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11郑和远航第1课时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32362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11郑和远航第1课时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11郑和远航第1课时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11郑和远航第1课时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11郑和远航第1课时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11郑和远航第1课时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11郑和远航第1课时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单元11郑和远航第1课时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郑和远航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是其中的一个,它足以令世人骄傲。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像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是历史上所罕见的,那课文是怎么来记叙这样的事件的呢?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郑和率船队第一次航行的情况。第六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远航,为促进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做出了贡献。课文第一部分可以分为三层:第一至三自然

2、段为第一层,写1405年7月11日,在苏州府刘家港码头,郑和受皇帝派遣,第一次率船队出使西洋时的壮观场面(扬帆启航)。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写郑和与所到的亚非各国人民进行了友好交往。第五自然段为第三层,写郑和在航行中多次战胜狂风巨浪和海盗袭击等凶险(化险为夷)。在写作特色上,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郑和总共七次出使西洋,如果全部写下来势必显得拖沓,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对其余作了概括说明。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节省了笔墨。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

3、步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4.通过学习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重点】1.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2.通过学习郑和第一次远航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难点】1.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自由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的读书情况。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划分意义段,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4.借助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5.借助小练笔,训练学生有点有面、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概括文意,复述课文。【教师准备】1.搜集世界航海家和郑和的有关资料。2.制作本课的ppt课件。【学生准备】1.课前搜集与航海有关的资料。2.预习课文。2课时第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5、地朗读课文。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难点】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1.老师请大家做个知识竞猜:(1)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2.揭题。来源:Z|xx|k.Com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大家都为我国有郑和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彪炳史册的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板书课题。3.启发学生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资

6、料?请大家交流一下。5.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设计意图以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心和好胜心,学生的情绪高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PPT出示: m码qin遣q器qun拳zng赠s撕fn范【学习活动】找一找: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并明确所在哪些词语中。读一读:自己认读后,再读给同桌听。同桌之间互相正音。读准字音:“赠”“撕”是平舌音。认一认:老师把生字上方的拼音去掉,让全部学生一起拼读。写一写:用钢笔描红这几个生字。【巩固活动】说一说:(1)你记住了哪个字,有哪个部分或者偏旁想提醒别人注意的?(2)哪些字和生字是形

7、近字或同音字?形近字分析:遣与遗拳与卷撕与嘶赠与憎2.理解词义。PPT出示: 码头仪器派遣双手抱拳赠送撕裂范围扶老携幼人山人海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镇定自若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学习活动】说一说:借助词典,了解词语的大意。【巩固活动】找一找:上面的几个词语中,哪些词语比较难写,容易写错?(扶老携幼惊叹不已化险为夷)议一议:上面的几个词语中,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同学们,汉语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1)再读这组词语,谁能说说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述什么的。(

8、西洋的险恶)(2)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西洋的险恶的呢?谁来读读这段话。(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3)读了这段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西洋的险恶,除了风浪的险恶,还有什么险恶?再读读这组词语。(4)指名读。(雄伟壮观、浩浩荡荡、破浪西行)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述什么的?文中哪个自然段是直接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的呢?(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生读,评价。读了这段描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规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吗?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引导用上第二组词语中的“雄伟壮观”和“浩浩荡荡”)读出这种气势来。(5)观察文中的插图,说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读一读:齐读生字词。注意: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9、。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词语读出感情。设计意图生字的识读是本课时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千方百计去正确识读、书写这些生字新词。二、默读课文,理清层次。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1.简单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郑和七次下西洋,课文主要写了哪一次?能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2.学生浏览课文,标画,交流,反馈。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意义。本文记叙了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沿途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到达了亚非各国,受到各国欢迎,并进行货物交换。就这样先后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

10、交流和友好往来。3.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来源:学_科_网Z_X_X_K第二部分(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意义深远。4.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部分分成三个层次。5.组织反馈。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预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三、写作方法指导,适时练笔。1.这篇课文重点写了哪个事件?略写了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篇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的第一次远航,略写了其他六次远航和意义。这样写既突出了第一次远航的时间之早、意义之大,又符合题意,还可以避免详写七次远航可能出现的内容重复和情节雷同。2.写一次活动,运

11、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3.学生交流展示。教师适时指导。设计意图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教会学生详略得当、有详有略的写法,非常有必要,适时的练笔锻炼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1.请大家思考一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根据“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2.小组内交流,推荐代表上台演说。3.同学们的精彩语言为我们再现了郑和远航时的画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一、看拼音,写词语。m tu()pi qin()c q()bo qun()zng sng()s li()fn wi()xun yo()来源:学科网ZXXK二、填字

12、成词。扶老()幼惊叹不()严阵()待奔腾咆()化险为()规模()大狂风呼()名()海外波()浪谷三、选择上题中的词语填空。1.哈尔威船长以他的大智大勇,使人们(),他自己却以身殉职。2.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所画的那幅故乡的回忆使得周庄()。3.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说得头头是道,使得在场专家()。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重点介绍了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文中第一次远航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年月日,地点是。2.你知道的古今中外著名的航海家有:、等。发现新大陆的是意大利航海家,第一次完成环球旅行的是葡萄牙航海家。【参考答案】一、码头派遣瓷器抱拳赠送撕裂范围炫耀二、携已以哮夷宏啸扬峰三、1.化险为夷2.名扬海外3.惊叹不已四、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七顽强探索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1405711刘家港2.达伽马迪亚士(答案不唯一)哥伦布麦哲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