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133573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编制依据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特编制本施工方案。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3、软地基深层搅拌桩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JGJ-20-99);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2002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与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10、君悦楼工程勘察报告;11、本工程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第二章

2、 概述2.1工程概况拟建君悦楼工程场地位于清远市新城区南大街南侧,农商街北侧,永安北路西侧。其东、南西和北面为28层混合结构或框架结构民宅,周边民宅多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拟建商住楼边角离民宅大多为912m,只2#楼西北部(NOPQ段)民居离基坑较近,约3m。现场地交通较方便,地势较平坦,周边管网少,但周边建筑密集。 拟建场地为不规则棱形,近西南-东北方向摆布,规划总用地面积2683.45,拟建一栋三座11.5层建筑,建筑基底面积为956.17,总建筑面积为12579.96,地下室面积1467,基坑底面积约1800,周长约210m,设计地坪标高0.00m=16.50m(黄海高程)。 拟建场地原地

3、貌为属北江河南岸冲积一级阶地。经人工地填平为停车场,地势平坦,现地面标高约15.00m,基坑底标高为11.50(-5.00)m,根据现场情况,基坑还需开挖深度约为3.50m。本基坑2#楼西北部(NOPQ段)建筑离基坑较近,安全性等级一级,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一级;其余安全性和变形控制等级均为二级。 虽然本基坑挖深约3.50m,但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保护周边设施,对其进行基坑支护。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2.2.1场地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成果,本场地北部约100m为北江河,自东向西流过,地貌为属北江河冲积一级阶地。地地地势平担,现地面标高约为15.0m。(一)根据钻探、标贯

4、、土工、岩石等试验及地质鉴别,场地岩土层结构及特征自上而下划分并描述如下(只摘录基坑影响范围内土层):层1-1杂填土(ml):中厚层状分布于场地的表层,层厚0.703.40m,平均层厚1.9lm。灰黄、灰黑、黑色,土质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混少许碎砖、砂砾等建筑垃圾,近年填积,未完成自重固结。层1-2粉土(al):分布于场地东北角之1#、2#钻孔和西北角之5#钻孔,与1-2a中砂层处同一层面,层厚3.906.50m,平均5.64m。灰黄、黄色,成份为中砂为主,大量粉细砂,少量粗砂,松散状。层1-3粉质粘土(al):巨厚层状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6.7011.90m,平均层厚9.45m。灰黄、灰黑

5、、黄灰色,主要由粘粒为主,少量粉质,含有机质,局部夹少许黑色的腐植物碎悄,呈可塑状。(二)场地特殊性岩土主要表现为:1、地表颁布杂填土(层1-1),工程性能差,成分复杂,开挖基坑时,在上层滞水的作用下,其自稳性差;2、粉土(层1-2)和中砂(层1-2a),分布于杂填土下,透水性好,基坑开挖时易随地下水流动,形成流砂,影响周边建筑安全。2.2.2场地水文地质特征本场地地下水主要表现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存在浅层层1-2(层1-2a)、层1-5和深层层2-1中,中间有弱微透水层隔断,地下水主要受横向补给。深层含水层与现北江河有水力联系,补给丰富。对本基坑影响较大的为浅层潜水,未做处理时,基坑开挖易

6、造成坑壁流砂等现象,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基坑坍塌,危害周边建筑。第三章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3.1场地周边环境特点1、本基坑工程位于繁华的商业及居住地带,周边紧邻住宅小区。四周离民宅多为912m(除西北部距民居最近处为3.0m外)。民居为28层混合结构或框架结构。场地外人流、车流量大,对交通组织和环境保护、文明施工要求较高。2、基坑开挖面积不大,但土方大开挖后,基坑周边几乎没有施工场地,转角有斜撑,给挖土和垂直运输等带来些许不便。3、基坑距离周边局部原有建筑物较近,在基坑开挖和进行支撑凿除作业时,存在一定的危险,须对基坑的各项参数进行观测,并组织好抢险措施。整体上看,基坑四侧均距离既有民居建筑物较近

7、,尤其是西北部距既有建筑物较近,周边环境情况十分复杂。3.2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确定根据地质勘察成果,场地土质主要为杂填土(开挖深度内)。对本基坑影响较大的为浅层潜水,未做处理时,基坑开挖易造成坑壁流砂等现象,从而造成水土流失,基坑坍塌,危害周边建筑。基坑开挖深度约为3.5m,基坑四侧均临近28层建筑物,距离较近,特别是西北部(NOPQ段)民居离基坑很近,约3m。一旦基坑出现状况,则会直接威胁既有建筑的安全,甚至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后果严重。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表3.1.3中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将2#楼西北部(NOPQ段)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义为一级。其余安全性和变

8、形控制等级均为二级。3.3基坑支护方案选型在拟建建筑物和既有建筑之间距较近,控制基坑侧壁变形和地面沉降,保证临近建筑物安全也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工程经济,也是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过程必须注意的问题。按照地质工程勘察院的设计,本工程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搅拌桩(止水),转角处采用斜撑的方法进行支护。1、1-1剖面:采用钻孔桩+斜撑支护+搅拌桩止水(本段长约29.5m)。 (1)搅拌桩(止水):搅拌桩直径为600mm,间距为400mm,桩长L为9000mm,且进入3层1.5m。(2)支护钻孔桩:钻孔桩直径为600mm,间距为800mm,桩长L为9000mm。桩主筋为1018,

9、均匀布筋,混凝土为水下C30商品砼。桩项设冠梁,尺寸为600600,钢筋为18,转角设斜撑,尺寸为600600,钢筋为18。(3)坑内加固搅拌桩:搅拌桩直径为600mm,间距为10001000mm,有效桩长L为10000mm。基坑顶部设置截水沟,底部设排水沟,起始沟深200mm,坡度1%,每隔2050设集水井。2、2-2剖面:采用钻孔桩+斜撑支护+搅拌桩止水(本段长约161.7m)。(1)搅拌桩:搅拌桩直径为600mm,间距为400mm,桩长L为9000mm,且进入3层1.5m。(2)支护钻孔桩:钻孔桩直径为600mm,间距为800mm,桩长L为7000mm。桩主筋为1018,均匀布筋,混凝土

10、为水下C30商品砼。桩项设冠梁,尺寸为600600,钢筋为18,转角设斜撑,尺寸为600600,钢筋为18。(3)基坑顶部设置截水沟,底部设排水沟,起始沟深200mm,坡度1%,每隔2050设集水井。3、3-3剖面:采用钻孔桩+斜撑支护+搅拌桩止水(本段长约20.8m)。(1)搅拌桩:搅拌桩直径为600mm,间距为400mm,桩长L为9000mm,且进入3层1.5m。(2)支护钻孔桩:钻孔桩直径为800mm,间距为1000mm,桩长L为7000mm。桩主筋为1418,均匀布筋,混凝土为水下C30商品砼。桩项设冠梁,尺寸为800600,钢筋为18,转角设斜撑,尺寸为600600,钢筋为18。(3

11、)基坑顶部设置截水沟,底部设排水沟,起始沟深200mm,坡度1%,每隔2050设集水井。第四章 施工总体布署4.1 施工目标确定4.1.1 工期目标根据建设方要求及实体工程量,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本工程的总工期为70天,暂定开工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完成时间为2012年2月10日、(未计入因不可抗力因素所影响的停工或窝工,如因上述情况时,工期应顺延;未计入因第三方如:土方所造成的影响)。4.1.2 质量目标杜绝一切质量事故,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竣工验收的质量等级为合格,并力争取得优良工程。4.1.3 安全目标杜绝一切重伤级以上事故、一切重大机械事故和火灾事故,负伤频率控制

12、在0.3%以内4.1.4 文明施工目标全力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力争清远市文明施工样板工地。4.1.5 施工治安管理目标施工区内杜绝一切违反当地治安管理条例及工地规章制度的事件,共建警、企联合治安管理先进单位。4.2 施工指导思想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快速有序、全面创优。4.3 分阶段施工为确保工程总工期目标,结合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将本工程施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钻孔桩、搅拌桩施工阶段计划本阶段持续时间为40天。第二阶段:基坑开挖至冠梁底,冠梁和斜撑施工阶段(同时加设护栏)计划本阶段持续时间为20天。第三阶段:土方开挖至基坑底,并施工排水沟及集水井阶段计划本阶段持续时间为10天。4.

13、4施工作业现场布置 本工程开挖面积不大,周长约210米,所以我施工方在施工现场暂不设置钢筋加场。4.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1)钻孔桩施工设备选择拟选用XY-600型或XY-800型桩机及配套设备以满足设计要求。(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设备选择拟选用PH-5A型或SP-5B型深层搅拌桩机及配套设备以满足设计要求。第五章 项目管理机构配备5.1 机构设置原则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成立由项目经理为首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在全司范围内挑选曾经参加过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年富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作为该项目的骨干力量。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严格按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管理手册中项目工程组织机构管理办法执行

14、。进行独立经济核算。劳动力采用弹性编制,对本工程的进度和各项资源配备,实行动态管理。5.2 施工管理机构的设置为加强对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管理,项目部设置基坑支护安全管理机构:1、基坑支护安全管理组长:龙特新 副组长:余国堂、隆有成组员:基坑支护班组长、全体施工员及质安员2、项目部基坑支护安全管理架构图(见下图) 组长龙特新副组长余国堂副组长隆有成安全员候伟芳 电工 何 健施工员张晓东基坑支护各组长3、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分工表序号姓名职务负责内容1龙特新项目经理实现项目的总目标 ,组织项目部的施工技术人员,制订好每人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存在质量、技术、安全问题的,及时向监理、甲方汇报。2隆有成总

15、工程师分项施工方案的总体框架的确定,方案审核,质量控制。3余国堂现场负责人现场、工程进度、施工协调、调度、安全管理。4刘汝荣材料科长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合同管理,材料采购、租赁等。5宁双喜技术科长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施工方案编制,全过程的技术及现场巡视。6张志科技术员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指导、材料计划、发放及现场巡视。7候伟芳安全员基坑支护质量检查,并形成记录。8张晓东工 长基坑支护的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人料机调度及进度安排。9苏志忠安全负责基坑支护安全教育、检查,并形成资料记录。第六章 施工准备6.1技术准备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图纸自审,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标准,熟悉技术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规定,写出自审图纸的记录,并提前交给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以便进行图纸会审工作。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