C 4、B 5、C 6、D 7、A 8、B 9、BD 10、CD 11、BC 12、ACD二、实验题(共16分)13、(1)A (2分) (2)C (2分)14、(1)A步改为“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2分);D步改为“先断开电源,再取下纸带”(2分); 合理的顺序应为:BECADGF。(每空1分)(2)0.486 (2分);0.425或0.410 (2分) 三、计算题(共36分。)15、(10分)10cm 16、(12分) 100m 17、(16分)(1)加速度为0. 5 m/s2 6分(2)滑梯的总长度是4m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