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__中考复习导学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132256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现象__中考复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声现象__中考复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声现象__中考复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现象__中考复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现象__中考复习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现象 中考复习导学案【学习过程】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物体 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传声。3、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声波能粉碎小石头,表明声音具有 。4、声速:声速大小取决于 。通常情况下,v固 v液 v气。15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5、回声:回声是 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原理是: 。考点2声音的特性1、 、 、 是反映声音特性

2、的三个物理量,人们常将它们称做声音的三要素。2、响度: 叫做响度。响度与 有关,还与 有关。3、音调: 叫做音调。音调与 有关,频率指 ,其单位为 。4、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其音色 。考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乐音通常是指 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 的;噪声通常是指 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 的。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 。3、噪声的级别和危害:人们用 (符号 )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 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4、噪声的控制:减少噪声的主要途

3、径有: ; ; 。考点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频率范围在 至 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声,频率高于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2、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具有 、 、 等特点,可用于 、 、 、 、 、 等。3、次声波: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严重危害,强度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破坏。监测次声波可用来 和 。经典题型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例1: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

4、递到人耳。【针对练习一】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 空气能够传声【针对练习二】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针对练习三】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

5、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例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具有相同的音色D.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针对练习一】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这主要是依据(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针对练习二】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 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

6、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针对练习三】某歌手的演唱会上,嘹亮的歌声直入心扉,这里的“嘹亮”是指声音的 ,演唱会的声音立体感很强,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知识点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例3: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 减弱噪声污染 B. 缓解“热岛效应” C. 绿化居住环境 D. 减少大气污染【针对练习一】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_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针对练习二】如图所示,

7、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 噪声的产生 B. 噪声的传播C. 噪声的接收 D. 以上三种均是知识点四:声的利用例4:蝙蝠通过发出 接收 来判断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地震前发出的_使得某些动物烦躁不安,而人却无感觉,是由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 。【针对练习一】下列各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针对练习二】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牙齿听声利用

8、的是骨传导 B. 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 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中考链接】温故知新1(2013锦州)13年6月7日,位于大连瓦房店市的辽宁红沿河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它是东北地区第一个、全国第五大核电站核电站是利用原子 (填“核聚变”或“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工作的,该能源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2、(泰州市2013年)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光伏发电是将_ _能转化为_ _能;目前的核能发电,是通过 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3、(2013龙岩)2013年6月17日是第1个“全国低碳日”。在践行“节能低碳”的今天,应特别重视开发利用的能源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4、(2013郴州)核电站是由反应堆 、汽轮机、发电机三部分组成。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内能核能机械能电能 D电能机械能内能核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