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133188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Word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绝密启用前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 试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

2、宗法制和礼乐制度。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故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自秦代开始,“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什么特点A 皇权至上B 皇权独尊C 君权神授D 皇位世袭【答案】B【解析】皇帝制度有三个主要特点:皇帝地位独尊、权力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体现了皇帝制度中的皇帝独尊,故答案选B。皇权至上主要强调的是皇帝的权力,题干没有体现,排除A;君权神授说

3、是神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题干没有体现,排除C;“世袭制”就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3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可得出魏征属于门下省,据

4、所学可知门下省是可以参与决策程序的,是有权阻止最高指示下达的,由此可以看出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故A项正确;“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与史实不合,故B项排除;据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可以得出门下省是不可以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的,故C项排除;分割相权是加强皇帝的权力,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评价: 中国古代历朝以来都存在相权和皇权之争,自秦始皇设丞相以来,丞相一人大权独揽,严重威胁到了皇权的势力。故而,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皇帝都有一个使命,就是加大皇权、削弱相权。所以,明朝的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则标志着封建皇权达到了顶峰。这也是中国古代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什么皇权的

5、趋势是加强、相权的趋势是削弱直至消失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唐朝完善的三省六部制,它的一个作用也是分割宰相的权利、最终集权于皇帝,同样,它也是皇权加强的产物。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以积极为主,但是也有消极影响。 积极作用: 第一,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第二,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厂皇权。在秦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每当皇帝无能,丞相就可能专权。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第三,各部职

6、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消极作用: 但是,三省六部制也有消极影响。它的设置造成了部门重叠、机构倾轧,严重影响办事效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皇权不断集中,宰相权利不断受到削弱,这也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的不断衰落。考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4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

7、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A 极具机密性B 参与军政决策C 办事效率高D 办理军政要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是对清朝军机处的一个概述,主要是针对军机处在面见皇帝时候的具体行为。从材料所给的“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来看,军机处办事机密,对皇帝直接负责。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CD三项也是军机处的特点,但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名师点睛】军机处的特点:参与机要政务;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值班;跪奏笔录;勤、密、速;行事快捷。积极: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

8、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消极: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5色诺芬回忆录记载:“(苏格拉底)主持人民大会,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材料反映出( )A 苏格拉底维护民主政治 B 苏格拉底之死的直接原因C 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 D 雅典奉行法律至上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可知苏格拉底反对违法的破坏民主秩序的活动,体现出其维护民

9、主政治,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不是苏格 拉底死亡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民违法滥用民主权力,不能体现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故C项错误;从“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可知雅典当时出现了违反法律的现象,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雅典民主政治6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是因为A 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B 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C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D 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答案】C【解析】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从而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故选C;

10、第四等级公民政治上无权,排除AB;D出自废除债务奴隶制,排除D。7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A 条文清晰,实用性强B 尊重传统,灵活性强C 保护贵族,阶级性强D 承认契约,原则性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

11、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的特点是条文清晰,实用性强,因此选A。材料内容反映的是罗马法有关证人出廷作证的相关内容,不体现阶级性,所以C项错误。罗马法是一种创举,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与传统相关的内容,所以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契约内容,所以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点相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其特点是私法极为发达完善,公法不甚发展;立法形式灵活简便、独具特色;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紧密结合;深湛

12、的原则与制度、科学的概念和术语;卷帙浩繁、规模巨大的法律编纂。8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 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B 提交国王作出决策C 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当英国议会与首相产生矛盾时,首相可以解散议会,故D选项正确。A、B选项不属于解决的办法。C选项出现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它与专制统治相关。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关键是要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议会与内阁之间的关系:如果

13、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明确这一点,本题便不难回答。9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 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B 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C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D 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定A项正确;B错误,总统和议会是相互制衡的关系;C错误;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的任期分别是6年和2年;D项错误,要受到总统和

14、最高法院的制约。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1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 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B 政体体现出分权的思想C 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可得出帝国皇帝独揽国家大权,首先

15、可以解散议会且向皇帝负责,实际上是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在德国,帝国宰相向皇帝负责,可以解散议会,无分权体现,故B项排除;责任内阁制度下,内阁掌握行政权,同时受议会约束,但德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因此,不是责任内阁制,故C项排除;“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是英国,而不是德国,德国广地拥有实际的大权,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代议制特点11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意思可知,材料只涉及到广州一个地方的情况,不能体现整个全国的对外贸易都是下降的,故也得不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这一结论,所以A项是错误的;鸦片战争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