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导学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132479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导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1”三段六模块导学案拉林镇中心学校 学科: 学年: 姓名: 课题、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默写古诗。、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预设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默写古诗。难点预设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多的学习经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对于学习古诗也有了一定的方法。因此,对

2、本课的教学,老师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学法指导本课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前准备1、事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古诗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作业设计模块一:预习自探预习提纲:一、我会学1正确朗读古诗。并在诗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2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望洞庭、君山的传说。 3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

3、者。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4解诗题,知作者:望洞庭: 洞庭湖: 刘禹锡: 5抓字眼,明诗意: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诗句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和: 秋月: 潭面: 遥望: 翠: 青螺: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根据你的理解填空。望洞庭是_代诗人_写的。这首诗描写_景色,表达诗人_感情。5多诵读,悟诗情:让我们看着书上的插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二、我的疑惑:(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准备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模块二:合作探究 模块

4、三:质疑点拨预设的情况:学生可能对“两相和”“镜未磨”两个词不太理解解决的办法: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预设的情况:学生可能对诗词中所用的修辞手法理解的不够清楚?解决的办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从中感受、体会。模块四:反馈提升教师精讲归纳:、望洞庭中的“两相和”写出了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的景象。“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白银盘里一青螺”写出了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像一件工艺珍品,使人爱不释手。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 、“能不忆江南?”通过反问表达出作者

5、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同时与开头呼应,使全词浑然一体。模块五:达标测试、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望洞庭这首诗,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诗句的意思是:_。 、此句中诗人把_比作_。模块六:自结强化、你从这两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默写古诗望洞庭、词句天地读一读,写一写凉亭 洞庭 深潭 青螺 不谙水性写一写,想一想从望洞庭中“-,”一句我可以想象出洞庭山水的秀美。3.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4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备 注板 书设 计望洞庭湖光秋月和潭面镜未磨白银盘美课 后反 思课题

6、、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学习目标、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重点预设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难点预设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掌握了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借助注释、工具书抓住关键词句初步理解诗意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只在学生理解肤浅处,理解困难处加以提点,从而加深学生理解,促进感情朗读。忆江南词这一样式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词的

7、韵味,理解词所表达的情感,初步感知学词的方法。因此在课时分配上,忆江南单独占用一课时。学法指导本首词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27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学习目标,学情等,着眼学生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作业设计模块一:预习自探1正确朗读这首词,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并在诗

8、句中用“”划出朗读时需要停顿的地方。2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3解词题,知作者:忆江南: 白居易: 你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吗? 4抓字眼,明词意:(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结合上下句子理解下列词语意思:忆: 好: 旧曾: 谙: 胜: (3) 轻读句子:“日出江花红胜红,春来江水绿如蓝。”说说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词中的“胜”换成“似”、“像”,比较朗读,进一步理解“胜”的妙处。江边的花为什么会红胜火,江水为什么会绿如蓝呢? (4)江南好,好在何处?词中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填充:( )的花儿( )的江水( )的太阳( )的春天5多诵读,悟诗情:自己带着感情读。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模块二:合作探究 模块三:质疑点拨预设的问题:“忆”是什么意思?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解决的办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吟诵体会,教师适时点拨。预设的问题: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解决的办法:、教师出示资料,帮助学生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